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堂姐夫的九十年(段允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讀堂姐夫的九十年》是中國當代作家段允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讀堂姐夫的九十年
現年九十歲的周備恕,是一位有着四十年工齡、五十四年黨齡的退休幹部。在他的九十歲誕辰喜宴上,有一份名為《我這九十年》的精神大餐,令人陶醉,值得分享。
我稱周備恕為堂姐夫。堂姐是我三叔的女兒,三四歲時爹死娘嫁人。八歲那年,撫養她的姨娘背井離鄉逃荒山西,她被改名換姓方才回到親娘身邊。十九歲出嫁,與堂姐夫相濡以沫七十年,2023年十月初二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九歲。
堂姐去世後,外甥發林讓我多與他爸聊聊天。我發現堂姐夫頭腦清醒、口齒伶俐、對過去的事記憶猶新,於是決定由其口述,我和他的女兒曉風把他的回憶整理下來,出一本名為《我這九十年》的冊子。
堂姐夫與我堂姐都是1935年生人。堂姐生於正月十二,堂姐夫出生在七夕之夜,地點是唐朝著名詩人岑參曾經住過、寫了一首《南池夜宿憶王屋青蘿舊齋》美好詩篇的大峪東溝。
堂姐夫對他的老爺非常崇拜。他說,清·光緒初年那場大旱,死人無數。時年二十來歲的老爺,在喪失多個家人之後,帶着比他小十多歲的弟弟逃荒到山東,不僅度過了災年,而且還把當地一個婦女帶回老家當老婆,又在老家給弟弟娶妻生子,使得家族得以繁衍。堂姐夫從小就深受他老爺疼愛。
堂姐夫的爺子輩同胞三人、父輩親兄弟五個。民國三十二年正月初七,他老爺召集五個孫子分家後,只剩下堂姐夫的父母住在老家,上養老下養小。
堂姐夫稱他的外公外婆為恩人。民國三十二年夏秋的兩茬蝗蟲災害,逼得家鄉許多人背井離鄉逃荒要飯。堂姐夫家沒有逃荒,多虧了他外公外婆給的一斗小麥面,讓他父母當作本錢做賣饃生意,度過了災荒年。
堂姐夫有三個名字。他是在父母接連生了三四個男孩都沒有成活的情況下,祈求廣生奶奶「哪怕醜陋點都不嫌」之後出生的。父母給他起的乳名叫「丑旦」。因右腳小趾長了兩個指甲,只有老爺一人叫他「六趾」。上學後,老師給他按輩分起了個學名叫「周備恕」,一直沿用至今。
家鄉解放後,十三歲的周備恕上了共產黨在東溝辦的小學,1951年底讀完四年級就不上了。1952年,國家開展掃盲活動,要求各村辦夜校。初小畢業的周備恕受聘為掃盲教員,這一教就是三年,沒有報酬,全是盡義務。
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向蘇聯老大哥學習,其中包括向蘇聯林業專家米丘林學習,綠化荒山。互助組成立米丘林小組,周備恕榮任組長。他夜裡掃盲,白天育林,開始與林業結緣。1955年,周備恕升任初級社林業委員。1956年,周備恕又高升為由五個初級社合併為一個高級社的林業委員。1958年秋冬,周備恕經大峪人民公社推薦,到安陽林業學校深造三個月,掌握了園藝、森林、植保三門技術。
1959年正月,林校畢業的周備恕被大峪人民公社任命為新成立的林業總場會計,從記公分的農村人變成了由公社發工資的公家人。1959年下半年,國家實行幹部職工下放充實農業第一線的政策,大峪人民公社180個林業職工只留下13個,周備恕繼續擔任會計。
1970年3月,周備恕在大峪林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2年8月,在林場幹了十三年的周備恕,由臨時工轉正為國家林業全民工,戶口也由農轉非,吃上了商品糧。1974年,經公社領導推薦、縣林業局批准,周備恕榮升大峪林站站長,戶口也轉到了縣林業局。
1990年,為了讓兒子接班,周備恕申請辭去站長職務,辦了內退手續。在擔任大峪林站站長的十六年裡,連年奪得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先後有兩屆領導找他談話,想提拔他到國營林場當場長,他都以年齡大了、在大峪人熟、離家近等理由婉言拒絕。
