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袖短鯛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藍袖短鯛屬紋首麗魚屬(Genus Taeniacara),為該屬中唯一的品種,最容易辨識的特徵為體態非常細長,矛狀尾部占身體很大的比例,腹鰭修長,體表大部分為水藍色金屬光澤,喜歡於清澈的水區中生活,和其他短鯛比較起來藍袖體格明顯瘦小,但也有不少玩家因為它迷你的體型和可愛的個性而愛不釋手。[1]

外形特徵

藍袖短鯛的體表斑紋纖細精緻,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短鯛魚種。它們的身體要比短調魚種顯得修長。成年公魚能長到大約2.75英寸(7厘米)長,而母魚則在29英寸(5厘米)以下。公魚有一個大大的鏟形尾.尾巴的中間部分呈尖狀延伸.腹鰭細長飄逸.從眼的前部開始有一條直延伸到尾巴的亮黑條紋。其尾鰭,臀鰭和腹鰭呈藍色、黃色紅色或棕色色調,可以確定這種魚真的是非常漂亮,母魚雖然沒有長長的魚鰭.顏色不那麼豐富艷麗,但仍不失為一種具有吸引力的魚。[2]

藍袖短鯛成年雄魚最大體長約7厘米左右,修長的身姿宛如柳葉刀一般纖細,其相對低矮背鰭在誇示時呈陡崖前傾狀並且稜角分明,依據個體的不同在背鰭上反映出藍色或者紅色的色染。雄魚尾鰭呈矛尖狀延伸拉尖,鑲嵌以紅色、黃色及藍色組成的水紋狀或星點狀的紋路,此類矛尖狀的尾鰭特徵只會偶爾發現於雌魚身上,而且遠不如雄魚那樣延伸拔長,而臀鰭也同樣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拉伸延長,同樣密布類似的水紋狀或星點狀斑紋。胸鰭則均顯無色透明。藍袖短鯛體側覆蓋側線的橫向條紋幾乎覆蓋了側體高度的一半,並且在側紋邊緣呈現微弱的鋦齒狀。該側紋起始於魚體上唇部位,結束於尾柄部位。在側紋以下偶爾會出現一排點狀組成的橫想水平紋路。向前一直延長到腹鰭基部,至後則結束於臀鰭基部。藍袖短鯛臉頰上不存在任何斑紋,但會於眼眶附近包括鰓蓋上出現藍綠色的強烈金屬光澤。

在成年狀態下,雄魚體形明顯要大於其雌魚配偶,雌魚的尾鰭多呈圓形且透無色,偶爾會出現微弱的雄魚尾鰭斑紋特徵,腹鰭較短,偶爾帶有紅色或黑色鑲邊,或者呈無色透明狀。相對於其具有豐富顏色表現的雄性伴侶,雌魚的顏色表現則非常平淡,但在發情繁殖期,雌魚體色會轉變為蛋黃色,且下腹部的輸卵管突出,此為即將產卵繁殖的前兆信號。

藍袖短鯛自1935年被Mr.Myers發現,距今已經有將近60多年。毫無疑問,這是一種美麗而高貴的短鯛,但又十分敏感而嬌柔。[3]

藍袖短鯛的雄魚體長大約在6cm左右,其中尾鰭就已經占據了整個體長的1/4。它們的魚體十分纖細,體長與體寬是5:1的比例;它們的眼睛出奇的大,甚至比口鼻部份都要大;尾部中間延伸拖長變成美麗的桃尾。雄魚的體側有一道黑線自眼鼻部一直延伸到尾部,但會隨着身體狀態、情緒以及水質變化而完全消退。藍袖短鯛的體色呈褐色,但腹部卻呈現蒼白色,頭部下半部份及鰓蓋覆有一層金屬色的藍光,上嘴唇呈現淡綠色,背鰭隱約會散發出藍光,邊緣部份則有一道紅線,尾鰭的下半部份也呈現藍色,中間區域有一小塊狹小的桔黃色區域,尾鰭上半部則是紅褐色的底色,上面夾雜着藍色的斑點。但是,如果沒有賦予藍袖短鯛適合生存的水質環境,藍袖短鯛會顯得瘦小,又沒有色彩,就象是一條普通的雌魚。

