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芳村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芳村地區是廣東省廣州市的市轄區,位於廣州市西南端,三面臨珠江,陸地面積42.6平方公里。

其地勢平緩,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有毓靈橋、車歪炮台、真光書院聚龍村等旅遊景點。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廣州市芳村區。

歷史

1949年10月14日廣州市解放,10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軍代表接管芳村崇文兩個區公所。同年11月15日,芳村、崇文兩區公所合併成立芳村區。自此,芳村始成為單獨的直屬廣州市的區一級行政單位。

1954年6月,撤銷芳村區。所屬衝口、山村、芳村和花地4鎮劃入河南區(今海珠區);所屬沙涌鶴洞東塱西塱南漖、東漖、茶滘和葵蓬8鄉劃入新滘區。

1959年4月,屬南海縣管轄的龍溪海北海南、海中大隊、秀水大隊的秀水墟、中澳、西約、新基、郭村和黃竹岐大隊的滘口村(今龍溪、海北、海南、海中、增滘、五眼橋村)劃歸廣州市,併入郊區鶴洞公社。至此,今芳村區之地域已全部劃入廣州市。

1960年5月23日,成立芳村城市人民公社,同年7月6日撤社建區,11月經選舉產生芳村區人民委員會。芳村區直屬廣州市。

1962年5月11日,再次撤銷芳村區。芳村地域全部。

1984年11月12日,成立中共廣州市委芳村區工作委員會和廣州市人民政府芳村區辦事處,分別作為市委和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負責籌建芳村區。1985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廣州市芳村區。198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召開芳村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芳村區第一屆人大常委會和第一屆人民政府,第三次成立芳村區。按市有關規定,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和區紀委的屆次,自此從頭計算。

地理

芳村區位於廣州市西南端。北、東面臨珠江(南航道),與白雲區石井鎮荔灣區海珠區隔江相望,南靠珠江的佛山水道,與廣州番禺區大石鎮、佛山市南海區平洲鎮相鄰,西與南海區鹽步、黃岐接壤。地理坐標:東經113°10′~113°16′,北緯23°02′~23°07′。東西最長處8.8公里,南北最寬處8.3公里,面積42.6平方公里(1993年經市測定包括珠江水面面積實為46.2平方公里)。

氣候

四季特點

春季(2~4月)

氣溫回升,月平均氣溫從14℃左右上升至22℃左右,會出現冷暖交替天氣,有「一雨便成冬」之說。前期常出現低溫陰雨天氣。雨水漸增,全季平均降雨量270毫米左右,占年降雨量的16.9%。

夏季(5~7月)

初夏溫暖,盛夏炎熱,5~6月平均氣溫為25.5℃~27.1℃,7月為全年氣溫最高的月份,往往持續高溫,月平均氣溫達28.5℃。雨量集中,全季平均降雨量達7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43.8%。間有颱風侵襲。

秋季(8 ~10月)

早秋炎熱,晚秋漸涼,8月平均氣溫28.1℃,9~10月的平均氣溫由26.8℃下降到23.6℃。秋季晴日多,氣溫偏高,故有「秋老虎」之稱。全季降雨量53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33.1%。時有颱風侵襲,若少遇颱風,易成秋旱。

冬季(11~1月)

氣溫較低,平均氣溫從11月的19.1℃逐月下降,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為13.3℃極少出現霜雪。冬季不甚明顯,民間有「冬回南天,單衣搖扇」之說。雨量稀少,全季平均降雨量只有1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6.2%。

氣溫

芳村區地處北緯23°,置南北回歸線之間,屬亞熱帶,境內氣溫較高。因臨海(距南海海岸100公里左右),受季風環流控制,所以氣溫雖高,且持續時間長,但並無酷暑。又因南嶺山脈具有阻止冷空氣南下的天然屏障作用,故冬季無嚴寒。

夏季雖無酷暑,但高溫時間長,年均積溫可達8000℃,年平均氣溫21.8℃,屬高溫度地區。一年之中以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達28.5℃,極端氣溫38.7℃,3月下旬至11月下旬,月平均氣溫也在20℃以上。

