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行星視運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星視運動
圖片來自搜狗問問

行星視運動是觀測者所見的行星在天球上位置的移動。通過長期的觀測,人們發現,行星既有相對於恆星的視運動,又有相對於太陽的視運動。研究行星相對於太陽的視運動,可以揭示行星出沒的規律。哥白尼為了解釋行星視運動的規律,提出日心體系學說,導致對宇宙體系認識的革命,並為後來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礎。[1]

行星相對於恆星的視運動

人們通過長期觀測發現,天球上絕大多數星星的相對位置沒有變化,至少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內看不出明顯的變化,因而稱為恆星;但有幾個星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等)則在眾恆星間移動,因而稱為行星。

把行星在不同時間的位置標在星圖上,就得出行星視運動的路徑。

行星視運動有如下特點:

①各行星視運動的軌跡均離黃道不遠;②行星大部分時間在天球上自西向東運動(赤經增加),小部分時間自東向西運動(赤經減小)。前者與太陽在天球上周年視運動方向一致,故稱順行,後者相反,稱為逆行;③由順行轉為逆行或者由逆行轉為順行時,行星在天球上的位置短時期不動,稱為「留」;④行星視運動有周期性。

行星相對於太陽的視運動

按照行星相對於太陽的視運動,可把行星分為兩類:①地內行星,即地球軌道以內的水星和金星,它們總是在太陽附近來回擺動,角距離有一定範圍;②地外行星,即地球軌道以外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和太陽的角距離不受任何限制。

地內行星相對於太陽的視運動  地內行星和太陽的地心黃經相等時,稱為地內行星合日,簡稱「合」。經過合以後,地內行星逐漸偏離太陽向東。在這種情況下,太陽落山後,它出現在西方天空,故稱為昏星。地內行星向東偏離太陽的角距離一天天增加,當達到一定的角度不再增加時,稱為東大距。東大距以後,它又一天天靠近太陽,只要仍在太陽以東,還是昏星。當它的黃經再次和太陽黃經相等時,它又「合日」。此時,它幾乎和太陽一齊從東方升起,白天它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之中,傍晚又和太陽一齊下山,所以我們看不見它。合以後,它便偏離太陽往西。它先於太陽落山,傍晚看不見。但它先於太陽升起,在黎明前的東方可以看到,故稱為晨星。此後它向西偏離太陽的角距離一天天增加,一直到「西大距」為止。過了西大距,它又一天天靠近太陽,一直到再與太陽相合。以後它再次成為昏星,重複上述視運動。為了分清兩次合,我們把成為昏星以前的那次合稱為「上合」,另一次合稱為「下合」。連續兩次上合或兩次下合的間隔時間叫作會合周期。在一個會合周期中,地內行星視運動可以簡單歸結為。

上 合→東大距→下 合→西大距→上 合

看不見→昏 星→看不見→晨 星→看不見

水星大距時同太陽的角距離變化在18°到28°之間。由於角距離總是很小,所以水星幾乎經常被黎明曙光或黃昏的暮光所淹沒,我們很難看到它,只有在大距附近時才能看到。

金星大距時同太陽的角距離在45°到48°之間。它在大部分時間裡同太陽的角距離較大,所以經常能夠看到。它特別明亮,除太陽和月亮外,是全天最亮的天體,因而經常引起人們的注意。當它是昏星時,中國古代稱為長庚星;當它是晨星時,則稱為啟明星。[2]

地外行星的視運動

地外行星在它的地心黃經和太陽黃經相等時,便同太陽相「合」,此時與太陽同升同落,我們看不到它。合以後,它偏離太陽向西。因而,每天黎明前在東方天空看到它。它同太陽的角距離一天天加大,每天升起的時間也就一天天提早。當它和太陽的黃經差90°時,稱為西方照。此時,半夜十二點左右它就從東方升起,等太陽升起時,它已轉到正南方。以後它繼續偏離太陽向西,升起的時間轉到上半夜,並逐日提早。當它和太陽的黃經正好相差180°時,稱為「沖日」,簡稱「沖」。沖時,傍晚太陽剛落山,它就從東方升起,至次日早晨,太陽剛升起時,它就在西方落山,所以整夜可見。沖以後,地外行星繼續向西偏離太陽,由於角距離超過180°,因此也可以說,它在太陽以東的180°慢慢靠近太陽。它從東方升起的時間也由傍晚而提早到下午,在這種情況下,當太陽落山後,它已在東南方向出現,下半夜它由西邊落山,大半夜可以見到。當它和太陽黃經差90°時,稱為東方照。東方照時,太陽一下山,它就出現在南方天空;到半夜,在西方落山。它繼續由東邊靠近太陽,當它和太陽黃經又相等時,又合日了。以後,它重複這樣的視運動。兩次合的間隔時間稱為它的會合周期。在一個會合周期中,它的視運動可簡單歸結為

