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莫德納、AZ「第二劑」副作用大不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莫德納、AZ「第二劑」副作用大不同?

疫苗到貨量陸續增加,接種對象逐步開放,雖然疫苗覆蓋率未達標、群體免疫還不夠,不可否認的是,已經有不少人陸續完成AZ莫德納第二劑疫苗施打,或者已經預約登記、將要施打。

指揮中心呼籲,依國外臨床試驗及上市後監測資料顯示,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後,不良反應發生機率及嚴重度較第一劑高,民眾於完成接種後,建議於接種處或附近至少留觀15分鐘,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建議留觀至少30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接種mRNA 疫苗後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1]

「第二劑」疫苗攸關完整保護力

「第二劑」疫苗攸關完整保護力,而且接種後症狀也有差,大家都很關心,莫德納、AZ第二劑的副作用,有什麼不同?

以AZ來說,有人形容打完AZ第一劑像被卡車撞過去;而莫德納則是第一劑無感,打完第二劑像被火車輾、被棒球棒狂揍、被閃電打到,結果「打AZ是先苦後甘,打莫德納是先甘後苦」這句話瘋狂流傳中。真相到底如何?[2]

莫德納、AZ疫苗「第二劑」接種後副作用、症狀比一比

根據台大醫院設立的COVID-19疫苗專區,7月27日更新的最新資料顯示,出現較明顯不良反應的時間點是「AZ第一劑」、還有「莫德納、BNT的第二劑」。詳細數據指出:

一張圖讓你明白症狀差在哪

【AZ】

AZ疫苗第一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58%)、疲倦(52%)、肌肉痛(48%)與頭痛(37%);發燒約有26.9%,其中18至49歲約32.7%、50至64歲約13.8%、65歲以上約4.6%,並且不超過2天。

不過,AZ疫苗「第二劑」接種後,常見不良反應低於第一劑,主要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45%)、疲倦(25%);發燒約佔2.9%。

【莫德納(Moderna)】

至於莫德納疫苗第一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疼痛(18至49歲約81%、50至64歲約62%、65歲以上39%)、疲倦(35%)、肌肉痛(28%)、頭痛(18%);發燒(3.1%)通常不超過2天。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莫德納「第二劑」接種後,三日內常見不良反應高於第一劑!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18-49歲約90%、50-64歲約78%、65歲以上58%)、發燒也有36.6%,其中18至49歲約37.4%、50至64歲約26.4%、65歲以上14%;還有像是18至49歲接種後疲倦(>57%)、注射部位腫脹(>52%)、肌肉痛(>43%)、頭痛(>37%)、發冷(>22%)。這些症狀通常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並於數天內消失。

數據歸數據,實際狀況是另一回事,不同的疫苗打在每個人身上,效果和副作用仍因人而異,畢竟不適狀況還要視個人體質程度不一。有任何疑問,最好還是諮詢醫師意見,進一步評估會更理想。

疫苗接種後死亡,最新統計數字出爐

以目前來說,第一劑施打數已超過727萬,第二劑施打數則約31萬左右。根據衛福部疾管署最新的統計數字,COVID-19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截至目前共累計527例 ,分別為248女、279男,其中455例接種AZ疫苗,有72例為接種莫德納疫苗。

至於個案死亡原因是否與疫苗有關,仍要由專家會議審定,將由「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審議認定確切死因。

為什麼大家會說「AZ先苦後甘、莫德納先甘後苦」?

施打 AZ 和莫德納第二劑的副作用,對比第一劑,有人覺得「AZ 是先苦後甘、莫德納是先甘後苦」。[3]

莫德納和AZ疫苗使用不一樣的技術,兩者疫苗種類不同,所以第一劑、第二劑副作用輕重程度也有差別。

家醫科醫師林嘉俊說明,AZ疫苗是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原理是把一段製造病毒表面棘狀蛋白的DNA,放入無毒性的腺病毒中,最後將其遞送至人體細胞,誘發人體免疫反應,產生保護力對抗病毒入侵。

莫德納疫苗則是mRNA疫苗,和使用腺病毒載體的AZ不同,是將能製造新冠病毒表面棘狀蛋白的mRNA送至人體細胞,並製造棘狀蛋白,藉此驅動免疫系統攻擊與記憶此類病毒蛋白,產生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看起來有點複雜,其實最簡單來講,只是因為兩種疫苗的原理不同,有順序上的差別,副作用發生的時間不同,因此才會有「AZ先苦後甘、莫德納先甘後苦」的說法。

張南驥:建議第二劑疫苗之劑量應減量

不少人施打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後,出現劇烈副作用,甚至第二劑莫德納疫苗被稱作是「大魔王」,張南驥解釋,「從免疫學的角度,施打第一劑是讓身體免疫系統可以認識,建議第二劑劑量少一點,反應就不會那麼強烈。」這是因為免疫反應是記憶性的,所以第二、三劑都不需要那麼大的劑量。

如果是接種2天內發燒且未持續超過2天,原則上無須採檢

以疫苗常見副作用而言,發燒確實看起來很正常,不過有沒有可能是染疫症狀?畢竟疫苗還來不及發揮保護力,大家還是會擔心。

對此,台大醫院COVID19專區有回答,根據指揮中心的建議,如果是接種2天內發燒且未持續超過2天,原則上無須採檢,於「退燒24小時後」可正常上班;但是,如果有較高暴露風險者,比如正在收治確診個案的醫護、14 天內曾照顧或接觸確診、或經評估有採檢需要者,仍要依照SOP通報採檢。

視頻

COVID-19/免疫權威張南驥教授解密!新冠疫苗原理不同、接種順序也不同!該如何混打、第三劑可行性有多高?|Heho專家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