低溫期短。以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13.3℃,極端氣溫0℃,低於5℃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8天。按百葉箱的溫度觀測記錄,芳村地區屬無霜日類型,即便按地表觀測溫度,平均有霜日也不會超過3天,

多出現在1月份的凌晨,日出即消。極少下雪,據番禺、南海市有關史料記載,自宋淳祐五年(1245)至建國前的700餘年間,僅有13次下雪記錄,平均50多年才降1次雪。建國後至1990年的42年裡沒有降雪記錄。

5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氣溫變化最小,平均在25℃~28℃之間,是農作物生長的盛期。2月份氣溫變化最大,忽暖忽寒,溫差可達1倍,其次為1月及12月份。

降雨

區內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降雨量年際變化大,據廣州市觀測資料,清宣統三年(1911)至民國33年(1944)年的34年中,年降雨量小於1300毫米的有3年,占8.8%,大於2000毫米的有7年,占20.6%;據區內東漖鎮觀測資料,1969~1990年的22年中,年降雨量低於1200毫米的有6年,占27.3%,其中1986年的降雨量僅894.7毫米;年降雨量高於1700毫米的有4年,占8.2%,其中1989年降雨量達1889毫米。

降雨的季節分配不均,旱季雨季分明。降雨多集中在4~9月份,這6個月降雨量年際平均達13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近80%。其中又以4~6月降雨最多,稱為前汛期,7~9月稱為後汛期。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少雨季節,6個月的降雨量僅占年降雨量的20%左右。在雨季有時降雨特別集中,日降雨量可達200毫米以上,如1969年7月16日這一天的降雨量多達215毫米。

區劃

第一次建區的行政區劃

1949年11月15日第一次建區後,分別於1950年7月和1951年1月成立2個街道辦事處和10個鄉人民政府。2街為:上市街、中市街;10鄉為:東塱衝口南漖、鶴洞、沙沖、茶滘、西塱、東漖、山村、葵蓬。

1951年12月,上市、中市兩街道辦事處調整為芳村鎮。1953年6月,10鄉調整為9鄉:東塱、茶滘、沙沖、南漖、鶴洞、西塱、東漖、山村、葵蓬。1954年3月芳村鎮調整為芳村、山村、花地、衝口4鎮。

第一次撤區後的行政區劃

1956年8月,撤銷芳村山村花地衝口4鎮,成立芳村街道辦事處,屬河南區;1955年底,8鄉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翌年初轉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分屬東漖、鶴洞2個大鄉,1957年11月,東漖、鶴洞2鄉又並為鶴洞鄉,1958年8月成立鶴洞人民公社,屬郊區(1956年6月以前,8鄉屬新滘區)。

第二次建區的行政區劃

1960年5月,芳村城市人民公社(同年7月改為芳村區)轄花地、山村、協同和與廣鋼4個城市人民公社和鶴洞人民公社。

1960年10月,花地、協同和與山村城市人民公社分別改為芳村、衝口和山村街道辦事處,並成立花地口辦事處(管理水上居民),撤銷廣鋼人民公社。

1961年11月,鶴洞人民公社劃分為鶴洞、東漖、海龍3個公社。同時接收荔灣區的石井公社,越秀區的嘉禾龍歸、三元里公社,海珠區的新鳳、新洲、新滘公社。這一時期是芳村區地域面積最大的時期(約為現面積的3倍)。

第二次撤區後的行政區劃

1962年10月,山村、衝口等街道辦事處撤銷,併入芳村街道辦事處,1981年5月,芳村街道辦事處又劃分為芳村和白鶴洞街道辦事處;1962年下半年,鶴洞、東漖、海龍3個人民公社又並為鶴洞人民公社,1983年12月,鶴洞人民公社改為鶴洞區公所。均屬郊區。

第三次建區的行政區劃

1985年11月,芳村區轄鶴洞區公所和芳村、白鶴洞2個街道辦事處。

1987年1月,撤銷鶴洞區公所,改設為東漖鎮人民政府,同時將芳村、白鶴洞2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花地白鶴洞衝口石圍塘4個街道辦事處。實行街帶村體制,將東漖鎮所轄花地村劃歸花地街;山村和五眼橋村劃歸石圍塘街;鶴洞村劃歸白鶴洞街。