合→西 方 照→  沖  →東 方 照→ 合 看不見→午夜升起→整夜可見→午夜落山→看不見 (此後逐日早升)  (此後逐日早落)

肉眼可以看到的地外行星有火星、木星、土星;視力好的人有時勉強可以看到天王星;藉助於望遠鏡,還可以看到海王星、冥王星和許多小行星。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注意觀測和研究行星視運動的規律。1974年初在中國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公元前 168年)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天文帛書《五星占》,上面記載了五大行星的視位置。其中有金星、木星、土星從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到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共七十年的視位置。並記載了土星一周天為三十年。

解釋

八大行星都圍繞太陽運動,最靠近太陽的是水星,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繞太陽作近似勻速圓周運動。它們繞太陽公轉的角速度是不相同的,水星最快,其他行星依次變慢。而且,所有行星的運動軌道都差不多在同一平面上。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所以,從地球上看來,太陽在天球上作一年一圈的視運動。太陽的軌跡就是黃道,因此,其他行星視運動軌跡均在黃道附近。

地內行星相對於太陽視運動的解釋

當地內行星在位置P1,地球在位置E1時,從地球看太陽S和看P1方向相同,稱為合。這次合時地內行星在E1S連線的外側,稱為上合。上合後,地內行星和地球各走到P2和E2。對地球上北半球的觀測者而言,看它的方向E2P2在看太陽E2S之左,即在太陽之東,它是昏星。當地內行星和地球分別走到P3和E3時,如果∠E3P3S是直角,則由E3看P3和S的張角最大,稱為東大距。以後,角距離又逐漸減小,地內行星又逐漸靠近太陽。當地內行星和地球分別走到P4和E4時,E4P4S在一直線上,即由地球看它和太陽的方向是相同的,即又與太陽相合,此時,P4在E4和S的中間,是下合。下合後,地內行星和地球分別走到P5和E5,P5在S之右,即之西,是晨星。當地內行星和地球分別走到P6和E6時,∠E6P6S為直角,是西大距。然後,地內行星又慢慢靠近太陽,又到下次上合,完成一個會合周期。 地外行星相對於太陽視運動的解釋

方程式

當地外行星和地球分別在P1和E1時,從E1看P1和S的方向相同,是合日。合後,外行星和地球分別走到P2和E2,由地球北半球看外行星在太陽右邊,即以西,所以,早晨看到它。當地外行星和地球分別走到P3和E3時,當<P3E3S正好是直角時是西方照。當地球和地外行星分別走到E4和P4時,由地球看行星和看太陽方向正好相反,稱為沖。沖後,它和地球分別走到P6和E5,在太陽左邊,即以東。當它和地球分別走到P6和E6時,如果由E6看P6和S兩方向正好差90°時,是東方照。東方照以後,到下次合,正好是一個會合周期(各行星的會合周期時間見行星)。 如果知道行星的公轉周期T和地球公轉周期E(即1恆星年),我們就能算出行星運動的會合周期P。近似計算公式是下面的會合運動方程式:

行星相對於恆星視運動的解釋

主要解釋為什麼有逆行的現象。地內行星在下合附近和地外行星在沖附近都會發生逆行現象。我們用地外行星做例子來解釋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當地球和地外行星分別在E1和P1時,從地球上看,地外行星在遙遠的星空背景上的投影位置為P 姈。當地球走到E2時,地外行星走到P2,這時,從地球上看,地外行星在遙遠的星空背景上的投影位置為P娦。從P姈到P娦的視運動是由東向西的,故在這段時間內,地外行星是逆行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