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螃蟹甲,中藥名。為唇科植物螃蟹甲Phlomis younghusbandii Mukerjee [ P. kawaguchii Murata] 的塊根。螃蟹甲分布於西藏康巴宗。具有疏風清熱,止咳化痰,生肌斂瘡之功效。常用於風熱感冒,咳嗽痰多,瘡瘍久潰不斂。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70cm。主根粗壯,分枝,側根局部膨大成球形塊根,淡黃褐色,直徑1.5-2.5cm。莖直立,四棱形,被星狀短毛。基生葉多數;葉柄長2-5cm;葉片披針狀長圓形或狹長圓形,長5-9cm,寬2-3.5cm,先端鈍或近圓形,基部心形,邊緣具圓齒。莖生葉對生,較基生葉小;葉柄長0.4-1.3cm,葉片卵狀長圓形至長圓形,上面均被星狀糙硬毛及單毛,下面被星狀短絨毛。輪傘花序多花;苞片刺毛狀,被緣毛及星狀柔毛;花萼管狀,長9-10mm,外面密被星狀柔毛及腺柔毛,萼齒5,先端具小刺尖;花冠淡紫紅色,長約1.5cm,唇形,上唇邊緣齒狀,外面被柔毛,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倒心形,先端微凹,側裂片卵圓形;雄蕊4;前對較長,後對花絲印在毛環上,具鈎狀附屬物;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單一,柱頭不等的2裂。小堅果卵狀三棱形,先端被顆粒狀毛。花期7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300-4600m的乾燥山坡、灌叢及田野。分布於西藏康巴宗。[1]
相關論述
1、《西藏常用中草藥》:「清熱,鎮咳化痰。治感冒咳嗽、支氣管炎。」
2、《全國中草藥匯編》:「治久瘡不愈。」
藥材性狀
塊根呈不規則球形或長橢圓形,長3-8cm,直徑1-3cm。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縱皺紋或明顯抽溝;兩端略突起成尖,有細根及根痕;質輕脆,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甜。
入藥部位
塊根。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肺經。
相關配伍
治感冒及防治流行性感冒:螃蟹甲3-10g。用冷水約400ml浸泡1-2h後,煎至300ml,趁熱服湯。(《中國藥物大全》)
功效
疏風清熱,止咳化痰,生肌斂瘡。
主治
用於風熱感冒,咳嗽痰多,瘡瘍久潰不斂。
採集加工
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