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芷江侗族自治縣隸屬於湖南省懷化市。位於湖南省西部,地處武陵山系南麓雲貴高原東部余脈延伸地帶,東經109°17′-109°54′,北緯27°04′-27°38′,東鄰中方縣、鶴城區,南接洪江市、會同縣及貴州省天柱縣,西連新晃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萬山特區,北界麻陽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銅仁市。縣城芷江鎮距懷化市僅37公里。素有「滇黔門戶、黔楚咽喉」之稱。
芷江古屬「五溪蠻地」,因著名詩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蘭」而得名。遠在舊石器時代,舞水沿岸就有原始人類活動。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無陽縣,明清時曾為川、黔、滇、湖廣總督府和偏沅巡撫所在地,乾隆元年(1736年)始稱芷江縣,1986年改為芷江侗族自治縣。總面積2098.9平方公里,轄9鎮9鄉,總人口34.68萬,其中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55.8%。
芷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遍布舊石器、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出土的商周時期的編鐘、青銅鳳形器等珍品尚屬罕見;宋代古城牆、護城河歷歷在目;明代所建的龍津風雨橋巍然橫臥於舞水;內陸最大的媽祖廟——天后宮矗立於舞水之濱;文蘊豐厚的文廟和奎文閣等古建築群分布於縣城各處。另外,蜚聲海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勝利的標誌性建築芷江抗戰勝利受降紀念坊以及盟軍第二大機場芷江機場、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受降堂、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六軍團司令部舊址、湘西剿匪烈士紀念塔等一大批紀念性建築在境內熠熠生輝。[1]
建制沿革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始設無陽縣,屬武陵郡。東漢時裁無陽,併入辰陽縣。
晉太康年間(280~289),以故無陽縣地置舞陽縣。晉義熙年間(405~415),遷治於故鐔成縣,南朝宋因之,齊時(479~502)改舞陽為。梁時(502~557)改為龍(木票刂 )縣。
唐貞觀八年(634),以辰州龍(木票刂 )置巫州,龍(木票刂 )改龍標,又析龍標置夜郎、朗溪、思微三縣。天授二年(691),改巫州為沅州,又析夜郎置渭溪縣。長安四年(704),分沅州夜郎、渭溪二縣置舞州。先天二年(713),析龍標置舞陽縣(治所在今芷江縣城),仍隸沅州。開玩十三年(725年),沅州復為巫州,舞州易名為業州。天寶元年(742),巫州改為潭陽郡,業州改為龍標郡。乾元元年(758),潭陽郡復改為巫州,龍標郡復改為業州。大曆五年(770),巫州更為敘州潭陽郡,領龍標、朗溪、潭陽三縣;業州更為獎州龍溪郡,領峨山、渭溪二縣。唐末,馬殷據湖南,敘州「蠻酋」昌師益附於楚。五代長興三年(932),楚王馬希范以敘州潭陽縣置懿州。乾祐三年(950),馬希萼襲位,改懿州為洽州。
宋乾德三年(965),改洽州為懿州,遂為羈縻州。熙寧七年(1074),撤銷羈縻州,在懿州新城(今縣治)置沅州,又以潭陽郡地置盧陽縣。元豐三年(1080),沅州領盧陽、黔陽、麻陽、渠陽四縣,屬荊湖北路。
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沅州安撫司,十四年改為沅州路,領陽、黔陽、麻陽三縣,屬湖廣行中書省。
明初改沅州路為沅州府,洪武九年(1376),改府為州,以州治盧陽,縣省。
清初置沅州,隸辰州府。乾隆元年(1736),升沅州為府,屬湖南布政使司,增置芷江縣附郭。
民國元年(1912),裁縣存府;次年,裁府復縣,隸辰沅道。民國11年,廢辰沅道,芷江直隸於省。民國24年,屬芷黔麻晃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屬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次年屬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屬湖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
新中國成立初,芷江縣屬會同專區。1952年8月16日改屬芷江專署,是年12月,芷江專署易名黔陽專區。1968年改稱黔陽地區,1981年6月30日更名為懷化地區,芷江縣隨隸之。社建制改為鄉鎮建制,全縣轄1個鎮28個鄉。1985年末,全縣轄4個鎮25個鄉。1986年9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芷江縣,設立芷江侗族自治縣。1997年11月29日,懷化地區改設為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隨之改屬懷化市,至今無變。
行政區劃
1978年,全縣設27個農村人民公社和1個城關鎮人民公社。農村人民公社為:公坪、牛牯坪、羅舊、艾頭坪、岩橋、水寬、壠坪、麻纓塘、竹坪鋪、木葉溪、大樹坳、新店坪、上坪、大洪山、土橋、新建、梨溪口、洞下場、碧涌、羅岩、板山、大龍、冷水溪、禾梨坳、楠木坪、蘿蔔田、曉坪。1979年3月和1980年2月,先後將木葉溪人民公社的五郎溪大隊、牛皮寨大隊,牛牯坪人民公社的金廠坪大隊劃歸五郎溪林場管轄,五郎溪林場列為鄉級行政單位直屬縣管。1981年1月,城關鎮人民公社改為鎮,名城關鎮。同年11月更名為芷江鎮,同時,將新建人民公社更名為楊公廟人民公社。1982年4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大洪山人民公社改設為大洪山侗族人民公社。1983年5月,根據中央部署,實行政社分設,土橋人民公社作為縣的試點,改設為土橋鄉。1984年3月,其餘26個人民公社全部改設為鄉,同時,將五郎溪林場管轄的3個大隊改設為3個村,從林場析出,增設五郎溪鄉,五郎溪林場不再列為鄉級行政單位。同年7月,梨溪口鄉改設為梨溪口侗族鄉,板山鄉改設為板山侗族苗族鄉。同年11月新店坪鄉改設為新店坪鎮,羅舊鄉改設為羅舊鎮。1985年12月,碧涌鄉改設為碧涌鎮。1986年9月2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芷江侗族自治縣後,大洪山、梨溪口、板山等三個鄉不再冠名侗族鄉。1993年8月,省人民政府授權省民政廳批准,撤銷公坪鄉,設立公坪土家族鄉。2000年5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公坪土家族鄉,設立公坪鎮。2003年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壠坪鄉與芷江鎮合併,設立新的芷江鎮。2005年末、全縣設5鎮23鄉,即:芷江鎮、公坪鎮、羅舊鎮、新店坪鎮、碧涌鎮、牛牯坪、岩橋鄉、水寬鄉、麻纓瑭鄉、竹坪鋪鄉、木葉溪鄉、上坪鄉、大洪山鄉、土橋鄉、楊公廟鄉、梨溪口鄉、洞下場鄉、羅岩鄉、板山鄉、大龍鄉、冷水溪鄉、禾梨坳鄉、楠木坪鄉、蘿蔔田鄉、曉坪鄉。
