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大柏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菩薩蠻•大柏地》創作於1933年夏。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縣城北30公里。1929年1月,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紅軍從井岡山出發,2月10日,同追來的國民黨軍
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戰鬥),大獲全勝。1933年夏天,毛澤東重新經過大柏地,觸景生情,寫了這首詞。
這首詞以歡快的筆調,描繪了一幅色彩斑讕的大柏地雨後的壯麗景色。全詞情景交融,抒發了作者的革命豪情,表達了革命者對戰爭、對美的看法。 首次發表在1957年《詩刊》1月號上,後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毛主席詩詞》和1986年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選》。
作品原文
《菩薩蠻•大柏地》
毛澤東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áo)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譯文
釋文一
空中有赤橙黃綠青藍紫,
而誰又在手持這彩虹臨空舞蹈?
黃昏雨之後又見夕陽,
延綿的群山正漸次變得蔥蘢。
想當年在此激戰,
昔日的彈洞仍留在村莊的壁頭。
就讓它來點綴面前的江山吧,
如今看上去卻更加鮮艷。
釋文二
天上掛着一條七色的彩虹,
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絲綢在翩翩起舞。
陣雨之後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陽,
蒼翠的群山又時隱時現。
當年這裡曾經進行了一次非常激烈的戰鬥,
子彈穿透了前面村子的牆壁。
那前村牆壁上留下的累累彈痕,
把這裡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麗。 [1]
創作背景
1929年,毛澤東和朱德、陳毅等率紅軍主力三千六百餘人在這一年的早春離開了井岡山,向贛南進擊。由於敵軍重兵圍追,又由於來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紅四軍沿途五戰皆告失利。在這一年的陰曆的除夕之夜,紅四軍剛到瑞金,國民黨江西軍便尾隨而至。毛澤東見敵單薄,即決定再次迎敵。戰機已經抵達,好運即將降臨。紅軍沉着調兵,在瑞金以北約30公里處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陣。自第二日下午3時一直激戰到次日正午,終於擊潰敵軍,取得這次轉戰以來首次重大勝利。而勝利之地就是大柏地。
1933年夏,毛澤東又置身於大柏地,這一次他的心情也不太好,因1932年10月中共蘇區中央局寧都會議後,毛澤東受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排斥,被免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的職務,改去地方上主持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工作,這年夏天(即1933 年)他因從事調研工作,領導中央蘇區的查田運動才重返大柏地, 面對昔日金戈鐵馬的戰場,他感慨萬千地撫今追昔,一口氣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摺疊 詞的上闋,詩人主要寫大柏地雨過天晴、鮮麗如畫的景色,寓情於景物之中。美妙的想象,引人無限的遐想。下闕聯想回憶當年大柏地的激烈戰鬥,由過去寫到現實,由敘述轉到抒情。全詞語句跌宕優美,氣勢高遠,意境深邃。通過對大柏地夏天傍晚雨後晴空的山川風景才描繪,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胸襟。讀者即在洋溢着革命樂觀主義氣氛中受到薰陶,又在革命史詩中受到革命人生觀教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