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職稱(許衛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評職稱是中國當代作家許衛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評職稱
1987年,縣和縣以下機關部門也開始評職稱了。很多人不知什麼叫職稱意思,甚至寫不出「職稱」二字來,就知道評了以後,工資會大幅度上升,於是,機關上下,熱血沸騰,開口職稱,閉口職稱,誰也不甘示弱。積極進取,攻堅克難,好似民族文化復興指日可待了。
職稱據說分初級、中級、副高、正高。大家都富有上進心,能弄個中級,絕不弄初級;能弄個高級,就絕不弄中級。評職稱還據說要材料,要文憑,要表彰,要論文。那就要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咱創造條件上,雖說那時,互聯網絡還沒形成,辦證公司還沒有普及,但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文化。
當時,我在縣職稱評定一個小組負責文字整理。有一個只會安燈泡,把斷掉的電線接上,卻連並聯串聯電路都搞不清的傢伙,硬要評個中級,也就是電氣工程師,他的唯一條件就是工齡三十年。我告訴他還要文憑,起碼高中。於是,他把他兒子高中文憑拿來,被科委識破。最搞笑的是一個烈士子女,小學勉強畢業,無成果,無表彰,表格上空白很多,沒內容可填。於是他仔細一想,把他父親英勇戰鬥的事跡,以及獲得華東軍區二級戰鬥英雄的獎狀都寫到成果一欄。科委說,這不行,不是你自己的。這傢伙,多年一直受到照顧,一路順風,遇到科委擋風,於是坐地就哭,大罵科委忘本,要不是我父親流血犧牲,哪來你們今天,我父親要是活到現在,最起碼是個軍長,那我評高級都夠。
有一天,系統下面的一個同志來報職稱材料,帶着一個大包來,我心裡一熱,我暗想,老劉,你不要讓我犯錯誤啊。之前,關於評職稱那可是開過會的,再三強調紀律,誰收受禮物,徇私舞弊,堅決查處,絕不姑息,而且通報全縣。我剛想說,老劉,你這是幹什麼?老劉已經把東西掏出來。我眼都花了——幾面錦旗和兩個銅水掃的獎盃——鄉里縣裡發的——原來都是為評職稱準備的。 還有些領導,也不甘落後,本着油多不壞菜的原則,多弄幾個光環又何妨。於是也積極參與職稱評定的競爭。優勢雖有,但基本東西也得有兩樣,於是,就把秘書寫的,他親自讀的大會報告,工作總結放到檔案袋裡,算是論文。誰也不敢說那不是論文。研究職稱評定就是他主持,在機關裡面,職務和職稱是對等的。技術永遠都是職務的附庸,技術職稱來自職務的恩准和對等。
向高級職稱進軍,必須有論文,一段時間真讓人歡欣鼓舞,文藝復興,科技騰飛,指日可待了。班可以不上,工作可以不上,職稱不能不評。霎時間,機關處處寫論文,大學畢業的寫,小學畢業的也寫,開始還算老實,苦思冥索,寫寫就寫出經驗來,請高人寫,抄報紙,形勢發展很快,互聯網來了,論文應有盡有,美不勝收,再找人,花錢,都能發表,幾經努力就教授、研究員了。有一個2 6個英文字母都讀不到底的王大歡,順利通過英語考試,問他如何克難攻堅,他只說辦法總比困難多。也有的憑「真功夫」,請病假回家複習備考,而那些埋頭工作的人一旦抬起頭來,才發現人家職稱上去了,級別也上去了。
評職稱就是一個鬧劇,但很實惠,鬧得有價值,鬧劇更有喜劇的元素。一個人的能力應是在實際工作應用中表現,我接觸過很多高級職稱的飯桶,真是除了職稱證書是真的外,水平實在太假。一個大學教授、無線通訊專家到某部檢查修理自行火炮通訊系統,三天查不出原因,還高屋建瓴地說了一大堆問題。最後是我一個朋友,通訊股長,僅大專畢業,三下兩下就搞定了。
不知現在評職稱是什麼樣子,我已經離開這個無聊的範圍。我甚至不去申報職稱![1]
作者簡介
許衛國 江蘇泗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