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讓.德.拉封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讓·德·拉封丹 讓·德·拉封丹(拉·封丹),(1621—1695)是法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詩人。他的作品經後人整理為《拉·封丹寓言》,與古希臘著名寓言詩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國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並稱為世界三大寓言。主要著作有《寓言詩》《故事詩》《普敘赫和庫比德的愛情》等。他被19世紀法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泰納譽為「法國的荷馬」。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以及莫泊桑的《一生》都提到他是法國古典文學作家中著名的詩人。 中文名 讓·德·拉封丹 國 籍 法國 出生地法國蒂埃利堡 出生日期 1621年9月7日 逝世日期 1695年4月13日 職 業 詩人 代表作品 《寓言詩》《故事詩》 目錄 1 人物生平 ▪ 1621年 ▪ 1641年 ▪ 1647年 ▪ 1652年 ▪ 1657年 ▪ 1695年 2 創作理念 ▪ 內容 ▪ 技法 ▪ 影響 3 作品 人物生平編輯 拉封丹生於法國中部埃納省的蒂埃利堡(Château-Thierry)(當時屬香檳),父親為政府官員。曾習法律、神學,但最後決心成為作家。1652年至1671年,繼承父業,在家鄉擔任水澤與森林的管理人。1664年出版《故事詩》(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內容取材自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奧斯托等人,雖然文筆高雅,但淫穢的場面不少,被時人評為有傷風化。《寓言詩》的初版於1668年面世,大受好評,驅使他繼續撰寫下去,直至逝世(共十二卷)。 1621年 9月7日出生於法國香檳省的夏托蒂埃里,父親是湖泊森林管理處的小官吏。他幼年時常跟父親到樹林裡去散步,從小就對大自然產生了無比的熱愛。他在祖父豐富的藏書中發現了馬萊伯的抒情詩,從此對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641年 拉封丹去巴黎學習神學,後又改學法律。 1647年 由父親作主娶了年僅14歲的瑪麗·埃利卡特為妻, 1652年 接替父職,但不善管理。 1657年 攜家定居巴黎。 拉封丹的後半生一直生活在達官貴人的庇護之下。他首先投靠財政總監富凱,以每季度寫幾首詩來換取一筆年金。1661年富凱被捕入獄,拉封丹陷於困境,妻子返回原籍。 他先後投靠過奧爾良公爵夫人(1664~1672)、德·拉·薩布里也爾夫人(1673~1693)、銀行家之女安娜·德爾瓦(1693~1695)。 1695年 4月13日去世。安葬於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 創作理念編輯 內容 拉封丹的寓言善於借用現成的民間故事情節,運用詩的語言對之進行再創造。他的寓言詩對17世紀法國社會上的醜陋現象進行了大膽的諷刺。拉封丹的寓言詩,與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詩一起,構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豐碑。 技法 拉封丹創作的寓言故事擅長以動物喻人,諷刺勢利小人和達官貴人的醜惡嘴臉。已成為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其中的名篇,如狼和小羊,烏鴉和狐狸等在世界許多國家都廣為流傳。 影響 拉封丹的作品對後來歐洲寓言作家有很大影響。 拉封丹的寓言,與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詩一起,構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豐碑,成為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其中的名篇,如狼和小羊,烏鴉和狐狸等在世界許多國家都廣為流傳。拉·封丹本人也作為17世紀法國古典文學的傑出代表廣受讚譽,19世紀法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泰納稱讚他是「法國的荷馬」,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以及莫泊桑的《一生》都提到他是法國古典文學作家中著名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