居民委員會與村民委員會

1990年,全區4街1鎮共設38個居民委員會(含3個家屬委員會),17個村民委員會。

居民委員會 海龍、西塱、茶滘、東漖、市航(以上屬東漖鎮)、合興苑、陸居路、上市、鎮東、新隆沙、明心、全福里、大策、小策、民治、中市、外約(以上屬花地街)、山村、山溪、杉欄、火車站、南塘、秀水、塞壩口(以上屬石圍塘街)、鶴松、墩頭、杏花、招村、下市、沙涌、兄弟園(以上屬衝口街)、東塱、鶴洞、山頂、鶴建、坑口、廣鋼、廣船(以上屬白鶴洞街)。村民委員會 龍溪、葵蓬、南漖、西塱、海南、茶滘、東漖、沙洛、東塱、增滘、海中、坑口、海北(以上屬東漖鎮)、山村、五眼橋(以上屬石圍塘街)、花地(屬花地街)、鶴洞(屬白鶴洞街)。[1]

人口

鴉片戰爭後,連年戰亂,人民生活極度貧困,芳村地區人口增長十分緩慢,至民國24年(1935)為3.4萬人。此後,災害戰亂頻仍,人口呈現下降趨勢。建國前夕,芳村地區僅有3萬人。建國後至70年代初,人口數量增長較快,70年代以後,人口增長得到較好控制。1990年人口普查,芳村區人口已達16.78萬人。

經濟

工業清代,花地一帶的手工業比較發達,主要行業有糧油加工和小型造船。20世紀初,現代工業逐步興起,興辦了有一定規模的造船、機器製造工廠。日軍侵占廣州後,工業備受破壞,生產萎縮不振,部分工廠停業。

建國初期,區管轄工業多是手工業社(組),基礎薄弱。50年代中期,街道、人民公社雖陸續開辦了一些小廠,工業總產值很低,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不足5%。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按照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對協同和機器廠、源裕隆化工廠等老廠進行技術改造,擴大了生產規模;將一些小廠組合成大廠,如廣州鋼琴廠;興建了一批大中型工廠,如廣州鋼鐵廠、廣州造船廠、廣州百花香料廠、廣東製藥廠等。經過近10年的努力,芳村地區發展為廣州市的工業基地之一。同時也帶動了芳村地區一、二、三產業的發展。1978年以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街道工業、鄉鎮工業和村辦工業蓬勃興起。1990年,區轄工業企業發展到303家,工業總產值已達1.707億元(1980年不變價),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4.9%。是年駐芳村區的中央、省、市主要工廠有近70家,共有職工4.6萬餘人,工業總產值達24.3億元。

農業

芳村地區歷以「農桑為本,網罟為業」。清代已是蔬菜水果產區西塱絲瓜、坑口西洋菜等已名聞廣州城,茶滘生欖、花地楊桃久負盛名。清代至民國時期,以捕魚、養魚為業者約占農戶總數的五分之一。

抗日戰爭期間,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破壞,直到建國前,農業生產一直萎縮不振。

建國後,農村先後實行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大力興修水利,農業生產得以發展。1958~1960年的「大躍進」、「浮誇風」使農業生產受到影響。「文化大革命」限制了農副業的發展,農業生產徘徊不前。1980年後,在農村穩步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並針對地處城郊這一特點,對農業生產結構進行了調整,使蔬菜、花卉和塘魚、禽畜養殖業發展成為芳村區農業的三大支柱。

隨着城區的不斷擴展,耕地日益減少,1990年末全區尚有耕地面積1 420.6公頃,比1959年減少546.7公頃,平均每個農業人口占有耕地面積從1959年的1.2畝下降到1990年的0.55畝。由於發展了「三高」(高產值、高效益、高質量)農業,1990年,全區農業總產值達到3 027萬元(1980年不變價),從1985年起,平均每年遞增3.6%。

