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嘗君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讀《孟嘗君傳》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篇駁論文,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篇駁論文。
作者在此文別出新見,採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論證手法,通過對「士」的標準的鑑別,駁斥了「孟嘗君能得士」的傳統觀點,無可辯駁地把孟嘗君推到「雞鳴狗盜」之徒的行列。 全文轉折有力,嚴勁緊束,體現了筆力之絕。全篇只有四句話,八十八字卻有四五處轉折,而且議論脫俗,結構嚴謹,用詞簡練,氣勢軒昂。
讀《孟嘗君傳》 1
世皆稱2孟嘗君3能得士4,士以故歸5之,而卒6賴7其8力,以脫於虎豹之秦9。嗟乎!孟嘗君特10雞鳴狗盜11之雄12耳13,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14齊之強,得一士焉,宜15可以南面16而制17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18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詞句注釋
《孟嘗君傳》:指司馬遷創作的作品《史記·孟嘗君列傳》。
稱:稱頌,讚揚。
孟嘗君:姓田名文,戰國時齊國公子(貴族),封於薛地(今山東省滕縣東南)。
士:士人,指品德好、有學識或有技藝的人。
歸:投奔,投靠。
卒(zú),終於,最終。
賴:依仗,依靠。
其:指門下士。
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樣殘暴的秦國。
特:只,僅,不過。
雞鳴狗盜:孟嘗君曾在秦國為秦昭王所囚,有被殺的危險。他的食客中有個能為狗盜的人,就在夜裡裝成狗混入秦宮,偷得狐白裘,用來賄賂昭王寵妃,孟嘗君得以被放走。可是他逃至函谷關時,正值半夜,關門緊閉,按規定要雞鳴以後才能開關放人出去,而追兵將到。於是他的食客中會學雞叫的人就裝雞叫,結果群雞相應,終於及時賺開城門,逃回齊國。後成為孟嘗君能得士的美談。
雄:長、首領。
耳:罷了。
擅(shàn):擁有。
宜:應該。
南面:指居於君主之位。君王坐位面向南,故云。
制:制服。
夫:發語詞。
白話譯文
世人都稱讚孟嘗君善於得到人才,因此人才都投靠他的門下,而他終於藉助他們的力量,從虎豹一樣兇惡的秦國逃走。哎呀!孟嘗君只不過是些雞鳴狗盜之徒的頭目罷了,哪裡稱得上善於得到人才呢?不是這樣的話,他完全可以憑藉齊國的強大力量,得到一個真正的人才,就可以南面稱王而制服秦國,還用得着這些雞鳴狗盜之輩的能力嗎?雞鳴狗盜之輩出入他的門下,這正是真正的人才之所以不到他那裡去的原因呀。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是王安石讀《史記·孟嘗君傳》之後發出的感想,旨在破「孟嘗君能得士」的世俗之見。一說此文作於淮南節度判官任上(1042-1045),一說作於王安石在京直集賢院、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期間(1059-1063)。此文名為讀後感,實則借題發揮,以表達自己對人才的看法。
作品鑑賞
王安石通過對「士」的標準的鑑別,駁斥了「孟嘗君能得士」的傳統觀點。全文只有四句話,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擺出待批駁的觀點,說明世人對孟嘗君的傳統看法:「孟嘗君能得士」。接着寫出這一論點的兩個依據:一個是「士以故歸之」,這是概括地說;一個是「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這是從具體事例說。乾淨利落,開門見山豎起了要論駁的靶子,可謂「立」。
第二層先用感嘆詞「嗟呼」加強語氣,然後直接了當地駁斥「孟嘗君能得士」的說法,孟嘗君不過是雞鳴狗盜之徒的首領罷了,怎麼能說他能得士呢?斬釘截鐵,一下子就把「士」和「雞鳴狗盜」之輩區別看來,開語警策,反駁有力,將「世皆稱」云云一筆掃倒,此可謂「駁」。
第三層轉折騰挪,加深反駁之意,用反證法提出自己對「士」的標準的看法:「士」必須是可賴以謀國制敵的能人,憑仗齊國強大的國力,得到一個「士」,就可以使齊國成為霸主,制服秦國。正因孟嘗君手下無一真正的「士」,才導致要靠雞鳴狗盜之徒來幫助孟嘗君逃脫秦國,從而證明孟嘗君的「士」不足以稱為「士」,用事實駁斥了孟嘗君能得士的表面性、片面性的看法。新意獨出,直追根本,為一篇文章的旨意所在,此可謂「轉」。
第四層承接上文,深入一層,運用邏輯推理解析孟嘗君不能得士的原因,又駁首句所講的「士以故歸之」,下斷語作結,補足對孟嘗君能得士的批駁。說明孟嘗君不能得士的理由:雞鳴狗盜之徒出入其門,真正的士是不會跟孟嘗君走的,這一斷,如斬釘截鐵,鏗鏘有力,不容置辯,此可謂「斷」。
全篇緊緊圍繞「孟嘗君不能得士」的主旨,一立,一駁,一轉,一斷,把孟嘗君能得士傳統看法一筆掃到,雖轉折三次但嚴謹自然,議論周密,詞氣凌厲而貫注,勢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辯的邏輯力量。語簡意深,文短氣長,尺幅中具有千里之勢,讀起來又抑揚頓挫,聲韻諧美。這篇短文兼哲理、情趣、氣勢、音韻之勝,表現了作者思想的敏銳卓絕和寫作技巧的高超純熟。
作者以異於傳統的「士」的標準,反駁了史書中所羨稱的「孟嘗君能得士」之說。對於「士」的這一獨特理解和對傳統之說的斷然否定,從側面反映出作者自許自負的態度和睨視世俗的胸襟。作者的議論新穎精警,而妙在不覺牽強附會。全文九十字,四句話四層意思,簡潔緊湊,極盡轉折騰挪之能事。首層提出論點,語勢緩和;二、三兩層為駁論,辭氣凌厲,頓作巨瀾;末層似老吏斷獄牢,起得緩,接得陡,結得疾,為短論的傑構。[1]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西)人。慶曆二年(1042)進士,一直擔任地方官吏。神宗即位,上萬言書力主革新。熙寧二年(1069),拜參知政事,設制置三司條例司,主持變法,積極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等新法,卻因地主豪族反對以及用人不當等原因失敗。
熙寧七年(1074),罷相,出知江寧府。八年,再相,次年復罷。十年(1077)封舒國公。元豐二年(1079),復拜尚書左僕射,改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晚年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城外半山園,自號半山老人。
元秸元年(1086)卒,年六十六,贈太傅。崇寧三年(1104),追封舒王。
工詩擅文,文風峭刻,政治色彩濃厚,有《臨川先生集》一百卷,為「唐宋八大家」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