譺(拼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譺 拼音ài 注音ㄞˋ 部首言部部外筆畫14畫總筆畫21畫 五筆YXTH倉頡YRPKO鄭碼SRXI四角07681結構左右統一碼8B7A筆順丶一一一丨フ一ノフノ一一ノ丶フ丶フ丨一ノ丶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譺ài(ㄞˋ) ⒈ 說話不流暢。 ⒉ 欺騙;嘲弄。
統一碼
譺字UNICODE編碼U+8B7A,10進制: 35706,UTF-32: 00008B7A,UTF-8: E8 AD BA。 譺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異體字
㘈 擬
康熙字典
譺【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4畫 《廣韻》五介切《集韻》牛戒切,音。《說文》騃也。《廣韻》誡譺也。《類篇》欺悱也。 又《廣韻》魚紀切《集韻》偶起切,音擬。議也,欺也,調也。《集韻》與擬同。或作懝。亦作疑。 又書作。 又《廣韻》《集韻》魚記切,擬去聲。義同。 又《集韻》《類篇》鄂力切,音觺。《字彙補》齊敬貌。《史記·褚氏·龜筴傳》求之於白蛇蟠杅林中者,齋戒以待譺然。《註》索隱曰:譺,音嶷。求龜者齋戒以待,恆譺然也。《集韻》與㘈同,或作嶷、懝。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譺【卷三】【言部】 騃也。從言疑聲。五介切
說文解字注
(譺)騃也。騃、馬行仡仡也。此騃之本義也。方言。癡、騃也。騃吾駭反。此騃之別義也。廣雅。譺、調也。謂相嘲調。通俗文。大調曰譺。按大相嘲調者如癡騃然也。從言。疑聲。五介切。古音在一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