棲息環境

水族業通常會認為藍袖短鯛為黑水區魚種,這也許是因為其集中在瑪瑙斯(Manaus)及尼格羅河(Rio Negro)河下游的流域型個體眾多的原因。但羅默(Romer)教授對此發表了相反的論點——雖然羅默也曾在尼格羅河中下游及普雷托河(Rio Preto)採集到藍袖短鯛,但具體的採集地點均為支流中的清水水系,羅默認為藍袖短鯛並不會來自真正的黑水河區域的群落生境,並且有報道稱藍袖短鯛也被發現在亞馬遜河沿岸的白水水系區域。

綜上所述,藍袖短鯛會排斥生活在極度酸軟的黑水環境中,應該是一個定論的事實。藍袖短鯛通常生活在鄰近岸邊小而淺的生態群落中,水質極軟,儘管其PH值範圍因分布區域的不同而略存變化,但總體依然顯示為酸性環境,且經測試硝酸鹽含量近乎為零。原生地河流底床為大量植被及樹根所覆蓋,主要構成部分依然為枯萎的落葉,這些採集自尼格羅河流域的信息無法證實藍袖短鯛生存於黑水水系環境,相反,在清水系水系以及聖塔倫市附近泥濘的白水水系中依然能夠發現大量的藍袖短鯛。

生活習性

藍袖短鯛的人工飼養是簡單易行的,水槽長度尺寸適宜設定在80厘米左右,布置以形成高低錯層的白色細砂或其他中性砂質,配合以水生植物及少許岩石群落,就足夠構成藍袖短鯛樂於接受的模仿原生地環境。一般來說,藍袖短鯛會因此變得非常馴服,從而展示出其獨具特徵的一面以及雄魚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時針揮動」行為(註:藍袖短鯛會出現圍繞眼軸為中心的慣例性垂直擺動的怪癖行為,具體體現在處於領土範圍內亢奮狀態下的雄魚身上)。

起初,藍袖短鯛被認為在人工環境下壽命較短,通常一年齡的藍袖短鯛即會進入老化甚至自然死亡,老年的藍袖體色會減弱,行動變得遲緩且「懶惰」,失去往日的索食熱情,隱蔽在沉木等隱蔽處長期蟄伏不出,直至死亡。但羅默通過飼養實驗得出結論:在正確的飼養條件下,四年齡的藍袖短鯛依然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甚至繁殖生理行為。儘管藍袖短鯛能夠容忍廣泛多樣的水質條件及溫度,但提供以弱酸性軟水的飼養環境是延長其壽命的要素之一。羅默所提供的水質數據如下可供參考:總硬度(GH)小於2d,導電度(TDS)50-100us/cm,PH值約6.5。林克(Linke)及斯特伊克(Staeck)在1995年的實驗中,採用PH值5以下的水飼養藍袖短鯛,已經得出了相關實驗結論:保持在極酸水質下繁殖飼養,藍袖短鯛的壽命會嚴重縮短。

同時,羅默(Romer)也通過實驗證明藍袖短鯛對於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非常敏感,其中包括各類腐敗物及有機酸。伊帆也在自身的飼養經驗中發現,藍袖短鯛在欖仁葉腐敗的水質環境中,會出現莫名的死亡,並伴隨迴光返照一般的異常鮮艷色彩,同時消化系統會出現紊亂狀態,導致腹部腫大症狀。

因此,建議在藍袖短鯛的飼養用水中,不需加入營造水色及降酸所用的欖仁葉,一是藍袖短鯛不需要營造出黑水環境來模仿其原生水質、二是欖仁葉在腐爛期間產生大量有機酸對藍袖短鯛來說是危險的刺激。同時,藍袖短鯛在飼養過程中需略微注意投食量,過度的投食首先容易造成殘餌腐敗水質產生阿摩尼亞及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其次也容易造成藍袖短鯛體形肥胖,失去其纖細修長的體形特色。此兩點建議僅為個人感懷,只供同好參考,不足為定論。

