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大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藍田大杏 |
藍田大杏,陝西省藍田縣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藍田縣地處秦嶺北麓,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地帶,具有溫暖、雨量適中、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生產潛力大的特點。境內由於半封閉的盆地地形和山地的影響,氣候的地域類型豐富多樣,對形成較高的作物產量和良好的品質是極為有利。藍田大杏果實圓形,果皮金黃色,果肉橘黃色,個大均勻,果肉纖維少,漿質多,果味甜香可口,果核近圓形,離核,仁味甜。獲陝西省無公害產地認定、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基本內容
中文名:藍田大杏
品質特點:甜香可口,離核,仁味甜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080號
主要產區:陝西省藍田縣
地理標誌: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日期:2008年8月31日
品質榮譽
藍田是大杏的優生區,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3.8萬畝,掛果面積達2.3萬畝,藍田大杏[1]年產大杏2.3萬噸。主要分布在華胥鎮、泄湖鎮、三里鎮、金山、安村、前衛、玉山、小寨等鄉鎮,主要品種有藍田大銀杏、金太陽、金剛拳、凱特、菜子黃、麥梢黃等。藍田大銀杏因當地海拔差別於6月初至6月20日成熟上市,果實圓形,果皮金黃色,果肉橘黃色,個大均勻,平均單果重100克,果肉纖維少,漿質多,可溶性固形物12.3%,總糖9.3%,可滴定酸1.5%,果味甜香可口,果核近圓形,離核,仁味甜。1992年5月「全國杏李資源與利用學術交流會」在藍田召開,百名與會專家對藍田大銀杏的外形、口感、營養及健腦益智的藥療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2006年獲陝西省無公害產地認定,2007年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08年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並註冊了「媧氏」商標。1992年第四屆全國杏李學術研討會在藍田召開,與會專家對藍田大杏生產給予了充分肯定,大銀杏品種受到高度評價。產品遠銷海口、南寧、深圳等地,市場十分俏銷。
相關傳說
相傳在伏羲、女媧創世之時,因吃了其母阿氏親手所植大杏樹的百年之果後,靈氣頓生,方得河圖洛書,畫八卦、創文字、鍊石補天,建立了華夏遠古文明之基。
地理標誌
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藍田縣華胥鎮媧氏杏果專業協會申請對「藍田大杏」農產品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序和條件,農業部決定於2008年8月31日准予登記。
保護範圍
陝西省藍田縣的華胥鎮、洩湖、三里鎮、安村、前衛、孟村、金山、三官廟、厚鎮九個鄉鎮。以華胥鎮為主,海拔高度在603.0-763.6米,地處東經109°11′25.93″-109°26′34.17″,北緯34°14′03″-34°16′0.58″。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
國家標準:AGI2008-07-00056。
藍田大杏 藍田大杏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080號[1]
參考文獻
- ↑ 地理標誌產品之「藍田大杏」搜狐網,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