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論語
這句名言在現代漢語中已經成為一條成語,表示人們不可只關心眼前鼻子底下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應當有遠大的計劃和謀劃,對事件的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危險要有一些預見、心理準備和預防措施,不然一旦有事,猝不及防,舉止失當,造成重大的損失。
原文
[十五·十二]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鑑賞
這句名言在現代漢語中已經成為一條成語,表示人們不可只關心眼前鼻子底下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應當有遠大的計劃和謀劃,對事件的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危險要有一些預見、心理準備和預防措施,不然一旦有事,猝不及防,舉止失當,造成重大的損失。孔子最信任「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述而》)。因此他告誡世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名言表達了一種很有價值的謀事智慧。
然而,對於孔子來說,這句話還講述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學。孔子認為人們對待生活要採取一種既憂慮又不憂慮的辯證態度。他首先提出「仁者不憂」(《子罕》),「君子不憂不懼」(《顏淵》),因為有仁德的人關心的是自己的道德修養、對他人給予幫助和對國家與社會作出的貢獻,而不在乎個人利益的得失,不會為貧困的生活、低賤的社會地位而過於煩惱;遇到事業的挫折或與他人發生糾紛,因為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反身自問,內心無疚,所以在精神上也不需要過於痛苦,「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淵》)因此君子應當以開朗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對待一切。孔子十分欣賞他的弟子顏回,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並且讚不絕口地說「賢哉,回也!」(《雍也》)而他自己雖然生活並不富裕,遭受各種艱難困苦,但是非常樂觀,他「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述而》)。他說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
但是,根據孔子的思想,人不能終日飽食,無所用心,而應當有所憂慮。「人無遠慮」中的「慮」除了表示謀劃以外,這個字本來還具有憂慮、憂愁的含義,如在先秦,《孫臏兵法》言「兵強人眾自固,三軍之士皆勇而無慮」(《十問》),又如唐詩「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杜甫《杜工部草堂詩箋·羌村之二》),其中的「慮」字都表示憂慮。孔子就講過自己經常憂慮四方面的事情,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此外孔子也提出人們要有所「患」,即憂慮、擔心,他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也」(《里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憲問》),「君子病無能也,不病人之不己之也」(《衛靈公》)。對於國家和社會問題,孔子還提出人們也有需要擔憂的事情,就是社會的貧富懸殊和社會的動亂,所以他提出:「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季氏》)可見孔子是有憂患意識的,他一直擔憂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又擔憂人類和他自己因人性的弱點而不能成為有道德的人。這種憂患也應當是孔子所說的「遠慮」,因為它們不是為自己個人身邊的事而憂愁,而是為人類、國家和社會的問題而憂慮。
總之,孔子主張「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憂道」是擔憂仁道在現實社會中得不到實現,這就是憂患意識,就是「遠慮」,即范仲淹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了這種「遠慮」,就會關心國家大事,就會投身於對人民有益的事情,生活就會非常充實而富有意義,如此就不會為個人的命運不濟而憂心忡忡,傷心不已;有了這種「遠慮」,就會時時修身養性,改正缺點,在工作、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中不大可能犯不可饒恕的錯誤,這樣自然就少了許多令人煩惱、痛苦的事情。相反,沒有憂患意識,也就是沒有遠慮,把個人的利益看得比天還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陽貨》)。遇到小小的不幸就像天要塌下來一樣,陷於憂愁而不能自拔。由於不致力於道德修養,經常同外界發生不應有的矛盾和衝突,當然也就會平添無數的憂愁、煩惱和痛苦。這不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嗎,這不是值得每一個人要加以警惕的嗎?[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