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苦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苦辛,讀音為kǔ xīn,漢語詞語,意思是辛苦,勞苦艱辛;草名。

出處

《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

後漢書·孔奮傳》:「奮力行清絜,為眾人所笑,或以為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

《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唐·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人悶還心悶,苦辛長苦辛。愁來飲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陽春。

唐·戎昱《塞下曲》:塞北無草木,烏鳶巢殭屍。泱渀沙漠空,終日胡風吹。戰卒多苦辛,苦辛無四時。

唐·鄭谷《賀進士駱用錫登第》:苦辛垂二紀,擢第卻沾裳。春榜到春晚,一家榮一鄉。

元·羅志仁《絕句》:「囓雪蘇郎受苦辛,庾公老作北朝臣。」

清·顧炎武《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詩:「出營甘旨入奉母,崎嶇州里良苦辛。」

葉聖陶《未厭集·苦辛》:「男的捨不得女的再擔負母親的苦辛,所以情願把新生的孩子送掉。」

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九十里,曰陽華之山,其陽多金玉,其陰多青雄黃,其草多藷藇,多苦辛。」一本作「苦莘」。

解釋

1.猶辛苦。勞苦艱辛。2.草名[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