目前全縣設9鎮9鄉:芷江鎮、羅舊鎮、新店坪鎮、碧涌鎮、公坪鎮、土橋鎮、三道坑鎮、岩橋鎮、楠木坪鎮、牛牯坪鄉、水寬鄉、大樹坳鄉、梨溪口鄉、洞下場鄉、禾梨坳鄉、冷水溪鄉、曉坪鄉、蘿蔔田鄉。
村級區劃變更
1978年,全縣27個農村人民公社和1個城關鎮人民公社,下轄299個生產大隊,2407個生產隊,5個街道大隊,61個居民小組。是年,大樹坳公社的桐木園大隊、莫家溪大隊劃給新店坪公社管轄。1979年3月,木葉溪公社的五郎溪大隊、牛皮寨大隊劃給五郎溪林場管轄。城關鎮公社的反修路大隊併入和平路大隊。1980年2月,牛牯坪人民公社金廠坪大隊劃歸五郎溪林場管轄。1981年1月,城關鎮公社改設為鎮建制,改東風路大隊為東風路居委會,改紅旗路大隊為紅旗路居委會、和平路大隊為和平路居委會、紅衛路大隊為紅衛路居委會。同年11月,15個大隊和4個街道居委會更改名稱:牛牯坪公社桃花溪大隊更名為肖家灣大隊,壠坪公社紅衛大隊更名為鄧家坪大隊,土橋公社躍進大隊更名為洞下大隊,大洪山公社紅衛大隊更名為皇后灘大隊,楊公廟公社新建大隊更名為楊公廟大隊,楊公廟公社田坪大隊更名為洪溪大隊,新店坪公社岩坳大隊更名為杉木坳大隊,碧涌公社永紅大隊更名為七甲坪大隊,羅岩公社紅星大隊更名為龍神大隊,大龍公社禾梨坳大隊更名為井水沖大隊,板山公社興無大隊更名為新屋大隊,蘿蔔田公社黃雙溪大隊更名為沙田坡大隊,曉坪公社東方紅大隊更名為青竹溪大隊,禾梨坳公社茶溪大隊更名為楊家橋大隊,芷江鎮三里坪大隊更名為三里坪蔬菜大隊,芷江鎮東風路居委會更名為東街居委會,芷江鎮和平路居委會更名為南街居委會,芷江鎮紅旗路居委會更名為北街居委會,芷江鎮紅衛路居委會更名為前街居委會。1983年5月,土橋人民公社改設為鄉建制後,所屬13個生產大隊均改設為行政村建制,166個生產隊均改設為村民小組建制。1984年3月,全縣所轄農村公社全部改設為鄉建制的同時,全縣所有生產大隊、生產隊全部改設為村、村民小組建制,全縣計設行政村299個,村民小組3126個。同年4月,五郎溪林場管轄的五郎溪村、牛皮寨村、金廠坪村劃歸新設立的五郎溪鄉管轄。1986年,梨溪口鄉增設苗塘界村,楠木坪鄉增設古坡沖村。1994年3月,經省政府同意,蘿蔔田鄉岩坳村成建制劃歸曉坪鄉管轄。1996年8月,經省民政廳同意,壠坪鄉躍進村劃歸芷江鎮管轄。2000年前後,芷江鎮增設凱旋路居委會、黃甲街居委會,新設公坪居委會。2013年,全縣5個鎮23個鄉下轄301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3117個村民小組、84個居民小組。[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芷江侗族自治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市中部,㵲水中游。地理位置介於北緯27°04′12″~27°38′24″、東經109°17′31″~109°54′49″之間。地處武陵山南麓、雪峰山西脈與雲貴高原東緣的結合地帶。東倚皇榜坡,與中方縣、鶴城區接壤,南界清水河,與洪江市、會同縣及貴州省天柱縣毗鄰,西界貴州苗嶺,與新晃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萬山特區相連,北靠西晃山,與麻陽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銅仁市交界。縣界極端位置:東起公坪順溪鋪村碾子垴上,西止上坪鄉仲黃坪村侖貴山,南起大龍鄉石榴溪村沙子吼,北至牛牯坪鄉界牌村齊天界。縣城東距懷化市治鶴城區39公里,距省會長沙505公里。
縣城東西最大距離61.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63公里,全縣區域總面積2098.90平方公里,折合3148350畝,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1%,占懷化市總面積的7.62%。區域總面積中,山地127344平方公里,丘陵620.97平方公里,崗地93.33平方公里,平原63.14平方公里,水面48.02平方公里,分別占全縣總面積60.67%、29.58%、4.45%、3.01%、2.29%。
地形地貌
境內地貌可分平地、崗地、丘陵和山地四種類型,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溪河縱橫。由於北受武陵山系影響,西受雲貴高原天雷山脈控制,地勢由北、西向東南傾斜,中間形成凹陷的山間盆地。山地占60.67%、丘陵占29.58%、崗地占4.45%、平原占3.01%、水域占2.29%。山脈分南、北兩干支。北干支脈由西向東繞貴州省及麻陽縣邊境米公山經撐架坡、陽雀坳、西晃山(主峰金頂為芷江最高峰,海拔1405米)、通坳山、齊天界至上青坡入懷化市境,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其中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4座。南干支脈為新晃天雷山(海拔1136.6米)發脈入境,沿朝陽坳、千公牛、燕子岩、巽公坡、桅子頂入黔陽縣境,平均海拔為700餘米。
水文
芷江境內有潕水、清水江、辰水3大流域,大小溪河294條,河流總長1468.3公里。
氣候
芷江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為15.8°C~17.3°C,年降雨量1156.4~1432.9毫米。平均日照1527.7小時,年無霜期279天。[3]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05年末,芷江土地總面積209552.7公頃,其中農用地191514.3公頃,建設用地8843.5公頃,其他土地9194.9公頃,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91.4%、4.2%、4.4%。農用地中,耕地面積35146.9公頃,林地面積139691.0公頃,分別占農用地總面積的18.4%和72.9%。建設用地中,農村居民點用地5504.4公頃,城鎮工礦用地750.8公頃,分別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62.2%和8.5%。
礦產資源
截至2008年,芷江已發現的礦種有:煤、鐵、錳、釩、鉛、鋅、銅、銻、鉬、鈷、金、鋁土礦、黃鐵礦、磷礦、重晶石、石灰岩、石膏、飾面板岩、耐火粘土、磚瓦用頁岩、高嶺土、硅石、建築砂石、礦泉水,共計24種。發現大型礦床1處(鐵燈坡耐火粘土礦),中型礦床4處(皇榜坡耐火粘土礦、桐樹溪石灰岩礦、明山板石礦床和三門坡銻礦),小型礦床、礦點及礦化點76處。其中初步查明和估算了資源儲量的礦床(點)22處。
錳礦主要分布在新店坪鎮莫家溪礦區;煤炭主要分布在公坪、水寬和蘿蔔田一帶;釩礦主要分布在牛牯坪鄉境內;金礦主要分布在大洪山、羅岩、板山等鄉鎮;石灰岩主要分布在上坪、公坪、水寬、蘿蔔田等4個鄉鎮;飾面板岩主要分布在縣城北的明山、艾頭坪、中寨坡一帶;耐火粘土礦主要分布在公坪、水寬和蘿蔔田3個鄉鎮,與煤礦共生;銻礦主要分布在冷水溪鄉。
水資源
芷江水能蘊藏量為18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5.9萬千瓦,截至2008年,已開發10.5萬千瓦。[4]
區域人口
人口詳情
