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菲德勒的動態領導過程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菲德勒的動態領導過程理論是個專用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弗雷德·菲德勒(Fred E. Fiedler),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和管理專家。於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為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心理學與管理學教授。他從1951年起由管理心理學和實證環境分析兩方面研究領導學,提出了「權變領導理論」,開創了西方領導學理論的一個新階段,使以往盛行的領導形態學理論研究轉向了領導動態學研究的新軌道,對以後的管理思想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的主要著作和論文包括《一種領導效能理論》(1967),《讓工作適應管理者》(1965)《權變模型——領導效用的新方向》(1974),以及《領導遊戲:人與環境的匹配》等。

領導過程動態學的產生

菲德勒指出,在組織理論中,領導行為與組織績效之間的關係問題一直是社會科學家們關心的事。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人們研究的重點是領導者的個性特徵與他所管轄的組織或群體的績效之間的關聯。這一研究強調了領導的個人魅力的作用。在整個50年代,人們開始把研究的興趣轉向領導行為類型方面。一些人認為領導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體諒,這對領導與群體的相互作用將產生影響。但另一些人則重視群體的方面。因為同一種領導行為對一個訓練有素的群體來說有績效,而對另一個沒有得到訓練的群體來說則績效不大,甚至沒有績效。但是,在對訓練進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以後,不少人發現,實施訓練既可以增強領導,也可以損害領導,就是說訓練與領導之間並不存在正相關關係。這又促使相當多的人去關心領導的能力問題,如領導的控制能力、變革能力等等。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一些組織理論家們開始認識到領導存在於與組織環境的相互作用之中,即領導實質上是領導者與組織的相互作用,領導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菲德勒進一步將權變控制模型擴大到領導的動態過程之中,從而創立了領導過程動態學。

領導過程動態學理論認為,權變控制的變化主要是由兩方面因素導致的:一方面是組織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是領導對組織環境變化的適應。在組織管理過程中,領導人可能會分配到不同的任務,權力會有大有小,下屬可能順從或不順從,上級的支持程度有高有低。在這種情況下,領導的有效性取決於領導方式與領導對情境控制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用一個坐標系來表示。以橫軸表示情境有利於領導人實行控制的程度,以縱軸表示領導績效;實線表示以關係為動因的(高LPC)領導人的績效,虛線表示以任務為動因的(低LPC)領導人的績效。

影響領導績效的因素

在動態領導過程中,有三個因素對領導績效會產生影響。

一是經驗。對於一個組織的領導人來說,影響其控制能力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形成的經驗。在從事一項新的工作的最初幾天和最初的幾個月中,每個領導幾乎都會感到對出現的許多問題不知所措或無從下手。只有經過一段時期以後,這種失控的狀態和需要幫助的感覺才會慢慢消失。這時,他會逐漸增強自信心,並對發生的問題調查了解,掌握詳細情況和第一手的資料。對於簡單的工作來說,控制方面發生的情感變化最多不會超過幾天,但對於複雜的工作來說,這種控制方面的情感變化可能會持續數年。當然,對於有些領導來說,他可能對所從事的領導工作永遠也不會有能夠控制的感覺。經驗對組織領導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首先,它可以使領導者了解工作常規,懂得什麼地方有事要辦,如何去辦,辦事有什麼標準,也就是說,經驗可以改變領導工作的結構性。其次,經驗還可以改善領導與成員的關係,領導對下屬更熟悉,與成員相處更為親密真誠,從而對處理群體問題更有把握。第三,經驗也會使組織領導者對上級有更為清楚的了解,懂得上級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懂得更多的正式的與非正式的規則,懂得自己的職位有多大的權力以及如何來運用這些權力。

組織領導自身不斷增加的經驗會使他加強對領導情境的控制。因此,對於無經驗從而對情境處於低控制狀態的領導,其工作必然是以任務為動因的。此時他的工作將會有較好的績效。一旦經驗增加使領導對情境的控制增強到中等程度,其領導績效會逐漸降低。而在同樣條件下,以關係為動因的領導,其領導績效開始時可能較差,但當他的經驗增加時,領導績效將會變得越來越好。如果一個領導者開始時對情境的控制就達到中等程度,那麼,如果他是以關係為動因的話,其最初的工作績效會較好,而當他們的經驗增加並對領導情境的控制達到較高程度時,其領導績效反而會下降。相反,以任務為動因的領導者其領導績效將提高。下圖為高LPC領導人和低LPC領導人五個月後經驗增加時領導績效方面的變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