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憲問·第十四》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譯】
孔子說:「君子也有沒仁德的時候,沒有小人而有仁德的。」
【注】
《朱注》謝氏曰: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
【記】
這裡的「君子」、「小人」如指客觀的社會地位,即士大夫和老百姓,則與孔子其他一些說法,如「小人」也可以是「士」、人都可以「為仁」等等相矛盾。如指道德高下,則似同語反覆。但這裡說「君子」也有不「仁」的時候以見此「仁」之難,連顏回不也只能「三月不違」嗎?於是,「仁」作為全德(perfect virtue)也好,作為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也好,這裡只好解作某種具有神秘性的經驗了。如前所一再點出,《論語》篇章常見矛盾、衝突,是孔子自身矛盾抑所傳述者矛盾,已難究明,不必強解。
原文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譯】
孔子說:「愛他們,能夠不加以勉勵嗎?忠於他們,能夠不進行教導嗎?」
【注】
《正義》王氏引之《經義述聞》解此文云:《呂氏春秋》高註:勞,勉也。勉與誨義相近,故勞、誨並稱。高誘注並云:勞,憂也。又《里仁篇》勞而不怨,即憂而不怨。憂者,勤思之也。
【記】
這裡既可作政治學的解說,也可以作教育學的解說;既可以是政府對老百姓的政策,也可以是家長、老師對兒女學生的方針。在遠古,這二者是統一的。首領對氏族成員就是大家長對待兒女,所以君父、君師合一。「勞」另高注作「憂」解,即既愛之而又擔心,不如王解。「勞」多有作「勞苦」、「勞動」、「勤勞」解者。「誨」或作「謀」字解,則與《學而篇》「為人謀而不忠乎」同義。
原文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譯】
孔子說:「發命令,裨諶打草稿,世叔加以研討,專職官子羽增刪修改,東里子產作文字潤飾。」
【注】
《朱注》:裨諶以下四人皆鄭大夫。草,略也。創,造也。謂造為草稿也。……討,尋究也。論,講議也。行人,掌使之官,修飾,謂增損之。潤色,謂加以文采也。
【記】
分工合作,人盡其才。
原文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譯】
有人問子產是什麼樣的人?孔子說:「施恩惠的人。」
問子西,孔子說:「他呀,他呀。」
問管仲,孔子說:「是個人物!他剝奪了伯氏三百戶的土地。伯氏吃粗糧,但一直到死,也沒有怨恨的話。」
【注】
《康注》:孔子極重事功,累稱管仲,極詞讚嘆。……宋儒不知,而輕鄙功利,致人才恭爾,中國不振。
【記】
「他呀,他呀」,不足道也。今日猶有此口頭語。「沒齒無怨言」,大概是即使處理如此嚴厲,但因為公正,所以沒話可說。世傳諸葛亮秉公辦事,也有此效。這就是所謂法家精神。因此可見,儒學從一開始,就可以容納法家。(管仲、諸葛亮也一向被視作法家。)孔子多次稱道管仲,正是後世政治上儒法互用、陽儒陰法的張本。可見,儒法從一開端便有聯結,如同儒道一樣,都可以在孔子及《論語》中找到其後「儒法互用」、「儒道互補」的線索。
原文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
孔子說:「貧窮而無怨恨,很難;富裕而不驕傲,較易。」
【注】
《朱注》: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
【記】
今日各種「暴發戶」宜三誦之,因為也並不太容易做到。富者驕橫使貧者更怨,於是乎鬥爭哲學起。[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
- ↑ 論語《憲問·第十四·共四十四章》]]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