2014年末有384816人,其中男性199474人,女性185342人。其中0-14歲有68277人,15-59歲有253613人,60-64歲有20160人,65歲以上人口有42766人。2013年12月,我縣共有流動人口7.55萬人,其中流出人口6.47萬人,流入人口1.08萬人。
2015年末全縣常住人口34.68.萬人,城鎮化率32.55%。
人普數據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芷江侗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334229人,其中,芷江鎮32910人,羅舊鎮15542人,新店坪鎮17933人,碧涌鎮13660人,公坪鎮8319人,牛牯坪鄉6545人,艾頭坪鄉7954人,岩橋鄉20297人,水寬鄉10313人,壠坪鄉26049人,木葉溪鄉7496人,五郎溪鄉4074人,麻纓塘鄉14464人,竹坪鋪鄉10265人,土橋鄉16363人,楊公廟鄉8771人,大樹坳鄉8992人,上坪鄉10805人,大洪山鄉5259人,梨溪口鄉10534人,洞下場鄉8842人,大壠鄉5652人,板山鄉4252人,羅岩鄉5116人,禾梨坳鄉9536人,冷水溪鄉11808人,楠木坪鄉13718人,曉坪鄉10260人,羅卜田鄉850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芷江侗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339161人,其中,芷江鎮78451人,羅舊鎮14979人,新店坪鎮17195人,碧涌鎮13496人,公坪鎮8106人,牛牯坪鄉6901人,艾頭坪鄉7194人,岩橋鄉20753人,水寬鄉9663人,木葉溪鄉7058人,五郎溪鄉4136人,麻纓塘鄉13579人,竹坪鋪鄉9539人,土橋鄉14365人,上坪鄉10198人,大樹勒鄉8638人,大洪山鄉4912人,楊公廟鄉8125人,梨溪口鄉9081人,洞下場鄉8604人,羅岩鄉3151人,板山鄉4343人,大壠鄉6096人,梨坳鄉9339人,冷水溪鄉11605人,楠木坪鄉11698人,曉坪鄉9581人,羅卜田鄉8375人。
民族詳情
芷江侗族自治縣於1986年9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1987年9月24日舉行了成立慶典,後經國家民委批准,每年的9月24日為自治縣成立紀念日。全縣總人口39.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24.6萬人,占總人口62.9%;其中,侗族人口21萬,占總人口53.7%;苗族2.9萬人、土家族0.7萬人,另有回、瑤、壯、蒙古等共計26個少數民族,是一個以侗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縣。
芷江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之地。早在殷商時期,這裡就是古代百越民族的聚居地,其中一支駱越人逐漸發展成今天的侗族。苗族由黃河流域南遷,也早於商周時期進入五溪之地,即今天湘黔邊境地區。以後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開發,在這裡繁衍生息。自宋末元初,湘西北土家族因戰亂有一支遷入沅州,即今天芷江公坪一帶。明、清時期,沅州成為通往滇黔的門戶,逐漸成為湘西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物流中心。頻繁的軍事活動和繁華的商業貿易,使許多少數民族和漢族大量遷入。有的在此長期定居,與芷江侗族、苗族等早期聚居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以侗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長期的融合與相互學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其是漢族人民的先進文化,對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不但學習漢族先進生產技術,而且把漢族的先進文化思想和交際語言融入到自己民族的生活當中。今天的芷江,各少數民族在擁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的同時,也同時擁有當地漢族的文化特徵,使用當地漢族的語言,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精神。
侗族:居住於芷江的侗族自稱「金」,與古代百越人有着密切的淵源關係,是古代百越人的一支駱越人在融合當地其他部族和早期遷入該地區的漢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與漢族一樣具有多元一體的典型特徵。
在芷江民間,許多侗族大姓自稱早年從江西遷入,也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元末明初,湖南貴州一帶發生大規模戰亂,加上飢餓與瘟疫,人口銳減,田地荒蕪。為了開發這一地區,鞏固西南地區的統一,明朝廷廣泛實施屯田、屯軍制度,從人口較多的中南地區大量向邊遠地區移民,有「江西填湖南,湖廣填四川」之說,正是此一時期的反映。一些漢人遷入芷江定居後,一部分被當地土著侗族所融合,成為今天侗族的組成部分。
苗族:居住於芷江的苗族自稱「牡」、「蒙」、「毛」等,歷史上曾因地而異,在「苗」字前冠以不同的名稱,如「紅苗」、「黑苗」等。漢族典籍很早就有記載,商周時期就稱為「苗」,後苗民南遷,其中進入今天湘黔邊境地區的一支在秦和漢代與其他少數民族一道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
芷江的苗族與貴州東部地區的苗族有密切的淵源關係,芷江部分苗族大姓自稱從貴州遷入。也有部分說從江西遷入,這與侗族大姓中江西遷入說基本一致,也是部分漢人進入苗族地區被苗族融合所至。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的意思。芷江的土家族是在宋末、元初從今天的湘西永順、保靖等地遷入的。據芷江公坪鎮《彭氏族譜》記載,其祖先彭三郎於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由保靖遷入沅州,其子彭亨達進入公坪「落擔丘」定居。由於土家人生性剽悍、勇敢,官府常征其為兵。因其作戰勇敢、為人豪氣,由居於沅州東部地區,因此,芷江人稱之為「東鄉杆子」。[5]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201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906696萬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2996萬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88523萬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305177萬元,增長10.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6175元,增長8.5%。