建國前,芳村地區無專職農業管理的機構。建國之初,區政府始設農業生產科,1961年設農林水利局,1985年11月設農業管理委員會,分別主管不同時期的農業生產與水利建設。

交通

市級公路

廣佛公路 民國38年(1949)通車。廣州市至佛山市,全長21公里,其中區內路長0.8公里,東起珠江橋西,西至滘口,是廣州市通往粵西各縣市之咽喉。1988~1990年,平均每天(白天12小時)從廣佛公路進城的車輛有9 962車次,出城的有5 595車次。

廣中公路 1951年通車。廣州市至中山市,全長94公里,其中區內路長6.25公里,東起白鶴洞渡口,西跨沙尾大橋,通向南海縣(市)平洲鎮,中間跨越西塱橋和漁尾大橋。1988~1990年,平均每天從廣中公路進城的有5 020車次,出城的有4 970車次。

芳村大道 1956年分段通車,1962年全線通車。珠江橋西橋腳至東塱大街,全長8.9公里。該大道縱貫全區,連接廣佛和廣中公路,沿途與區內眾多的路、街相連,是區內的主要交通幹線。1987年開始拓寬並鋪設水泥路面,此後交通狀況有所改善。

橋西便路 1987年為減緩珠江橋交通擁擠而建,連接珠江橋和芳村大道西,全長1.08公里。

縣(區)級公路

海南公路 1958年通車。北接海南村菊樹,南交廣中公路至海南村生南,全長2.7公里(其中1公里為水泥路面,余為泥沙路面),寬6米。1990年平均車流量約800輛次/日。

東漖南路 1959年通車。西北至東漖村接龍溪路,東南貫穿坑口村接廣中公路。全長2.1公里(其中0.85公里為水泥路面,余為泥沙路面),東漖村路段寬6米,坑口村路段寬3.5米。1990年平均車流量約1 200輛次/日。

東漖北路 1971年通車。北起芳村大道(花地街路段),南至東漖村接龍溪路,全長1.5公里,寬6米。車流量不詳。

海中公路 1971年通車。海中村沙尾橋至海中村委,全長2.1公里。1990年平均車流量約800輛次/日。

南漖公路 原是鄉間小路,1971年建成通車,廣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東門至南漖村。全長3.2公里,寬8米。1990年平均車流量約1 200輛次/日。

西浦公路 1977年通車,海北村南村至西浦,全長1公里。1990年平均車流量約100輛次/日。

龍溪公路 1980年通車。東起東漖村,西至龍溪村,全長5.4公里,路面寬6米。該路與東漖北路是區內農村進入城區的幹線。1990年平均車流量約1 200輛次/日。

教育

明清時期,芳村地區有厚水社學(書院)等一批社學、書院。清末,私塾更是遍布城鄉。清光緒年間,在花地羅氏宗祠開辦了芳村地區最早的私立學堂一養正學堂。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番禺縣在小蓬仙館創辦了第一所公立學堂一芳村初等小學堂。由美國教會創辦的培英書院和真光女子中學,於清末民初分別遷到芳村,促進了芳村地區的中等教育。建國後,小學教育發展很快,1990年全區已有公辦小學26所(含廠辦小學3所),人學普及率達100%,小學升中學率為98.4%。中學教育發展較慢,除真光、培英中學外,1958年才始建現區屬第一所中學——九十二中學。70~80年代,芳村地區的普通中等教育才有了較大發展,又先後創辦了5所中學。1990年,區內共有中學10所(含駐區中學與廠辦中學各2所),初中升高中率為64.9%,成人教育也有了相應發展,1981年後陸續開辦了芳村職工文化技術學校、財會函授學校和教師進修學校,大力開展成人教育,共培訓3 258人。