無論以成對飼養的方式還是以少雄多雌的群體飼育方式進行人工飼養,都屬於合理選擇。不過推薦採用少雄多雌的群體飼育方式通常以四至六條藍袖短鯛成魚為一組。群體飼育方式儘管成魚眾多,但亦不需過度擔心繁殖成果會被群起而分之的慘狀發生,因為雌雄親魚均為視護衛幼仔為己任而加以保護。同時,群體養殖的方式會削弱雄魚之間的強勢觀念,減少雄魚所獨有的侵略性。同時,藍袖短鯛亦適合與其他小型南美魚類進行混養,例如小型老鼠魚(Cory-doras屬或Aspidoras屬)或體形纖細的小型脂鯉科燈魚(Characins),如紅綠燈(Neon Tetra)、寶蓮燈(Paracheirodon axelrodi)或紅鼻剪刀(Petitella georgiae)。藍袖短鯛對於水質的突變的承受能力相對薄弱,因此「過水」必須慎重且特別小心,必須做到新舊水的水質儘可能保持不變,並在緩慢的前提下進行有規律的局部換水。

種群分布

藍袖短鯛棲息在南美的尼格羅河的中、下游水域和亞馬遜河中部水域,布蘭可河上游。[4]

實際上,藍袖短鯛的分布應該可以用廣泛來形容,其中亞馬遜河流域中游的泰菲河(Rio Tefe)和塔巴赫斯河(Rio Tapajos)之間的水域,其中北部地區的普雷托(Rio Preto)和尼格羅河(Rio Negro)與亞馬遜河的兩處交匯點之間的水域更是藍袖短鯛大量集中的原生地,包括尼格羅河(Rio Negro)中下游及聖塔倫市(Santarem)周邊地區。而在林克(Linke)以及斯特伊克(Staeck)的實地考察結論中發現其分布區域進一步擴大,甚至達到了尼格羅河(Rio Negro)上游的支流布蘭科河(Rio Branco)流域。

而我們平時從水族進口商那裡所了解到的某些流域型的藍袖短鯛,均可作為可參考的原生分布地,例如以紅色表現著名的產自巴西阿蓮卡鎮(Arlenqer)的阿蓮卡藍袖短鯛(Taeniacara candidi 「Arlenqer」)、鄰近阿蓮卡鎮的來自聖塔倫市(Santarem)的聖塔倫藍袖短鯛(Taeniacara candidi 「Santarem」)、最接近亞馬遜河入海口的流域型塔巴赫斯藍袖短鯛(Taeniacara candidi 「Tapajos」)以及稀少且另類的分布於馬蒂拉河(Rio Madeira)的馬蒂拉藍袖短鯛(Taeniacara candidi 「Madeira」)等等。 而我們通常所見的藍袖短鯛則多為產自尼格羅河(Rio Negro)下游的藍袖短鯛,在外形特徵上與亞馬遜河中游的阿蓮卡藍袖短鯛及聖塔倫藍袖短鯛等均無二致,只是受各流域生態環境和食物結構影響出現各種色澤類型而已。

例如,蓮卡藍袖短鯛與聖塔倫藍袖短鯛均以紅色個體占多而著名,故而前者往往被俗稱為「紅袖」,但事實上並不存在「紅袖」這樣的獨立品種,即便是紅色型的藍袖,依然無法脫離T.Candidi的範疇。而近期所發現的巫駝瑪藍袖短鯛(Taenicara candidi 「Uatuma」)為最新發現的又一處藍袖採集點,位於聖塔倫市以南的帕林廷斯(Parintins)附近,其地理結構與泰菲河(Rio Tefe)極為類似,為形狀如口袋狀的內陸河,並連接馬德魯巴湖(Lago Madruba),因此巫駝瑪河(Rio Uatuma)亦被稱為巫駝瑪湖(Lago Uatuma)。在所有的藍袖短鯛流域型中,唯一的例外是產於亞馬遜河南部主要支流馬蒂拉河(Rio Madeira)的馬蒂拉藍袖短鯛,其相對稀少罕見。