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為23.5∶42.9∶33.7。第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7%、46.5%和44.8%。其中,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1.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5.8%。
全縣公共財政收入64626萬元,比上年增長10%。地方財政收入43811萬元,增長9.4%。其中,稅收收入45391萬元,增長10.9%。上劃收入20815萬元,增長11.4%。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32912萬元,增長21.7%。
第一產業
2015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26743萬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農業產值188198萬元,增長7.9%;林業產值17809萬元,下降8.4%;牧業產值110671萬元,下降1.3%;漁業產值9944萬元,增長12.6%。
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4.38萬畝,比上年增長0.9%。其中稻穀播種面積28.58萬畝,下降5.9%,玉米播種面積16.89萬畝,增長14%。豆類播種面積1.4萬畝,增長9.4%;薯類播種面積7.52萬畝,增長1.4%;蔬菜播種面積及其它農作物播種面積25.65萬畝,同比增加6.2%;全縣油料種植面積18.09萬畝,增長1.8%;蔬菜種植面積15.12萬畝,增長0.6%。
全縣糧食總產量21.34萬噸,比上年增長1.8%,其中,稻穀產量13.86萬噸,下降2.6%;玉米產量4.75萬噸,增長16.8%;薯類產量2.54萬噸,增長1.6%。全縣油料產量1.54萬噸,增長2.5%;蔬菜產量14.58萬噸,增長3.6%;水果產量16.08萬噸,增長10.9%。
全縣出欄肉豬39.43萬頭,下降3.8%;牛出欄1.07萬頭,增長0.9%;羊出欄頭數3.24萬隻,增長2.5%;家禽出售709.9萬羽,增長2.6%。
全年肉類總產量3.93萬噸,下降0.7%。其中豬肉產量2.86萬噸,下降3.1%;牛肉產量1366噸,增長1.8%;羊肉產量585噸,增長3%;禽肉產量8590噸,下降7.3%。全年禽蛋產量為912噸,增長0.9%。水產品產量7691噸,增長12%。
第二產業
2015年,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377616萬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1%。
全縣規模工業統計的主要工業產品中,大米15.13萬噸,增長17.4%;塑料製品9.49萬噸,增長0.7%;水泥18.07萬噸,下降38.3%;發電量5.44億千瓦時,下降9.5%。
規模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4353萬元,比上年增長11.5%,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13974萬元,下降17.6%。其中,國有企業虧損610萬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767萬元,增長13.3%;其他內資企業實現利潤2256萬元,增長17.9%。
全縣建築業增加值11514萬元,增長5%。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4.69萬平方米,下降7.4%;房屋竣工面積6.51萬平方米,下降10.8%。
第三產業
2015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9940萬元,比上年增長11.8%。按經營地分,城鎮零售額268555萬元,增長12.1%;鄉村零售額71385萬元,增長10.7%。按行業分,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311584萬元,增長11.8%;住宿和餐飲業收入額28356萬元,增長11.5%。
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450.3萬人次,增長12.3%;實現旅遊收入22.52億元,增長12.3%。[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芷江現有各級公辦學校54所,其中普通高中、職業中專、繼續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學校各1所,獨立初中1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9所,完全小學5所,中心小學18所(含村級小學2所,教學點95個),幼兒園2所。現有各類民辦學校14所,其中全日制中學1所,幼兒園12所,職業學校1所。基本形成了以公辦教育為主體,民辦教育為補充,公、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良好辦學格局。
2015年末全縣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3513人,畢業生136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671人,畢業生1157人;初中學校在校生12047人,畢業生3590人;普通小學在校生22885人,畢業生3906人。在園幼兒8149人。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化事業
全縣群眾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個,公共圖書館1個,紀念館1個,放映農村公益電影4000場。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2個。
衛生事業
全縣衛生機構37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2個,婦幼保健站1個。醫院和衛生院擁有床位總數1536張。衛生技術人員852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97人;註冊護士588人。
資源環境
全縣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5.5%,農村垃圾集中處理率81.6%。全年城區空氣質量達標率100%,地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全年造林綠化3.43萬畝,封山育林3萬畝,活立木蓄積量615.3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7.53%。
2015年年全縣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3.99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8.1%。
社會保障