文化

文物遺址

古代芳村比較荒蕪,自漢代以來,芳村地區已有人群活動和居住,歷史文物較多。可惜,有的毀於戰亂,有的年久失修,多數成為遺址。

漢代墓葬

1989年12月,廣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在白鶴洞山頂建宿舍時,發現一座漢代木槨墓,墓距地表約2米。古墓周圍由於多處澆灌混凝土而破壞殆盡。在墓坑一側,發現一塊長約2米、寬40厘米、厚6厘米的殘破槨板,原為套棺之用,置於棺與槨之間,另一槨板,仍留在2米深的坑底,屍骨全朽。因古墓周圍打了水泥基礎,墓坑範圍已無法測量,其形狀大小皆不詳,只在四邊可見墓坑的邊壁。在墓坑的填土中發現一些軟質紋陶器殘片,共有陶器8件,其中陶壺2件,陶罐1件,壺蓋1件,紅陶小釜1件,陶狗、陶羊、陶雞各1件。據專家對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鑑定後確認,此墓為中小型木槨墓,東漢前期人葬,距今已有1 900餘年。

五眼橋

五眼橋位於石圍塘街,坐落在秀水湧上,橋長42.8米,寬2.8米,為五孔古橋廣東人稱孔為眼,故稱五眼橋。五孔中中間一孔最寬,其餘四孔稍窄,兩邊對稱。橋兩頭為台階式,石級坡度小,便於轎馬上落。五眼橋用紅色砂岩砌成,低欄及橋孔邊緣,則用白色花崗岩鑲嵌,色彩協調,造型古樸美觀。

五眼橋是歷史上省佛大道的第一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南海縣誌》(刻本)卷二橋樑一目載:「李公橋在厚水(秀水)村,邑人戶部尚書李待問建。五眼橋原名「通福橋」。人們為了紀念建橋者李待問,習稱李公橋。清嘉慶年間重修。整座石橋至今保存完好(已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毓靈橋

毓靈橋位於衝口街,橫跨於大衝口湧上,是一座古老的梁式石橋。由於建橋的碑記散失,建橋時間難以查考,傳說為清道光年間所建,橋名「毓靈」,是這裡歷史上屬鍾秀鄉,取其「鍾靈毓秀」之意。橋長25米,寬2.04米,全橋共分3段,中間1段主橋長7.6米,其餘2段各為6.25米,兩端有引橋(石級)。橋面部分由15節寬厚均為40厘米的完整石條組成,2個橋墩寬厚各為2米,接近水面部分成船形以減少水的衝力。橋欄每邊是7塊厚20厘米、高72厘米的石板,間以8條高90厘米的石柱鑲嵌而成。整座石橋結構緊密,造型古樸,沒有雕刻任何花紋圖案。橋的石料質地堅硬,為青花崗石。

毓靈橋在過去是芳村的要道,北接古道連省佛通衢,南連石道經西塱、赤崗可達南海縣平洲。60年代中期,毓靈橋還是衝口輪渡碼頭的唯一要道。隨着芳村大道的建成,毓靈橋才失去昔日交通樞紐的作用。由於年久失修,毓靈橋曾損壞嚴重。1990年3月,區政府對該橋進行了維修,使這座古石橋恢復了原貌(已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場所

建國前,芳村地區極少固定文娛場所,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粵劇粵曲,多要臨時請戲班搭台演出,也沒有電影院,甚至沒有一家書店。建國後,先後興建了一批文化娛樂設施,有文化館文化宮影劇院等。

芳村工人文化宮

1954年,廣州市總工會在陸居路建成工人俱樂部,建築面積0.8萬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間工人俱樂部被改為倉庫和豬場。1975年,市總工會收回工人俱樂部,改名為廣州市芳村工人文化宮並重新開放。宮內設電影院,有655個座位,還先後開設了桌球廳、舞廳、卡拉OK廳、籃球場、兒童遊樂場、錄像投影室、電子遊戲室、圖書室、閱覽室和退休工人之家。此外,還有1個學習室,主要用於舉辦各種專業技術短期培訓班,如音樂舞蹈裁剪會計電工、文化補習班等。

芳村影劇院

1959年在陸居路建成芳村大戲院,占地面積3 400平方米,建築面積2 300平方米,有座位1 237個。「文化大革命」時期改為朝陽劇場,1978年更名為芳村影劇院。院內設有鐳射卡拉OK歌廳、桌球廳、咖啡廳、錄像投影室等。

