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虞姬墓位於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城東虞姬文化園內,墓側曾建有虞姬廟,廟內塑有項羽、虞姬像,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相傳虞姬性情溫柔,知書達禮,深得項羽喜愛。虞姬自刎後,項羽帶着她的屍體,向南馳走,不料漢兵追至,項羽無可奈何地丟下了虞姬的屍體。項羽突圍後,虞姬的屍體被來不及突圍的楚兵移葬於「霸離鋪」東2.5公里處,後來這裡出現的村莊就叫「虞姬村」。這即是虞姬墓的來源。
中文名稱:虞姬墓
外文名稱:the cemetery of yu ji
地理位置:安徽省靈璧縣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08:00--18:00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門票價格:40元
歷史沿革
清代,重修虞姬墓碑。
1980年,靈璧縣領導認為虞姬墓是楚漢戰爭的遺蹟之一,正式確定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史書記載
二千多年前,楚漢相爭的最後決戰,就在靈璧這塊古老的土地上進行的。那位著名的「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項羽,就在這裡發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仰天長吟。跟隨項羽南征北戰的絕代佳人虞姬,面對四面楚歌,兵敗如山倒的絕境,唱出了「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的悲歌,隨後拔劍自刎而死。
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寫道:虞姬容貌美麗,性情溫柔,知書達禮,深得項羽喜愛。公元前202年,項羽率兵突圍,敗在垓下(今靈璧縣沱河北岸),被劉邦率領的漢軍團團圍住。劉邦採用「四面楚歌」置疑兵陣,瓦解楚兵軍心,致使項羽中計,導致全軍覆滅,演出了令人肝腸寸斷的「霸王別姬」悲劇。
相傳,虞姬自刎後,項羽帶着她的屍體,向南馳走,不料漢兵追至,項羽無可奈何地丟下了虞姬的屍體。後來這裡出現的村莊就叫「霸離鋪」意指霸王別姬之處。項羽突圍後,虞姬的屍體被來不及突圍的楚兵移葬於「霸離鋪」東2.5公里處,後來這裡出現的村莊就叫「虞姬村」,兩處自得名以來,至今沿襲不變。
建築布局
到靈璧縣城東、宿泗公路南側,有一片終年常綠的樹林,樹林中沉睡着一座古墓。墓基隆起,碑石林立,靜穆凝重。這就是安徽省重點保護文物——虞姬墓。
虞姬墓歷盡千年,時壞時修。墓側曾建有虞姬廟,廟內塑有項羽、虞姬像,人物造型極為生動。虞姬柳眉杏眼,明眸皓齒;項羽氣宇軒昂,剛強剽悍。塑像四周,詩詞歌賦的石刻林立。在唐宋年間,靈璧作為京師通往東南地區的必經之道,文人墨客往往三五成群到虞姬墓前憑弔攬勝,然後吟詩填詞以發思古之幽情。
園內有陳列室,陳列室採用磚木結構,粉牆小窗,青灰色小瓦,內進雕樑畫棟,結構巧妙。室內陳列着垓下和虞姬墓中出土的文物、有關的史料和詩詞歌賦。在墓園裡零散地擺着一些石雕,或是出於漢代,或是出於唐、宋[1]。鎮墓獸的雕刻風格與霍去病墓前的石獸極為相似,連石碑周圍的磚也是滿布花紋的漢磚!千萬不要忘了看看,陳列館門口的漢代畫像畫,刻工古樸,線條簡練,是不可多見的漢代藝術珍品,陳列館內有一酋石雕,雕刻的是女人體,竟然與歐洲遠古威林道夫女人體雕刻有神似之處!
園內還有一副對聯,頗為傷感: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
虞姬墓就在墓園門一側,不足2米高的土丘,被低矮的石垣環護着。墓前刻有「西楚虞姬之墓」六個大字,墓旁有明代所立虞姬墓碣,撥出專款,依照原樣,重修了墓丘,並用縣內所產大理石,重刻了墓碑和明清碑碣,還將附近閒散土地併入墓區,形成一座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墓園,並將墓園劃分成兩個部分,東部為墓區,西部修建了花圃涼亭,作為遊人休息喝茶的地方。從而使虞姬墓成為一處旅遊景點。
地理位置
虞姬墓位於安徽宿州市靈壁縣城東15華里,虞姬文化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