全縣新增城鎮就業人員8685人。年末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68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39萬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38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30.04萬人,參合率為98.7%。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救助水平達103.3元,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達240.18元。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1876萬元,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2947萬元。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數869張,收養人員數642人。解決農村2.02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7]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芷江自宋朝熙寧六年(1073年)築城屯兵以來,一直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員統治,歷經八百餘年從未間斷,加上當時沅州的中原地區漢族商人絡繹不絕。受漢族文化影響既久遠又深刻,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相互融合程度很大。酒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是日趨統一,相互滲透,原來固有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天芷江在物質民俗方面,各民族之間基本已沒有太大區別。雖然精神民俗保留較為完整,但也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
服飾:
現在芷江境內的侗族,在服飾上與其他各民族之間已基本沒有什麼區別,現代漢族服飾已成為縣境內各族人民的普遍着裝,但在少數偏遠農村地區,現今仍能看到者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群眾,並且芷江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還很有地方特色。
侗族服裝的布料多系家機布,染青藍色。婦女身穿左衽大襟衣,衣長過膝,比較寬大,有矮領和無領兩種,下着大筒褲,衣肩、袖口和褲腳綴繡花卉或雲勾,或鑲花邊,胸前掛繡花圍腰,錦帶子繫於腰間;老年婦女頭包絲帕,穿攀尖花鞋;中青年婦女,手戴銀戒指、手鐲,胸右邊內袋別銀針筒,針筒上有放針的筒、響鈴、牙籤、挖耳勺,有三節、五節、七節之分,設計美觀大方,做工精細。腳穿繡花鞋,夏穿自製麻布涼鞋。男人穿對襟衣,前下方兩邊有口袋,胸前佩銀牙籤,褲頭為大頭大筒褲,白褲頭、大褲腳。腳包4寸寬1丈2尺長的綁腳。頭上包大頭帕,帕長8尺到1丈2尺,腰間系斜紋板帶。
苗族婦女穿着與侗族基本相同,但褲腳繡的是三道花卉或鑲三道花邊,喜歡戴分量重的銀飾品,穿繡花鞋;中老年婦女用長帕或短帕包頭。男子夏天穿白色対襟衣,下身着大管長褲,冬天頭包長帕,着對襟棉衣。
土家族婦女穿着樸素,上穿大襟衣,下着長褲,暖和天氣喜歡打赤腳,冬天穿棉襪布鞋,有部分人戴耳環手釧,製作粗放且重。男子着対襟衣,穿長褲,戴帽子,有的用窄布帕貫頭。
侗族、苗族小孩夏天戴繡花涼帽,冬天戴繡花棉帽,帽前檐嵌十八羅漢像,下配18朵梅花,意為羅漢護身,易養成人。帽後檐有10多條銀鏈,繫着響鈴、四方印、仙桃、荷包、葫蘆、鷹爪、鰲魚等,帽兩邊各釘一「獅子望月」,孩子一動,銀光閃閃,叮噹作響,逗人喜愛。土家族兒童在暖和天氣,戴花涼帽,冷天戴狗腦帽,「夏遮涼、冬遮腦」,穿対襟衣、開襠褲,項掛長命鎖。
飲食:
芷江盛產稻穀,所以各族人民均以大米為主食,山區糧田較少的地方,間以玉米、紅薯、麥子、粟米等雜糧。飲食有大米飯、糯米飯,也有大米拌紅薯煮的「紅薯飯」,還有大米與野菜、臘肉等煮製的「社飯」。
芷江侗鄉有過「社節」吃社飯的風俗。在農曆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是社日,也叫春社節,侗語叫「打下」。傳說,立春之後是春耕時節,將田地里各式野菜連同種子一起煮吃乾淨,田裡不長野草,生產就會豐收。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人們採摘新鮮蒿菜,切碎並揉去苦水,加鹽炒干,粳米三分之一,糯米三分之二,現將粳米煮一下,然後將浸泡過的糯米拌入,配上臘肉丁、豆腐乾、花生米、野蔥、豬油等與炒好的蒿菜一起拌勻,用溫水燜煮即成。它不僅調料豐富,而且調料搭配、製作功夫也特別有奧妙,因此社飯芳香撲鼻,鮮美可口,回味悠長,多食不膩。芷江吃社飯歷史悠久,據《沅州府志》記載:「宋仁宗太后呼左右賜呂大坊等社飯,郡中猶仿此意,社日農家煮社飯,他郡無有也。」由此可見,芷江侗鄉吃社飯的由來可追溯到宋仁宗天聖年間,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每逢社節,芷江人喜歡邀上親朋還有,擺宴設酒,同吃社飯,一連數日,還將社飯當作禮品,饋贈他人。
芷江人在飲食方面好酸喜辣,民間有俗語「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酪川(『酪川』,芷江地方方言,即『打踉蹌』之意)」、「吃菜不怕辣,就怕菜不辣」。幾乎家家有醃菜罈子、酸水罐子,有醃青菜、醃蘿蔔、醃茄子、醃蕨菜、醃辣子、醃豇豆等。有泡辣椒、泡刀巴豆、泡生薑、泡蘿蔔、泡包菜等。凡可食用之菜,均可醃可泡,又酸又辣。辣椒有剁辣椒、油熗辣椒、擂缽辣椒、豆豉辣椒、餷辣椒、油潑辣子等等,五花八門。
芷江人講究飲食,其菜餚很有地方特色,且歷史悠久,最有名的要數「芷江炒鴨」。「芷江炒鴨」主料取自芷江地方特色品種芷江麻鴨,配料有五花豬肉、仔姜、辣椒、蔥等,隨季節不同還有板栗『黃豆等。其色金黃、湯香濃,帶辣味,極可口。逢年過節,家家戶戶必做,凡來芷江客人必點此菜。有道是:到芷江不吃芷江炒鴨,等於不到芷江,芷江鴨成為芷江的一道招牌菜,遠近聞名。芷江人甚至遠赴他鄉,開辦「芷江鴨館」,但因原材料不是芷江的其色香味無法與芷江本地相比。如今,芷江利用現代食品加工技術和保鮮工藝製作包裝「芷江炒鴨」,年加工量200萬羽,銷往全國各地,已成為芷江重要的支柱產業。
芷江民間飲料分為茶類和酒類,茶類飲料有油茶、甜茶、甜酒等。油茶製作工藝要求比較複雜,有些材料要事先準備。茶葉在初春時取自山上野茶、野桑嫩葉,洗淨曬乾醃製,以備常年使用。成品為黑色,味略苦,有清肺潤目功效。製作油茶,先備主料,大紅喜事大多用玉米、黃豆、飯豆等,平時多用紅薯、蘿蔔等。煮油茶時,先用油炸好香米,作為香料。在燒好的大火鍋上,放入豬油少量,再放生大米炒黃,加水和茶葉煮開,或者直接用稀飯拌入茶葉,再放水煮開,加入主料、放鹽,熟後盛入碗,放入香米。其色墨黑,清香可口,夏可解暑,冬則去寒。敬油茶已成為今天招待貴賓的一項重要禮節之一。
