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英華殿,位於紫禁城內廷外西路西北,是明朝、清朝皇太后、太妃、太嬪禮佛之地。
歷史由來
始建於明朝,初名隆禧殿,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更名英華殿。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
明朝時,每年萬壽節、元旦在英華殿舉辦佛事,事畢之日有人扮成韋馱,抱杵向北而立,其他僧眾奏各種樂器,贊唱佛經,並且在當晚設五方佛會。每年夏曆四月初八「浴佛日」,在英華殿供糕點「大不落夾」200對,「小不落夾」300對,供畢分賜百官。明朝慈聖皇太后薨,萬曆帝上尊號「九蓮菩薩」,奉御容於英華殿內。
清朝皇太后、皇后均以英華殿為禮佛之所。每逢祀神日,在案下設小桌,供奉「完立媽媽」(滿族薩滿教神之一)。平時每月供奉乳餅、水果,設太監專司香燭、掃灑、坐更等等事宜。咸豐二年(1852年),咸豐帝親詣英華殿拈香禮拜。
根據2008年的報道,自2009年起,故宮博物院將陸續啟動英華殿、慈寧宮花園建築群、東華門城樓、靈沼軒等修繕工程,預計2009年的修繕經費將達7000萬元人民幣。[1]
從2004年至2010年,故宮博物院對全院的文物藏品進行清理核查。在英華殿的清理中,宮廷部相繼收回了若干溥儀時期的柜子、餐桌、椅子等家具資料。2011年3月中旬,故宮博物院行政服務中心配合英華殿區域的維修工程,對堆滿纖維板、玻璃板等雜物的庫房進行清理,發現有裝着絲織品的大箱子。行政服務中心隨即通知故宮博物院宮廷部,請織繡組前往鑑定。織繡組辨認發現這是清代「紅色灑金方孔紗」,用途有待考察,其面幅較大,屬於珍稀的絲織品種。[2]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西河沿宮牆(外西路英華殿到慈寧宮花園西宮牆)牆皮脫落,露出一些磚砌券洞,其內已被堵填;東筒子兩側宮牆也可見三五成組的券洞痕跡,其內也已被堵填。這些已被堵實填平的劵洞在清朝稱「堆撥」,相當於巡邏小分隊的哨所。1990年代初,維修西河沿宮牆時,其券洞按原砌法補砌並重新填堵外,還在該段宮牆整體抹灰刷漿時保留了券洞痕跡。東筒子東西牆上的堆撥也在維修時同樣進行了復原保留:西牆蒼震門南有12券,北有8券;東牆履順門和蹈和門之間40多米原有9券,蹈和門北40米內也有9券。這些券洞被揭出時,裡面有的還有文字、圖畫,或者殘留有裱糊過的痕跡。
建築
英華殿整個院落南北長80米,東西寬約60米 ,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左右。整個院落分成南、北兩進院。
- 山門:南院中部辟有山門,山門後面為一個較寬敞的庭院。山門前有一廣場,廣場東西兩端開門,西門通往英華殿西跨院,東門通往英華殿院落東側的西筒子路。
- 英華門:為第二進院門,英華門正北即英華殿。
- 碑亭:英華門、英華殿之間的甬路正中有一座碑亭。碑亭內的石碑上刻有乾隆帝御製英華殿菩提樹歌、菩提樹詩。
- 英華殿:英華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該殿明間開門,安有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四扇,次間、梢間是檻窗,安有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各四扇。英華殿內設有七座佛龕,供奉西番佛像。英華殿前有月台,月台上陳設香爐1座。台前有高台甬路和英華門連接。甬路兩側各種植1株菩提樹,是明朝萬曆帝的生母慈聖皇太后親手種植。英華殿左右各有耳殿三間,黃琉璃瓦硬山頂,都在明間開門,安有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四扇,次間是檻窗,安有雙交四椀菱花槅扇窗各四扇。
- 西北門:英華殿後的宮牆西北隅辟有一門,北出此門可到神武門內西橫街。
- 東、西跨院:英華殿院落的東、西兩側原來各有一座跨院。東跨院及內諸旗房在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被拆除,改建為西筒子路北段。西跨院存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