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季氏·第十六·共十四章》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譯】

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考慮:看,要考慮看清楚了沒有。聽,要考慮聽明白沒有。面色,要考慮是否溫和。態度,要考慮是否恭敬。說話,要考慮是否忠誠。辦事,要考慮是否認真。有問題,要考慮向人請教沒有。生氣,要考慮是否引起麻煩。看到能獲得什麼,要考慮是否合理。」

【注】

《康注》:視明則無所蔽,聽聰則無所壅。色見於面者,忌冷而貴溫。貌舉身而言忌慢,而貴恭忠,則言精切。而竭盡敬,則事詳審而不敗。問則疑不蓄,思難則忿必懲,思義則得不苟。九者,蓋皆人事之要,日用之常,以此日省,可謂近思。孔子示人檢身思慮之法至為詳明,為人格中不可少闕者。

【記】

非常具體的生活規範,這也就是「禮」。「禮」確乎管得太廣,也太嚴,連言語、臉色都管束。難怪現代國人和西方人不喜歡孔子,而傾心於一任自然的道家。然而,連弗洛伊德(Freud)也指出,有規範、有抑制才有文明。中國的文明成熟極早,原因之一即在此巫術禮儀用所謂「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對人的日常生活、飲食起居、言行舉止,加以各種非常具體確定規範的緣故,在殘存古記錄的漢代《儀禮》中可見一斑。這種種具體的禮制、儀文、標準均早隨時代變遷而更易,今人不必謹守傳統儀文、規矩、觀念(包括孔子教義在內),但由孔子和儒學強調「禮」作為社會群體生存規範這一基本觀念,畢竟不可廢棄,「雖百世可知也」。本讀嘗引康注,似有所垂青者。蓋拙意以為康有為乃現代用夷變夏、西體中用之「罪魁禍首」,其「西體」在《大同書》,其「中用」則在《孔子改制考》、《春秋筆削微言大義考》、《春秋董氏學》以及各種經注,康希望在中國傳統中以轉化性的創造,找出一條現代化出路。儘管康本人造作武斷(此朱熹亦不能免,如編造道統而以周敦頤為首等),學術漏洞極多,但畢竟有所而為,與後人曲學阿世,性質迥異。

原文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譯】

孔子說:「看見善良,像趕不上似地去追求。看見邪惡,像手碰到沸水那樣去避免。我看見這種人了,我聽到他們講話了。隱居起來以保持自己的志向,出來便實施正義而行得通,我是聽見這樣的話了,卻還沒看見這樣的人啊。」

【注】

《集釋》《皇疏》引顏特進云:好善如所慕,惡惡如所畏,合義之情,可傳之理,既見其人,又聞其語也。

【記】

大概因某具體事件有感而發,「其人」為誰,不可知矣。周行列國,棲棲惶惶,或夫子自道歟?

原文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誠不以富,亦只以異」其斯之謂與?)

【譯】

齊景公有四千匹馬,死的時候,老百姓沒人說他好話。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下,老百姓至今還稱讚他。(「實在不是因為他富,只因為他品格卓異」就是這個意思吧?)

【注】

《朱注》胡氏曰:程子以為第十二篇錯簡「誠不以富,亦只以異」,當在此章之首。今詳文勢,似當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稱,不在於富,而在於異也。愚謂此說近是,而章首當有「孔子曰」字,蓋闕文耳。

【記】

不知為什麼?這章開始沒有「孔子說」。名以「德」傳,非以「闊」或「位」傳。難怪各國企業家以及大官員要紛紛捐錢辦學了。除逃稅外,揚名便是目的之一。

原文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譯】

陳亢問孔鯉說:「你聽到什麼特別的東西了嗎?」

伯魚回答:「沒有。一次他一個人站在庭院中,我輕步走過庭院。他問我:『學習《詩經》了嗎?』我說:『沒有。』他說:『不學《詩》,沒法講話。』我下來就學《詩》。有一天,他一個人又站在那裡,我走過這庭院。他問:『學習禮制了嗎?』我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制,站立不起來。』我下來就學禮制,就這兩件。」

陳亢回來後,非常高興,說:「我問一件事,卻知道了三件:知道《詩》,知道禮,還知道君子不特殊對待自己的兒子。」

【注】

《錢解》:孔子教伯魚,無異於教他人,故陳亢以為遠其子。遠謂無私厚,非疏義。古者易子而教,亦非疏其子也。

【記】

孔學並無秘傳,而孔子也不偏私。「遠」,即有距離,當然不是指疏遠兒子,而是指不特別親熱、親密,其實父子之間經常如此。《禮記·曲禮上》「君子抱孫不抱子」,古代「父子不同席」、「父不教子」等,則均「昭穆」制(《禮記·祭禮》)祖孫近,父子遠,婚姻——繼承之遠古氏族舊制之遺痕也。

原文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翻譯】

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她自稱為小童;國內的人稱她為君夫人,但對外國人便稱她為寡小君;外國人稱她也為君夫人。

【注】

《朱注》吳氏曰:凡語中所載如此類者,不知何謂。或古有之,或夫子嘗言之,不可考也。

【記】

這段與他章頗不相同。梁啓超認為是後人在竹簡空白處記下的禮制稱呼,有人不同意而反駁。我認為可以看作與孔子語錄無關,不必深究。《論語》一書好些章節是相當「可疑」的。如16.10,17.8,17.16,20.2章等等內容、思想、文辭均與其他「子曰」大不相同,似可肯定非出自孔子。又如極為着名對後世影響極大的11.25,17.21章,篇幅、文辭亦與全書不類。這種情況尚有多處。前人亦有懷疑和議說。但本讀謹守「前言」約定,將傳世《論語》視作整體而盡力疏通。即使此「整體」乃虛構,但畢竟流傳兩千餘年,已有其完整價值。它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之作用和意義已有其歷史性之積澱存在。[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