在芷江西北山區大樹坳等鄉鎮的侗族、苗族則喜飲甜茶,當地人稱觀音茶。因茶葉香甜可解暑,遇人中暑時取其葉嚼食可救命,猶如觀音菩薩,故名。甜茶葉取自細葉荊木,書名多穗石柯葉,常綠喬木,其莖葉富含果糖。初春時摘其嫩葉,大的切碎,開水中撩一水,曬乾,置壇中備用。飲用時取幾片葉,開水沖開即可,色黃,味甜而清爽。富含有硒、鋅等微量元素,常飲用對降血脂和高血壓有特效。現在運用現代茶葉加工技術製作的天然有機茶,其色綠香甜,已成為芷江著名的地方品牌,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茶博會、農博會金獎,產品已銷往海內外,供不應求。
酒類有自製米酒、泡酒等。芷江氣候多雨潮濕,飲酒既是待客的需要,又能預防風濕等病,因此,芷江各族人民尤其是侗族、苗族不論男女老少善飲酒,酒文化相當濃厚。飲酒、斟酒均有講究,第一杯酒必須往地上倒一點,外人不知,甚覺奇怪。其實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敬土地神,制酒之糧來自土地,土地神保佑來年豐收;其二是敬祖宗,酒為祖宗之傳,祖宗保佑歲歲平安。給客人敬酒時以先干為敬以示對客人的誠意。斟酒也是有學問的,壺仙(斟酒人)坐在邊席靠上席一側,酒壺壺嘴要對着自己,對着客人則失禮。斟酒一隻手執壺,另一隻手在壺口上一二寸處以手板蓋住,以防酒氣傷客,斟酒時兩手一抬一收,動作乾淨利落,顯示壺仙的「水平」。侗族、苗族未婚女婿上門,岳父家常以此考察其禮數家教。
芷江酒宴有許多特殊的規矩,如結婚酒宴,正堂屋三桌呈「品」字形擺放。芷江有句俗語:「天上雷公大,地上舅爺大」,故正神龕一桌為大舅公的,大舅公為祖輩舅爺,左側一桌為二舅公的,為父輩舅爺,右側一桌是小舅公的,為本輩舅爺。其他賓客則在廂房、側屋酒席入座。入座時,由司儀(主持人)高聲朗誦吉語恭請舅爺依次入座。新娘新郎以及主人賓客前往敬酒須從大舅公開始,依次而過。芷江的酒宴忌擺六個菜,六個菜是芷江祭拜亡靈死者時擺的,請芷江人吃飯如不知其禮俗,擺上六個菜,多會使其不高興。芷江興喝酒不吃飯,吃飯不喝酒。吃菜常用雞、鴨的頭、腳和翹敬客。飯畢以雙筷置於碗上,或以一支筷架於空酒杯上,表示恭候的意思,未吃完的人常主動抓其筷子放下,以示不必客氣。
侗族還興擺「合攏宴」,這是侗家人一種集體招待貴賓的習俗。過去在農村,侗族人興「走寨」,「走寨」意即一個寨子的歌手們或鼓鑼隊或舞龍舞獅舞牛的隊伍到另一個寨子比賽演出,因隊伍較大,一家人難以接待,就每家人出幾個菜,帶上桌子、板凳、碗筷和酒,集中到寨中鼓樓、祠堂或風雨橋上,一字擺開,主客兩邊入座,相互敬酒對歌,十分熱鬧,逢年過節,你來我往。芷江在以前,有十年祭譜、三十年續譜一次的傳統。每到祭譜之日,來自各地家族代表少則數十人,多則百餘人,約到某族長的寨內聚會。因客多,族長吩咐寨中族人每戶準備幾個菜,帶上桌子、板凳、碗筷和酒集中到祠堂或族長家,圍成幾圈,相互對飲。如今形成接待遠方賓客的儀式,成為侗族待客最高禮儀。
侗族在待人接客方面,還有「茶三酒四煙八杆」之俗,即進屋即喝三碗茶(甜酒、油茶),開席先喝四杯酒,席間要敬八袋煙。正月來客,請客人吃「過橋肉」(即長而寬的豬頭肉,意為常來常往),以示對客人的敬重。
過年還有吃年庚飯的習慣。過年時,有的讓老人先吃,有的讓狗先吃。大年三十,裝碗飯,每一碗菜夾一筷子,讓狗先嘗。相傳很早以前,這裡沒有谷種,不種田,沒有飯吃,只有大海那邊有谷種,人又過不去,只有請狗過海取谷種,狗過海後,在曬穀種的坪里,打了幾個滾,滿身滿尾都沾滿了谷種,回來時,要渡海,身上的谷種落水了,只有翹在水面上的尾巴所沾的谷種帶回來了,人們才得以生產糧食,才有飯吃。過海取谷種,狗是有功勞的,為了感謝,在過年吃年庚飯時,故有讓狗先嘗之習俗。
居住:
芷江侗族、苗族、土家族也包括部分漢族喜歡聚族而居,一村一寨基本上是同一血緣的關係。山區多是依山傍水,依山勢建房,一層緊挨一層;中部平地,則選小山丘,圍祠堂而建;有些大姓,還有圍牆寨門。
侗族特別注重公共設施的建設,寨內建有「禾堂」,「禾堂」是族眾議事、娛樂和曬物的地方;為方便往來行人,在常人經過的溪河上、山坳上建風雨橋和涼亭,並為往來客人提供拐杖、草鞋和飲水。
房屋多為木結構,山區侗族、苗族以二層、三層吊腳樓為主。居住平地的則多為一層,上有較高通風放物的木板層。房屋高與寬有一丈六八、一丈八八、二丈零八等,取「發」的祥瑞數;有單進三開間或二進三開間。正中間為堂屋,為擺酒席會客的地方,後屋置火鋪。
芷江侗族、苗族農家以前有專門做的架空火鋪,侗語稱「洋」,為冬季取暖做飯會客之用。長七尺二、寬六尺八、高二尺一寸四,取二與四,二乘四得八,也是「發」的意思。其中兩面靠牆,一面留着做飯,另一面便於燒柴火。靠做飯一側正中有長寬二尺二寸四的火堂,火堂正中是三角鐵架,煮飯時,鼎罐置於架上,到六成熟時退於鐵架邊烤,一刻鐘轉一次,直到熟,柴火鼎罐煮的飯很香。火鋪右邊離火堂近,靠牆,為老人和客人坐的地方,主人不請而坐被視為有失禮貌。火堂正上方為吊炕,大小與火堂一樣,木製兩層,離火堂1.5米高,用於炕柴火和熏臘肉。現在因為保護森林,火鋪逐漸消失,只有邊遠山區部分人家還有保留。
選址建房講究「風水」,常選後背有山、前面開闊之地,建房布局依地勢地形而定。附屬建築有「屋後建倉不吉利,屋前有圈不安康」的禁忌。芷江歷來是產糧大縣,農村屋前大多建有單獨的穀倉,視自家產糧多少,有大有小,大的可藏糧百餘擔。
侗族建築很有特色。木匠師傅用一根一丈二尺的半塊竹竿做尺,叫「墨杆」,用數百根竹籤做記號代表房屋每一個構件,沒有圖紙,不用一顆鐵釘,眾木匠按掌墨師傅(類似總設計師)發給的竹籤各自完成任務,以柱、梁、方、瓜、檁、櫞、鉚、閂等組成,一氣呵成,平穩牢固,分毫不差。鼓樓、風雨橋、涼亭是侗族建築藝術的代表作,被譽為侗族建築藝術「三寶」。
建房時,許多儀式、吉言、規矩獨具特色。掌墨師傅發墨時,主人要買一副新墨斗線、兩塊香墨、兩支毛筆給掌墨師,並置「牙盤」(祭祀用品)和「利式」(給墨師的紅包),墨師祭祀之後,封贈主人,高唱「起造新華堂,與日月同輝,與天地長久,世代享榮昌」。主東大聲答謝:「承蒙貴言。」建房過程以上樑最為隆重。上樑是新房落成最重要的環節,上樑過程中吉語、民歌貫穿始終,饒有風趣。芷江包括漢族在內,上樑儀式基本相同,只是在步驟上有簡有繁,吉語講話有別。
婚姻:
芷江侗族、苗族的未婚男女可以「行歌坐夜」,以歌傳情,以歌為媒,以歌定終身。行歌坐夜是芷江侗族、苗族過去青年男女交友的一種主要形式,未婚、已婚均可。雙方相識有意之後,相約在某地方見面,一般在女方家附近山上,雙方各約數名同伴在月圓之夜對歌。互相交流完全以歌的形式,由遠而近,最終圍坐篝火旁,男方帶來糖果,女方帶來糍粑,一起消夜,邊吃邊唱,互贈信物,天亮時散去。如果女方有多個朋友,另一個男友知道約會地點後,也一定會約上自己同伴,跟蹤而來,這時就會變成兩個男友隊伍之間對歌,這種對歌是一種對抗性的對歌,雙方用歌來顯示自己的能力,用歌來贏得女友的信任。行歌坐夜女方父母一般不反對,有時還會半夜送衣服和食物上山給女兒,順便也試探一下男方的才氣。如果女方已定婚,父母常會阻止女方出去行歌坐夜。
如果男女雙方通過長時間交流有意成婚,男方父母即托媒上門討親,如女方父母同意,則互換生辰八字,約定吉日成親。行歌坐夜,對歌傳情,即使男女雙方互贈信物,也不一定要定終身。一個男青年,可以有多個女友,女的也一樣,以有朋友多為榮,侗家人稱這種關係為「露水姻緣」,意即在露水中建立的感情,也像露水一樣消失得快。這種行歌坐夜習俗即使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還很盛行,在板山、羅岩、梨溪口等侗族、苗族聚居鄉鎮,有固定的時間、地點「趕坳」,「趕坳」就是侗族、苗族男女青年舉行集體歌會的地方。如今青年男女在校讀書、外出務工,此習俗已漸漸消失。
過去芷江侗族、苗族還有姑舅表親的習俗,即姑媽家的女兒必須嫁於舅家,只有舅家主動放棄,女方才可外嫁。新中國成立後,提倡優婚優育,反對近親結婚,此風俗才漸漸淡去。
芷江土家族的婚俗與漢族基本相同,過去是包辦婚姻,如今也是婚姻自由了。
