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之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諸葛亮之死,長星昨夜墜前營①,訃報先生此日傾②。 虎帳不聞施號令,麟台惟顯著勛名③。 空餘門下三千客④,辜負胸中十萬兵。 好看綠陰清晝里,於今無復雅歌聲⑤! 【釋詞】 ①長星:彗星的別名。
【原文】
虎帳不聞施號令,麟台惟顯著勛名③。
空餘門下三千客④,辜負胸中十萬兵。
好看綠陰清晝里,於今無復雅歌聲⑤!
【釋詞】
①長星:彗星的別名。《漢書·文帝紀》:「八年,有長星出於東方。」
②訃報:報喪。
③麟台:即麒麟閣,西漢未央宮中有一座專給功臣畫像的樓閣。這裡喻示諸葛亮在蜀漢功臣中功勳卓著、英名長存。
④三千客:戰國時代四公子廣延賓客,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都號稱有門客三千,人才濟濟。
⑤雅歌:《詩經》中的雅詩。《後漢書·祭遵傳》:「遵為將軍,取士皆用儒術,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
三國詩詞《諸葛亮之死》原文及賞析
【賞析】
諸葛亮兵屯五丈原,司馬懿堅守不出。陸遜與蜀軍相約,夾攻魏軍,但進取不利,無功而退。諸葛亮「聽知此信,長嘆一聲,不覺昏倒於地」。這天夜晚,諸葛亮「扶病出帳,仰觀天文」,自知:「吾命在旦夕矣!」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而亡,年壽五十四歲。
巨星隕落,賢相逝世。諸葛亮活躍在三國歷史的舞台上整整二十七年,從「定三分隆中決策」至「隕大星漢丞相歸天」,《三國演義》用了六十六個章回進行描寫,占全書一半以上的篇幅。其間正是三國鼎立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時期,是曹操、劉備、孫權三方直接伐兵交戰最緊張、最激烈的重要階段,諸葛亮在三分天下的歷史演進中,成為社稷的棟樑,激流的砥柱,巨輪的軸心。「門下三千客」,「胸中十萬兵」,他的所作所為,幾乎都牽動着全局,構成了《三國演義》最精采的篇章。對這樣一位支撐《三國演義》整個藝術結構的真正主角,小說寫其出山,盤馬彎弓只不發,搖曳多姿,鋪墊蓄勢,讓他高屋建瓴地亮相。其歸天,調動各個角度的投影,烘托悲情、悲景、悲語、悲聲、悲思,讓他在寧靜秀美中走去……
這首七律出自杜甫之手。「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此日傾。」諸葛亮死時,大星隕落。這是古代星占的傳統觀念,「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偉人。」唐代星占學大家李淳風《乙巳占》卷七雲:「墜星之所,其下流血、破軍、殺將,為咎最深。」正是這徵兆「破軍殺將」的墜星,「墜入蜀營,三投再起,隱隱有聲」。小說的描寫在正史里有記載,《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注引《晉陽秋》:「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於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小說家緊緊圍繞墜星,刻畫諸葛亮觀星、祈星、嘆星的細節,從而映襯出天命不可違,「願以只手將天補,何期歷數到此終!」
諸葛亮扶病出帳,夜觀天文,對姜維說:「吾命在旦夕矣!」姜維問:「丞相何出此言?」孔明曰:「吾見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隱,相輔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姜維回答:「天象雖則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諸葛亮說:「吾素諳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於是姜維引甲士四十九人,各執皂旗,穿皂衣,環繞帳外;諸葛亮於帳中擺設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盞大燈。外層再布四十九盞小燈,中央放本命燈一盞,面對北斗,拜視說:「亮生於亂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顧之恩,託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馬之勞,暫討國賊。不意將星欲墜,陽壽將終。謹書尺素,上告穹蒼:伏望天慈,俯垂鑒聽,曲延臣算,使得上報君恩,下救民命,克復舊物,永延漢祀。非敢妄祈,實由情切。」諸葛亮看已是六夜,主燈明亮,心中甚喜。不料眼看就要到七天了,卻被魏延急步,將主燈撲滅。他無可奈何地嘆道:「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諸葛亮逝世後,舉國哀悼,山川悲咽。「麟台惟顯著勛名」概括了他一生功勳卓著;「於今無復雅歌聲」表達了人民對他的深切懷念。[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