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敦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詹敦仁生於後梁乾化四年(914年)。字君澤。素號博雅。先世河南光州固始人。祖父詹纘隨王審知入閩,任前鋒兵馬使,後退居仙遊縣植德山下。父詹世隆,兵曹錄事參軍。安溪首任縣令,追封靖惠侯。能詩善文。與前鳳閣舍人劉乙為友,嘗命子琲訪乙,且贈以詩。此詩頗為後人所傳誦。
目錄
生平簡介
賦詩一首以明其志
敦仁幼受家學,早歲上書勸閩王王昶入貢朝廷,其文才受到王昶賞識。王昶請他參決軍機大事。敦仁鄙薄王昶殺父奪位,堅辭不就,並賦詩一首以明其志,詩題是《勸王氏入貢,寵予以官,作辭命篇》,詩曰:「爭霸圖王事總非,中原失統可傷悲。去來賓主如郵傳,勝負干戈似局棋。週粟縱榮寧忍食,葛廬頻顧漫勞思!江山有待歸須早,好向鷦林擇一枝。」不久,移居泉州城北泉山(又稱清源山),杜門不出。
為清溪首任縣令
南唐滅閩(945年),留從效任清源軍節度使,據有漳、泉二郡。敦仁和留從效過往甚密,留從效邀他當屬官,敦仁力辭不獲,於是求監南安縣小溪場。敦仁上任,看到這里山川雄壯,人物夥繁,便具文申請設縣,略謂:「土沃人稠,舟航可通,若益以鄰界,因今之地,可以置縣」。果得批准,並增割南安近地,取名清溪〔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為安溪〕,敦仁即為首任縣令,時在後周顯德二年(955年)。 敦仁欣賞小溪場場址(今安溪縣城)「三峰玉峙,一水環回,黃龍內顧以驤騰,朱鳳後翔而飛翥」的風光,便選為縣治。
不樂當官
是年冬,敦仁利用農隙,徵調城郊民眾每人服役三天,和輪值休息的戍卒,共同興建縣衙,整頓市容,至次年十月竣工。施工期間,敦仁曾賦《督役築縣廨,憫勞而作》一詩。
敦仁為政,德惠居多,邑人「荷畚執筐,各安職業。」他重視文教,在《初建清溪縣記》中,寫有「地華人質,業儒者寡……曰教之,令固不敢不勉,而從令之教,爾邑之人,當交相勸勉,以副令之願望。」諄諄勸導,語重心長。但他不樂當官,在任一年多,便推薦閩王審知孫王直道繼任。
名其宅曰:「清隱」
敦仁愛縣西佛耳山清靜僻遠,卸任後卜築定居,名其宅曰:「清隱」,王直道屢次請他參與政事,敦仁均予婉謝。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去世,所著有《清隱集》。敦仁生前上書勸閩王王昶入貢歸宋,避免漳泉二郡戰亂,有功於民。 [1]
著作
《全唐詩》、《全唐詩補編》共存其詩十九首,《全唐文》、《唐文拾遺》共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跡見《十國春秋》卷九七。
「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紀念館」
在安溪鳳冠山坐落著一座“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紀念館”,佔地面積5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670多平方米,由主殿、東西涼亭、東西樓管理房、金爐和進館門組成。主殿內有詹敦仁聖像、詹敦仁生平事蹟及圖解、詹敦仁和其子詹琲詩詞十八屏、詹敦仁親筆撰寫的“新建清溪縣記”、明萬曆年間禮部尚書黃鳳翔撰寫的“重修開先令祠記”等。紀念館新姿規制古典,巍峨高峻,氣宇軒昂;內有石木藝術精雕、古香古色;詩詞、聯文,如鑲珠嵌玉,滿室生輝;建築技藝精湛,匠心獨運,別具一格。