在出嫁方面,芷江侗族和苗族也很有特點。一是興「哭嫁」,唱「哭嫁歌」。姑娘在出嫁前一個月,其兒時女伴前來相伴,一邊做嫁謝,一邊唱哭嫁歌,一連數日,歌聲淒切委婉,催人淚下。主要有哭爹娘、哭兄弟、哭姐妹、哭媒人、哭家鄉、哭離開親朋好友後的孤獨。二是做「嫁鞋」,姑娘出嫁前幾個月,母親就開始張羅做嫁鞋,嫁鞋為千層底布鞋。有待嫁新娘做給父母、兄弟姐妹、叔嫂舅媽、兒時同伴的,希望他們在她出嫁後常來看她;還有做給未來丈夫、公爹公婆的,以顯示新娘的賢惠與能幹;還有母親、叔母、舅媽做給待嫁新娘的,希望新娘出嫁後常回家看看;也有兒時女伴做的,希望即使分開了,也要常常往來。三是興「搶迎親客」,迎親時,女方同伴常對男方迎親客施行「懲罰」,意思是不准把新娘搶走,這有古代「搶婚」習俗的遺蹟,主要是乘迎親客不注意時,在其飯菜中埋下吃剩的骨頭或不能吃的東西,或在其身上、臉上塗上黑鍋灰,雙方嬉笑打鬥,熱鬧非常。四是唱讚歌,無論是女方的花圓酒還是男方的結婚酒,來客均用歌聲讚美新郎、新娘,讚美雙方親家,祝賀雙方美滿姻緣。
生育:
芷江各民族的生育習俗基本相同,但也有各自的特點。
侗族對繁衍後代非常重視,對生兒育女視為大喜事,有許多習俗。孕婦臨產前,娘家母親或兄嫂或弟媳或妹妹,送來熟肉、飯各一碗,謂之「催生飯」,寓意到期即產,不拖月。
「吃甜酒」是侗家生孩子的代名詞。嬰兒呱呱墜地,家裡人馬上開甜酒請全寨人吃,以示通告添喜了,感謝大家關心。凡左鄰右舍、親戚來祝賀,進門稍息,主人就會端來甜酒請吃。產婦吃加了紅糖的甜酒還有催奶、去瘀的功效,利於餵養嬰兒和產婦子宮的恢復。
孩子一生下,由孩子父親或請人去外婆家「報喜」。若生男孩則送去一隻雄雞;若生女孩,送去一隻母雞。外婆一看即知女兒生男生女,外婆回贈一隻肥雞,俗稱「陪生雞」。隨後外婆家挑着甜酒或糯米、雞、蛋、嬰兒衣服、鞋帽、襪、襁褓等來看望女兒(產婦)和外孫。
芷江有踩生的習俗,即第一個登「月婆子」家的外人,俗稱「踩生」的人。主人要備辦韭菜請踩生人吃,以示雙方吉利。踩生人在舉杯前要贈吉語:「天降一金童(生女為玉女),合家樂融融,小時易撫養,長大成能人。」
嬰兒生下第三天,婆婆或外婆采來楓葉、四眼草(茜草)、水竹葉、斑鳩窩(海金沙)、水燈草、水菖蒲、金銀花、九里光、野菊、艾葉、黃荊葉(7片葉的為佳)等草藥煨水給嬰兒洗澡,以防生疔瘡,求風長。邊洗邊念:「寶寶乖乖,吃飽睡好,長得很快,大了成才。」洗好後把嬰兒放在隔篩內,用秤稱重量,意為隔篩隔邪、膽大心細(取秤星「細」字之意)。
在月內選取吉日打「三朝」。這天,外婆家送來銀花帽、花背帶、嬰兒衣物和月婆子吃的營養品,邀約族親前來祝賀,多則二三十人。公婆家的親朋好友及族眾也吉日前來相賀。賓客進屋,必吃甜酒,還要辦酒席款待。除外婆方面來的客人外,三朝酒一餐而過。酒席間,主人要敬各位賓客的酒,唱起敬酒歌,賓客唱起贊嬰兒的歌。
嬰兒滿月,請外公或深孚眾望的人給嬰兒剃第一個頭髮,剃前先念吉語祝福:「神仙賜我來剃頭,手揮剃刀快悠悠,剃就一個好模樣,長大是個好公侯。」不僅剃髮,連眉毛都要剃淨,意為以防「眼淺」,避免滋生亂拿別人東西的惡習。剃後,備辦菜餚款待剃髮者。
嬰兒五六個月時,選擇吉日,備上酒肉,請老人給「開葷」。開葷時,念祝福吉語:「長大吃四方,吃葷體魄壯,吃素壽命長,福祿齊滿堂。」夾點豬肉給嬰兒吃,以後便可以吃肉葷了。
嬰兒滿一周歲,要給作「周歲」。外婆家送來「長命鎖」、衣服、鞋、襪等,親戚好友均前來祝賀。
苗族嬰兒滿三天有「洗三」習俗。這天,用草藥水給嬰兒洗澡之後,用三個煮熟的雞蛋輪流滾嬰兒各個部位,邊滾邊念:「滾寶寶(嬰兒)的頭,頭長得大又圓;滾下巴,下巴長得勻稱;滾手心,手長得靈巧;滾肚臍,肚量如海;滾腳板心,腿走千里有精神;狗嚇跟狗去,水嚇跟水流,風嚇跟風飛,什麼嚇跟什麼去,什麼驚嚇都不怕,長得麻麻利利。」
洗澡穿好衣服之後,備上三根蔥,由婆婆或外婆分別吹嬰兒的五官,邊吹邊念:「吹眼一眼亮,善觀四方;吹鼻一鼻通,善辨香臭;吹耳一耳聰,善聽八方;吹嘴一嘴圓,能說善辯;吹舌一舌靈,善辨甜苦。」最後還念兩句:「蔥吹路路通,長大定聰明。」取「蔥」與「聰」諧音,希望嬰兒長大聰明靈活。
嬰兒在40天的月里,所穿的外衣雙袖口用線縫合起來,不讓手伸出,謂之「封手」。傳說,封了手,嬰兒長大不會拿別人的東西,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苗族也做滿月酒,酒席間,雞頭敬外公,雞翹敬外婆。席間唱酒歌助興。
土家族嬰兒生下第三天,婆婆尋來草藥煨水給嬰兒洗澡,謂之去疫,洗淨嬰兒身上的疫氣,意為長大後,飲水思源,不會忘記長輩撫養的恩情。
嬰兒滿月後,選擇吉日,帶上禮物去看外婆。出發前,用鍋煙在嬰兒額上畫個「十」字,帽子別個紅干辣椒,以辟邪和免受驚嚇。
喪葬:
芷江各民族喪事習俗大體相同。老人病危,子女應火速返家守候。老人臨終,晚輩要下跪致哀,扯下蚊帳,扶老人落氣。老人落氣時,燒「落氣錢」三斤六兩,並放炮送亡靈升天。
老人死後,親屬為之洗澡,俗為沐屍。沐屍時只在額頭、胸前、背部、手心、腳心擦幾下。沐屍後還剃(梳)頭,穿衣服,將屍體移放堂屋「柳床」上,再行入殮。入殮時,先在棺內墊石灰,上蓋白布,再撒上雄黃,然後,抬屍入棺。在空隙處填滿陪葬物,即可蓋棺,但棺只掩一截,直到出殯前方可蓋實封棺。在死者入殮前,親友要向死者送「壽被」,並按死者親疏關係分次蓋於棺內。
停喪期間,一般要請「道師」作法事,給死者「開路」,念經,請歌師唱孝堂歌。芷江侗鄉一般停棺為三天,叫做「壓三」,三日後即發喪,不論宜與不宜都不看發喪日子。特殊情況,如子女在遠方,一時趕不回家,才多停喪幾天。出殯前一天晚上,家人要吃祭靈飯,只能是六個菜,以對亡靈的祭奠。
非正常如被殺、上吊、摔死、難產死亡等凶死者,均不能葬入祖墳,小孩死亡則專門葬入小孩墳地,未婚者死亡,也不能葬入祖墳山。
梨溪口的部分苗族,在老人去世時不戴白孝,而是戴黑紗,不請道士「開路」,而是請「苗老師」作佛事、念經。公坪土家族在死者入殮時,要給死者口中塞茶葉、穀米、銀質幣等物。
節日:
芷江的節日很多,大多與漢族基本相同,其中春社、三月三廟會、七月半鬼節較有特色。
芷江對立春之後的第五個戊日稱為社日,也叫春社,吃社飯。每到社日這天,走親訪友,連住幾日,意即春社之後,即為農忙,沒有空走親訪友了。還有社飯祭新亡人之說,俗稱「新墳掃墓不過社」,即在社日前,而不是等到清明節去祭掃。每年春社前後十多天,芷江家家戶戶打蒿菜、做社飯、擺酒席,請親朋好友相聚,十分熱鬧。
芷江每逢農曆三月初三,興朝明山廟會,有「三月三,朝明山」之說。明山位於城北10公里,為芷江著名風景區之一。山頂建有明山觀,祀真武大帝。始建於北宋,盛於明、清,傳說甚為靈驗,香火旺盛,芷江及鄰縣善男信女每逢三月初三來朝拜,數百年來經久不衰,形成了芷江民間固定的節日。每逢這天,朝明山的人,少則數萬,多則超過十萬,人山人海,規模十分壯觀,是芷江除春節外最盛大的節日。
農曆七月十二日至農曆七月十五日,為芷江「七月半」,也叫「鬼節」、「亡人節」。據說死去的人七月十二日從陰間陸續趕回陽間家中團聚。這一天,陽間男女老少需回家與老人相聚擺家宴,祭祖先。隨後三天就給老人封包燒包。同時,也要給土地公公封包,讓他當「郵差」,送給沒回來或客死他鄉的親人。十五日這天全家人再擺宴,燒紙祭酒,送走亡人靈魂。這雖是各民族共同的節日,但在芷江其特別之處在於七月十二至十四日三天,家家戶戶將冥錢封包,寫上某個已故親人的名字親收,在郊外空地,下墊稻草,擺上冥錢包,燒香祭拜之後,燒掉冥錢包,燃放鞭炮。據說只有這三天燒包,親人亡靈才能領走。雖然其他地方也有類似活動,但芷江規模特大,每戶封包至少數十封。在這三天,不管是城區還是農村,河邊、曠野、空地到處火光沖天,煙霧騰騰,炮聲連天,通宵達旦。
芷江侗族、苗族還有自己的節日。大壠一帶,農曆三月初一、初二、初三為禁火節,節日期間把家裡的蓑衣、鋤頭、木棒棒(洗衣服的木棒和扛打穀桶的木棒)等藏起來,把飯端到房屋外面吃,比春節還講究。初一這天,天亮前,就把飯煮好,準備好三天吃的,三天內不能見煙火,飯中摻些豆子和青菜,天還未亮時就吃早飯,封火關門,上山勞動,做到天黑,不見人影,才能回家。三天如此,禁止生火,不准出煙,不准接客。
