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科學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行為科學理論
|
|
|
行為科學理論是20世紀30年代開始形成的一門研究人類行為的新學科,一門綜合性科學,並且發展成國外管理研究的主要學派之一,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通過對人的心理活動的研究,掌握人們行為的規律,從中尋找對待員工的新方法和提高勞動效率的途徑。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產生之前,在西方盛行的是古典管理理論
行為科學是綜合應用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法律學、教育學、精神病學及管理理論和方法,研究人的行為的邊緣學科。它研究人的行為產生、發展和相互轉化的規律,以便預測人的行為和控制人的行為。
產生與發展
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產生之前,在西方盛行的是古典管理理論,古典管理理論產生形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是系統地研究企業生產過程和行政組織管理。前者以泰羅為代表,着重研究車間生產,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問題;後者以法約爾、韋伯為代表,着重探討大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且突出的是行政級別組織體系理論。
行為科學管理理論在相當程度上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論的弊端。行為科學作為一種管理理論,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霍桑實驗,而真正發展卻在20世紀50年代。行為科學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以人際關係學說(或人群關係學說)為主要內容,從20世紀30年代梅奧的霍桑試驗開始,到1949年在美國芝加哥討論會上第一次提出行為科學的概念止。在1953年美國福特基金會召開的各大學科學家參加的會議上,正式定名為行為科學,是為行為科學研究時期。行為科學管理理論始於20世紀20年代中至30年代初梅奧的霍桑實驗,該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工人的工作動機和行為並不僅僅為金錢收入等物質利益所驅使,他們不是「經濟人」而是「社會人」,有社會性的需要。梅奧因之建立了人際關係理論,行為科學的前提也稱為人際關係學。1949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一次跨學科會議上,首先提出行為科學這一名稱。1953年正式把這門綜合性學科定名為「行為科學」。
行為科學的產生年代大致與泰羅等人的科學管理相同,但正式形成以至被命名則是1949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召開的一次由哲學家、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參加的會議上。這個學說的發展初期被稱為「人際關係」學說,後期才被稱作「行為科學」。
對於行為科學,國外國內都持有不同的看法。國外有人認為它只不過是一種科學的虛構,還不是科學的真實。在理論上是混亂的,概念上也是不統一的,方法上的可靠性也值得懷疑。國內有三種意見:第一種認為行為科學是一門現代科學,任何國家和階級都可以研究它、應用它;第二種認為行為科學是調和階級矛盾的產物,是為維持資本主義秩序服務的,必須徹底否定;第三種認為,人的行為是客觀存在的,把人的行為作為一門科學來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在研究中提出假設也是允許的,行為科學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應當根據我國國情,吸收其合理的成分。
現代論點
現行的行為科學管理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問題:
1、人性假設是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出發點。其中各個時期、管理者對管理對象的認識可以分為六種基本類型:工具人假設;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自我實現人假設;複雜人假設;決策人假設。
2、激勵理論是行為科學的核心內容,具體而言,從需要層次理論、行為改造理論、過程分析理論三個方面進行的。
3、群體行為理論是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重要支柱,掌握群體心理是研究群體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
4、領導行為理論是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對領導者的素質、領導行為、領導本體類型、領導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代表理論
影響較大的行為科學理論有:
1、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論
2、弗魯姆的期望值理論
3、麥克利蘭的成就需要理論
4、布萊克-莫頓的管理方格理論[1]
參考文獻
- ↑ 用好行為科學這把「金鑰匙」 ,搜狐2020年4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