詹敦仁開疆置縣,勸諭教化,愛民如子,退隱佛耳山後,百姓為其立生祠;他報國丹心,致力於祖國統一,青史垂名,南宋朝廷敕賜「靈惠」廟,「父子封侯」;留下《勉兒》詩,勸誡子孫為官要清正廉潔淡泊名利。
安溪詹氏後裔賢才輩出,代不乏人,歷代不少於十人中過進士,包括詹鉞、詹約、詹遜、詹文希、詹汝升、詹萬古、詹承祖、詹源、詹仰庇、詹彬等,尤以明代御史詹仰庇為傑出。詹仰庇,詹敦仁二十一世孫,官至監察御史、刑部右侍郎,剛正不阿,直言敢諫,蜚聲朝野,流芳後世。
史稱「父子封侯」
靈惠廟正中間有個牌匾「父子封侯」,背後記述詹敦仁父子致力於祖國統一的感人故事。五代十國時期,國土分裂,戰亂頻仍,幾無寧日。詹敦仁為民生計,奉行「大同世界」思想,一生「報國丹心赤」,時時心懷社稷,以國家統一和平為己任。少時,上書閩王昶,勸之入貢。昶賞其才,命參決軍機大事,強以袍笏,敦仁不受而謝之以詩曰:「爭霸圖王事總非,中原失統可傷悲,往來賓主如郵傳,勝負干戈似局棋,週粟縱榮寧忍食,葛廬頻顧謾勞思!江山有待歸須早,好向鷦林擇一枝」。壯時,敦仁與南唐節度使留從效交往甚密,常與縱述古今。後周顯德元年(954年),「乘間述古者逆順禍福之理」,「恆勸歸順」,並代撰表入貢京師。後因「周世宗江南有畫江之約,未之見納」,未果。老時,敦仁仍致力統一,矢志不移。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陳洪進霸守漳泉,拒不歸宋,敦仁乃遣其子詹琲力勸洪進。詹琲曠世奇才,議論慷慨,略曰:「昔在中唐,權移方鎮,弘正莫安於全魏,茂昭難保於中山,終須向闕之誠,入展執圭之禮……朝恩疊被,宜思國勢,永圖歸我封疆,上其符印將使萬世之,下用作忠臣,遂令二郡之封,皆為順國。」洪進聞之,見大勢所趨,始嘉納之,即獻漳泉二州並請詹琲代撰《獻地表》,表中雲「願以所管漳泉兩郡獻於有司,使區區負海之邦,得為內地,蚩蚩生齒之眾,復見太平。」宋太宗覽表後贊曰「漳、泉二州之民少瘳矣!」敦仁之策奏效,俾漳泉二郡之民得脫鋒鏑屠戮之禍,國家統一大業遂成。敦仁父子亦歡喜之至,於當年中秋賞月之際,父子舉酒聯吟:「干戈時已定(敦仁),款款話平生(琲)……」 宋咸淳三年(1267年),鄉紳林濟川等列其事蹟,請頒賜廟號,四年,南宋朝廷敕賜「靈惠」廟,八年(1272年)敕封詹敦仁為「靖惠侯」,敕封其子詹琲為「靖貞侯」(史稱「父子封侯」)。
《勉兒》詩:
明時方急士,儒術可謀身。報國丹心赤,傳家黃卷新。 窗檠宜自勉,蔬飯莫嫌貧。吾老子應少,祿榮須及親。
大意是說:人生在世,應該審時度勢,認知天地,了解社會,積極投身於社會工作之中,有所成就;而要建功立業,首先應該懂得用儒家學術來修身養性,提升自我道德情操。最要緊的一點就是要有愛國情懷,永懷報效祖國的赤子丹心。有大志,還得有學問。因此,必須時時刻刻努力學習,常翻書卷,博學審問,思想日新。我們的先輩就是這樣倚靠在窗檯燈前苦讀,這應該成為你們的榜樣,時時勉勵自己,讀書不止、探索無息;至於生活方面,應該艱苦樸素,不要嫌棄咱們家貧,節儉本來就是咱們家的傳統,哪怕將來富貴了,都不能忘記節儉家風。我現在老了,而你們還年輕,將來有出息了,獲得俸祿,有了榮譽,更需飲水思源,知恩報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