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星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螺旋星系 |
螺旋星系(Spiral Galaxy),是由大量氣體、塵埃和又熱又亮的恆星所形成,有旋臂結構的扁平狀星系。螺旋星系是具有漩渦結構的河外星系,在哈勃的星系分類中用S代表。螺旋星系的螺旋形狀,最早是在1845年觀測獵犬座星系M51時發現的。
簡介
這個扭曲的螺旋星系(ESO 510-G13)是與另一個星系碰撞的結果,而另一個星系完全被吸收掉了,這種過程通常需要耗費數百萬年的時間。在銀河系形成的現代理論中,最早期(據知是天文學家Els,之後提出論文的有Olin Eggen,Donald Lynden-Bell,和Allan Sandage[1])描述在一次單獨(相對性的)的快速碰撞事件之後,銀暈伴隨着星系盤面誕生了。在1978年,出現另一種版本,(據知是SZ,作者有Leonard Searle and Robert Zinn[2])敘述的是一種漸進的過程,首先是較小的單位崩潰瓦解掉,然後才合併成為大的部份。
評價
更為現代的想法是銀暈可能是曾經環繞銀河系旋轉的矮星系和球狀星團被毀滅之後的碎片,那麼銀暈將是老的部分被回收更新成新天體的場所。在最近幾年,主要的想法被集中關注在星系演化上的合併事件,在電腦技術上的快速進展允許對星系演化做更好的模擬,並且觀測技術的改進也提供了許多遙遠星系經歷合併事件的數據與資料。在1994年發現我們的衛星星系,人馬座矮橢球星系(SagDEG),正在被銀河系逐漸的撕裂和吞噬之後,這種事件被認為在大星系的演化中是十分普遍的。麥哲倫雲是我們的衛星星系,無疑的將來也會遭受和人馬座矮橢球星系相同的命運。合併掉大的衛星星系的事件或許可以解釋M31(仙女座大星系)看起來有雙重核心的問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