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行路難三首(柳宗元組詩作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路難三首(柳宗元組詩作品)

柳宗元詩作
圖片來自搜狗網

《行路難三首》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寓言詩,是其為數極少的寓言詩中的獨特之作,抒發個人懷抱,批判社會現實,揭示人生哲理,表現出深刻的思想性。同時,《行路難三首》也具有獨特的藝術性,繪人繪物細膩,塑造典型形象,想象奇特絢麗。

作品原文

行路難三首

【其一】

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 ,跳踉北海超崑崙 。

披霄決漢出沆漭 ,瞥裂左右遺星辰 。

須臾力盡道渴死 ,狐鼠蜂蟻爭噬吞 。

北方竫人長九寸 ,開口抵掌更笑喧 。

啾啾飲食滴與粒 ,生死亦足終天年 。

睢盱大志小成遂 ,坐使兒女相悲憐 。

【其二】

虞衡斤斧羅千山 ,工命采斫杙與椽 。

深林土剪十取一 ,百牛連鞅摧雙轅 。

萬圍千尋妨道路 ,東西蹶倒山火焚 。

遺余毫末不見保 ,躪躒石間 壑何當存 。

群材未成質已夭 ,突兀硣豁空岩巒 。

柏梁天災武庫火 ,匠石狼顧相愁冤 。

君不見南山棟樑益稀少 ,愛材養育誰復論。

【其三】

飛雪斷道冰成梁,侯家熾炭雕玉房 。

蟠龍吐耀虎喙張,熊蹲豹躑爭低昂 。

攢巒叢崿射朱光 ,丹霞翠霧飄奇香。

美人四向廻明璫 ,雪山冰谷晞太陽 。

星躔奔走不得止 ,奄忽雙燕棲虹梁 。

風台露榭生光飾 ,死灰棄置參與商 。

盛時一去貴反賤,桃笙葵扇安可當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行路難:樂府《 雜曲歌辭》篇名,原為民間歌謠,後經文人擬作,采入樂府。《樂府解題》:「《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

夸父:古代神話中的英雄人物。他立志要和太陽競走。《 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虞淵:即「隅谷」,神話傳說中的日入之處。《 淮南子·天文》:「日入於虞淵之氾,曙於蒙谷之浦。」

跳踉(liàng):騰躍跳動。超:跨越,越過。崑崙:神話中的西方大山。

披霄:劈開雲霄。決漢:衝破銀河。漢,銀漢。沆漭(hàng mǎng):浩渺,指自然元氣,即水氣茫茫的樣子。

瞥裂:迅疾貌。遺:留下,丟下。

須臾:片刻,一會兒。

噬(shì):咬。

竫(jìng)人:古代傳說中的小人國名。《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有小人國名靖人。」按,靖同竫。《列子》:「東北極有人,名竫人,長九寸。」

抵(zhǐ)掌:拍手、鼓掌。

啾啾:蟲、鳥的細碎的鳴叫聲,這裡指矮人吃食時所發出的細碎的聲響。飲食滴與粒:意即是食量很少,只須幾滴水、幾粒米便可。

終天年:平安自得地度過一生。天年,自然壽命。

睢盱(suī xū):張目仰視,這兒指睜目悲憤激昂的樣子。小:通「少」。成遂:成功。

坐使:致使。

虞衡:古代管理山林的官。掌山澤者謂之虞,掌川林者謂之衡。斤:斧頭。羅:搜尋。

工命:官命。斫(zhuó):砍伐。杙(yì):小木樁。椽:椽木。杙椽指建築材料。

土剪:齊土砍斷。

鞅(yāng):牛羈,即套在牛、馬頸上的皮帶,用以駕馭。摧:折斷。轅:駕車用的車槓,設在車前。

圍:兩臂合攏來叫圍。尋:古長度單位,八尺為尋。

蹶(jué):倒。

毫末:一小點。

躪躒(lìn lì):踐踏。石間 (jiàn)壑:溪澗和山谷。

未成:未成材。

突兀(wù):高聳的樣子。硣(xiāo)豁:高峻的樣子。岩巒:山岡。

柏梁天災: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柏梁台失火。柏梁:西漢未央宮中台名。武庫炎晉惠帝元康五年(295年)閏十月武庫失火。這兩次有據可考的火災事故,損失甚大,歷代奇珍異寶皆蕩然無存。武庫:古代儲藏兵器物品的倉庫

匠石:先秦著名的木匠,這兒借指工匠。狼顧:原意是狼行走時常回頭後顧,以防襲擊,比喻人有後顧之憂,這裡指憂鬱、憂心的樣子。

南山:終南山,唐代常有高潔之士隱居於此。

侯:王侯。雕玉房:誇飾語,指富麗豪華的住宅。

此兩句中的龍虎熊豹,皆言燃炭之形狀。《晉書·羊琇傳》「琇性豪侈,費用無復齊限,而屑炭和作獸形以溫酒,洛下豪貴,咸競效之。」 裴啟《語林》謂獸炭「火熱既猛,獸皆開口,向人赫赫然」,詩中「吐耀」、「張喙」即是指燃燒的木炭之狀。

攢巒叢崿(è):言熾炭堆積之多,猶如山形一般。攢,聚。崿,山崖。

明璫(dang):指鑲嵌明珠的耳飾。

晞:曬。

星躔(chán):日月星辰運轉的度次。躔,天體運行。

奄忽:忽然,奄然。虹梁:像彩虹一般的大梁,這裡借指華屋大宅。

榭:建築在台上的房屋。

參商:兩個星宿名。《 左傳》:「辰為商星,參為晉星,參商相去之遠也。」因此,後人常以參商喻隔距離之遠。

桃笙:以桃枝織成的席簟。簟,宋、魏之間謂之笙。左思太沖《吳都賦》「桃笙象簟,韜於筒中。」注云:「桃笙,桃枝簟也。吳人謂簟為笙。」葵扇:出《晉書·謝安傳》「安鄉人有蒲葵扇五萬,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師士庶競市,價增數倍。」

創作背景

《行路難三首》,作於柳宗元貶謫永州之後,已成定說。但究竟何年所作,眾說紛紜。王國安於《柳宗元詩箋釋》中認為:此詞與《籠鷹詞》、《跂烏詞》諸作,雖用寓言之體,然詞旨悲憤,顯以自況,當為初貶之際所作,即繫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關於王國安的這一觀點,應出自韓醇,因韓醇於《詁訓柳集》卷四十三曰:「三詩皆意有所諷,上篇謂志大如夸父者,竟不免渴死,反不如北方之短人,亦足以終天年,蓋自謂也。中篇謂人才眾多,則國家不能愛養,逮天下多事,則狼顧而嘆換可用之材,蓋言同輩諸公一時貶黜之意也。下篇謂物適其時則無有不貴,及時異事遷,則貴者反賤,猶如冰雪寒凜,則侯家熾炭無不貴矣。春陽發而雙燕來,則死灰棄置,無以用之。蓋言前日居朝而今日貶黜之意也。當是貶永州後作。」但是,零陵師專何書置經過考訂,認為《行路難》三篇詩作並非是貶永初期心態的寫照,而應是元和五年(810年)後所作。理由有三,其一是詩中「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兒女相悲憐」,所寄寓的是貶永後期的生活、思想感情;其二是「愛材養育誰復論」句,與《冉溪》詩意相同;其三是「風台露榭生光飾,死灰棄置參與商」,也是貶永後期的思想感情的觀照。此外,葉樹發於《柳宗元傳》(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中也將此詩列為元和七年(812年)左右所作。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