廣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俱樂部

1963年,廣州鋼鐵廠在白鶴洞廠區建成廣鋼俱樂部,時場地狹小,設施簡陋。1988年重建,改為現名,占地面積2 700平方米,有座位1 600個。俱樂部既可用於放電影,又可舉辦大型文藝演出,放映設備先進,音響配套。俱樂部還附設有舞廳、電子遊戲室、桌球室、健身房等。服務對象以廣鋼職工及其家屬為主,兼顧白鶴洞街一帶居民。

花地之夜娛樂城

1990年,區文化館與海珠區台誼科技開發公司在陸居路建花地之夜娛樂城,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娛樂城內設卡拉OK鐳射歌舞廳、桌球廳、投影廳、電子遊戲室等,是當前芳村區較為豪華的大型綜合性娛樂場所。

書店書攤

1990年,廣州市新華書店在芳村區明心路建芳村第一家新華書店,建築面積430平方米。

1989年以前,有個體書攤近30個。1989年整頓文化市場,對不法經營者分別給以取締、查禁、收繳、罰款等處理,整頓後保留合法經營的書攤16個。

旅遊

白鵝潭宋代時稱為鵝湖。而白鵝潭之名則始自明代,《廣東新語》卷四中載:「珠江上流二里,有白鵝潭,水大而深。每大風雨,有白鵝浮出,則船楫壞。丙申五月朔,二白鵝狀如小艇,隨波下上,時無風雨,舟經此者皆見。相傳黃蕭養作亂,船經此潭,白鵝為之先導」。「鵝潭夜月」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

花地黃大仙祠位於花地大氹尾街,祠始建於清咸豐六至八年間,初時只是一連三搭的平房,對人贈醫施藥。光緒甲辰年(1904)廣東水師提督李准倡議重修該祠。重修後的黃大仙祠是一間極為壯觀的廟宇。該祠所供神佛為儒、道、釋三教合一,故各種不同的信仰者都可到此朝拜,因而香火鼎盛。1912年潘達微先生在此辦幼兒院,後日軍侵占,將其作為憲兵司令部。1947年重修孤兒院,1952年改為兒童教養院,後為廣州包裝製品廠,已復建。

車歪炮台正名大黃滘炮台,坐落芳材東塱大黃滘口,珠江河畔。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兩廣總督阮元籌建。該炮台工程浩大,建築堅固,炮台基礎厚約3米,炮位通道牆厚2.1米,垛口高約1.2米,厚0.9米。藥局建在海心洲龜崗北岩石下,是貯存彈藥倉庫,高約5米,直徑為8米,牆厚達1.5米。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該炮台曾先後有過抗擊英帝國侵略者的光榮歷史,是個有紀念意義的古蹟,被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國教堂位於衝口街的下芳村。德國教堂是1902~1903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興中會準備在廣州起義的秘密據點,該據點是用以秘密籌劃軍事行動及儲藏軍用物資之所。在1903年1月25日起義計劃暴露後,被兩廣總督會同德國公使進行調查,抄沒了全部軍用物資,秘密機關被破壞,且有10多個革命志士被清政府殺害。這次起義是興中會組織的最後一次武裝起義,其功雖不成,其事已轟動全國,震懾了清政府,鼓舞了革命者鬥志。

中市謝家祠這是一間古老祠堂(深三進)。1924年秋天,市郊一區農會在這裡成立。該農會是廣州市郊成立最早的區一級的農民協會。在農協會成立的同時,農民自衛軍也組織起來,大隊部設在附近的「北便祠」。農協會舊址謝家祠(南便祠),還保存比較完好,成了教工幼兒院;北便祠毀後,已建成民居。[2]

醉觀公園

清末,在花地河畔及其交流策溪一帶,以昔日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煙雨」為起點,分布着醉觀園等八大名園,既經營花木,又供人觀賞。民國27年(1938),這些名園遭戰火摧殘。抗戰勝利後,雖有恢復,但園林面貌大不如前。建國後,在諸園舊址建成醉觀公園。

相關視頻

瞰沂源芝芳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