大壠的禁火節是為紀念祖宗龍冠保的。傳說很久前,芷江大壠侗民龍冠保為人正直、勇敢,他的未婚妻侯氏,長得漂亮,聰明能幹,被皇上看中了,把她抓進了宮,侯氏要求見龍冠保一面,皇上便派兵來抓龍冠保,雙方打起來,龍冠保寡不敵眾,與母親潘氏逃進深山,被包圍三天三夜不降。後官兵放火燒山,龍冠保母子葬身於火海。為紀念龍冠保的英雄行為,約定每年農曆二月末一天做好飲食,三月初一起連續三天不生火、不會客、不走親,直至三月初三日。過去祠堂把百畝田的收入拿出作為紀念開支,殺豬宰羊買紙香燭祭他,向龍冠保舉行隆重祭祀後,才能生火做飯。此俗延續至今。
板山一帶,每年農曆三月初七,四面八方的人特別是青年男女,身着盛裝趕坳,唱歌、丟帶子搶帶子(談情說愛互送的信物)。梨溪口一帶,六月十九日舉行歌會,互相對歌,同板山的趕坳一樣。[8]
名優特產
芷江鴨:芷江鴨是芷江縣的一大傳統基礎產業,已初步形成了加工企業+基地+農戶的格局。芷江鴨已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芷江鴨相對飼養周期較長,室外放養,其肉質較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2013年全縣芷江鴨存籠127萬羽、出籠560萬羽。芷江鴨養殖主要分布的鄉鎮為芷江鎮、岩橋、竹坪鋪、麻纓塘等,占全縣年出籠量的60%。
芷江野生甜茶:芷江野生甜茶,《多穗柯》芷江甜茶高甜、低熱、不含糖成份。富含其它植物不能生成的人體急需補充的活性成份二氫查耳酮根皮苷、三葉苷及3一羥基根皮苷。成份具有三降三抗<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腫瘤、抗衰老>疏通軟化心腦血管的作用,尤其對咽炎患者有輔助功能。
芷江白蠟:芷江白蠟即蟲白蠟,國際上稱中國蠟,在工業、軍事、航空上有極其廣泛的用途。芷江歷來就有「白蠟之鄉」的美稱。每年的八月,白蠟林豐產的時候,遠遠望去猶如皚皚白雪,「侗鄉八月雪」的美譽由此而來。芷江的自然氣候、地理條件,均宜白蠟生產,早在明萬曆年間,就有「年產白蠟幾百擔」的記載。
明山筍乾:芷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春之藍筍業開發有限
公司創立於2014年1月,其前身為芷江明山雷竹筍技術開發中心。公司占地1.2公頃,建築面積5700平方米,固定資產2000萬元。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堅持走產、學、研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集基地種植、新品研發、成果轉化、鮮筍加工、儲運銷售於一體。
高山葡萄:近些年來,芷江根據自己的地理條件大力發展高山葡萄,在大樹坳、楊公廟、木葉溪等鄉高山葡萄已形成一定規模,全縣栽培面積達8000餘畝。其中大樹坳鄉達到3000畝,年產量125萬公斤,已初步走向高山葡萄產業化。芷江高山葡萄原產於芷江本地高山地區,經過近幾年的精心培育,品種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斷得到優化。
綠殼雞蛋:芷江綠殼蛋雞是從當地烏骨雞中選擇產綠殼雞蛋的品系,經純繁選育而成,因綠殼蛋是我地放養的地方品種所產,營養價值高,是高檔土雞蛋的象徵和代表,市場潛力巨大。綠殼蛋雞的生產,多年來經縣、鄉政府的引導,畜牧部門指導,現已逐漸形成一個特色產業。2013年全縣綠殼蛋雞飼養量達5萬羽,年產綠殼雞蛋600餘萬枚。綠殼蛋雞養殖主要分布在大洪山、岩橋、新店坪、五郎溪、土橋、羅舊、楊公廟、木葉溪、芷江鎮等10多個鄉鎮。[9]
風景名勝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舊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舊址為國家AAAA級景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舊址
華夏大地唯一紀念抗戰勝利標誌性建築,中國凱旋門——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21日至23日,侵華日軍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在湖南芷江向中國政府袒服乞降。芷江受降辦理了128萬侵華日軍投降具體事宜。為紀念芷江受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國民政府於1945年8月在中國戰區總受降地--芷江修建抗日勝利受降紀念坊。芷江受降紀念坊是華夏大地上唯一一處紀念抗戰和二戰勝利的標誌性建築物,以"中國凱旋門"著稱於世,為全球八座凱旋門之一。坊上鐫刻有蔣中正、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于右任、孫科、王東原、居正、王雲五等國民政府軍政要員的題詞、題聯共12幅,以及"芷江受降紀念坊記"223字銘文。
龍津風雨橋
龍津風雨橋為古沅州外八景之一,是世界上最長的侗鄉風雨橋。
2000年12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授予該橋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自明代萬曆十九年(1591年),由名僧寬雲帶頭捐建後,幾經圯毀,多次修復,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賈遊客往來雲集最繁華的地方,史稱"三楚西南第一橋"。1999年初,龍津橋再次動工重修,1999年11月7日竣工。重新修復的龍津風雨橋全長146.7米,寬12.2米,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風雨橋。
明山
明山位於縣城北面10公里處,主峰海拔1008.2米。前臨五士坡,後倚西晃山。從脈蜿蜒曲折,峰起巒回,委蛇層迭。登上山頂,全城風光盡收眼底;放眼望去,翠色層疊,有若螺堆黛染,峰峰相對,嶺嶺相銜,族擁主峰,令人心曠神怡。明清時期,多有文人登峰遊覽,吟詩填詞,稱明山為沅州八景之一,稱為「明山迭翠」。有蓮花閹、遇仙橋、二天門等景點。山頂建有真武殿,每逢農曆三月三日,周邊各地上山觀光朝拜人數達數萬人,蔚為壯觀。
天后宮
天后宮。為我國內陸地區最大的一座媽祖廟,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瀟湘百景」之一。
地處潕水西岸、與縣城隔河相望的天后宮是內陸最大的媽祖廟,建於清朝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占地3700多平方米,宮中有戲台、正殿、觀音堂,左為財神殿,右為武聖殿和五通神殿,全部建築結構完整。
三道坑景區
三道坑原始次森林景區位於芷江縣五郎溪鄉境內,距縣城46公里,規劃總面積11.8平方公里,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90%,地勢險峻,山巒疊嶂,有三道坑百米高瀑布、飛龍瀑布、虎嘯瀑布、橫生橋、情人岩、夫妻樹、萬縷根等幾十處景觀和許多珍貴樹種及眾多的野生動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