該流域型藍袖短鯛在外形特徵上與普及流域的藍袖短鯛存在差異,首先是背鰭相對更加高聳前斜,而且模塊狀的背鰭組成模式更為鮮明。同時,馬蒂拉藍袖的臀鰭相對更加尖銳細長,其末端拉甚至伸成獨立的絲條狀,而且其尾鰭上形成行點狀排列的擴散紋路亦與其他流域型藍袖短鯛的水紋狀尾紋存在顯著差異。馬蒂拉藍袖同樣具有藍色型和紅色型兩種色澤個體表現。在所有的流域型藍袖短鯛個體中,馬蒂拉藍袖是被認為最具有特色並且以形態取勝的另類個體,並因其稀少的入口數字,而成為藍袖短鯛流域型中最令人神往的極品個體。

繁殖方式

藍袖短鯛對於水體中的碳酸鹽硬度(KH)尤其敏感,將KH值控制在2以下從嚴謹的角度來說是必須的。雖然洛霍恩多夫(Lohndorf)認為即使在中性的硬水中依然可以讓藍袖短鯛完成繁殖,但這樣的繁殖條件遠不如在弱酸性軟水繁殖環境中那樣多產。雄魚會首先通過身體擺動的方式圍繞雌魚進行求愛,雌魚在發情後身體顏色轉變為黃色,在接受到雄魚的求愛信號後,二者會雙雙隱入沉木縫隙或枯葉下層進行交配繁殖,首先雌魚會以翻轉身體的方式將白色的魚卵產在附着物底部,雄魚繼爾進入受精,交配的時間通常會在光線昏暗的夜間或者凌晨進行,產卵數量通常在100粒左右。

產卵後雌魚會逐出雄魚,獨自留下看管魚卵,並驅逐任何靠近的生物。魚卵可在36-72小時之後孵化,通常在孵化後十天幼魚才可自由遊動覓食,這個過程中如果將水溫穩定地控制在26-29度,則可加速幼魚的出遊時間,如此前提下,通常六至七天幼魚即可展開自由遊動。其間,雌魚會將尚且不會遊動的幼魚逐一轉移至產卵場所的上方水流通暢處。

在幼魚開始遊動的頭幾天裡,它們僅由雌魚單獨引導照顧,經過一至二周,雄魚才會被允許接近幼魚,並在雌魚再度發情繁殖前協助照顧幼魚,三月齡且體長超過兩厘米的年輕雄性幼魚則會被驅除出雄魚的領土範圍。這裡需要提及一個涉及溫度與孵化成果之間的實驗結論,在29度的繁殖水溫和23度的繁殖水溫下進行兩組數據收集發現,在29度的繁殖水溫中所孵化的藍袖短鯛幼魚及魚卵體形相對更小,因此,這樣的幼魚若以大型的豐年蝦無節幼蟲(Artemia nauplii)作為開口食糧則顯得個體過小而無法進食,故爾必須採用剛剛孵化的豐年蝦無節幼蟲或醋蟲(Turbatrix)進行投餵。除了豐年蝦無節幼蟲之外,營養豐富的人造仔魚飼料或市售脫殼豐年蝦卵亦易受幼魚所接受,只是一次投餵量切勿過多,以免污染水質。

藍袖短鯛魚的繁殖方式並不難,若方法恰當,飼養起來就會非常簡單,繁殖時期,魚缸的溫度約為26至28度,而水質的pH值要稍微偏酸點,雄性魚會用身體擺動的方式來求愛,而雌魚在發情後,其身體的顏色會轉變為黃色,雙方一旦受到了發情求愛的信號,它們則會非常默契的潛入水底進行交配,着實是一種聰明的魚種! [5]

視頻

20160508_短鯛藍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