屈指算來,周備恕從1952年至1990年,先後擔任綠化組長、林業委員、林校學員、林場會計、林站站長,從事林業近四十年,是個名副其實的林業人。他任鄉林站站長時的縣林業局長(後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宗吉老領導,稱周備恕是個實幹家,是一個執迷於林業的人,是大峪嶺上一棵松。
堂姐夫退休後仍然受到組織關懷。1990年內退後,鄉黨委讓他負責老幹部工作。1995年正式退休後,把黨組織關係轉到了老家東溝村黨支部。從此,他受到來自市林業局、大峪鄉(鎮)兩級黨委和東溝村黨支部三個黨組織的關懷。兩級黨委召開的老幹部例會、組織的老幹部活動都通知他參加,對老幹部的慰問沒有忘記他,發給老幹部的福利也有他一份。他多次參加林業局組織的老幹部外出參觀考察活動,使他開了眼界,長了見識。村幹部經常與他交談,徵求意見,他也積極對村裡的工作獻計獻策。疫情防控期間,他向村里捐款,村黨支部評選他為2022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在2023年大峪鎮「和美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系列先進評選活動中,經村黨支部推薦,被鎮黨委、政府評為「好黨員」。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時候,中共中央向他頒發了「光榮在黨50年」證章。
堂姐夫我與堂姐相濡以沫七十年。他倆於1953年臘月結為連理,共同生活了七十年。堂姐在堂姐夫常年在外工作的情況下,對上孝敬公婆、養老送終,對下養育三女一男,家務、地活全把式,積勞成疾,時不時地住上幾天醫院。每次都是堂姐夫請假在醫院陪護。堂姐夫退休後,回到家裡,悉心照顧我姐,這一照顧就是30多年。特別是十五年前,堂姐腿部摔傷不能走路之後,堂姐夫成了全職保姆。他每天推着坐在輪椅上的堂姐出去看風景散心,冬曬太陽夏乘涼;他把我堂姐的衣服換洗得乾乾淨淨、身子擦得聞不到一點老人味;他擀麵條、包餃子、蒸包子,炸油膜,變着花樣給我堂姐做好吃的飯菜;他按時給我堂姐端水、餵藥,沒有忘過一次。堂姐常對我說,你姐夫他好心腸。十年前,我在《賀堂姐夫八十大壽》的賀詞中寫道:「十數年來,吾姐多病,他好心腸,呵護倍增。就醫陪伴,居家照顧,模範丈夫,勝似醫生。」堂姐夫說:「允生兄弟過獎了,其實我做得很不夠。我退休在家,就要好好照顧你姐,把年輕時候沒有關心照顧的缺憾都補回來,叫她幸福快樂無憂無慮地度晚年,叫她覺得嫁給我這輩子沒有遺憾。」這淳樸的話語,出於高尚的思想境界。
2023年十月初二中午,堂姐坐在輪椅上不辭而別,堂姐夫悲痛欲絕。我作為娘家人善語相勸,說我姐享了人生五福中最高的「善終」之福,你倆一起度過了人世間少有的七十年白金婚。
堂姐走後,子女們在以不同的方式對他們的母親表示哀悼追思的同時,又以不同的方式對他們的父親表達孝心,其中一項就是讓我與堂姐夫多聊聊天,結果聊出了《我這九十年》這本冊子。
這本冊子內容豐富多彩,不僅有堂姐夫對九十年經歷的精彩回憶,而且有相關證件照片,還有附錄。他兒子、女兒追思母親的文章,兒媳婦執筆為這本冊子寫的後記,孫女、外孫女等五人對奶奶、外婆的懷念和對爺爺、外公的讚揚與祝福,我十年前分別對堂姐、堂姐夫的八十大壽寫的聯賦,都作為附件入冊。堂姐夫任鄉林站站長時的縣林業局長、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位上退休的王宗吉老領導,為這本冊子作的序,使得這本冊子蓬蓽生輝。著名書法家、市書法協會老主席張奇惠為這本冊子題寫的書名,借用國畫大師於善政的畫作為封面,使得這本冊子錦上添花。
這本冊子正文十二節,堂姐夫在最後一節寄語子孫後代:「愛黨愛國不變心、孝順老人不違心、家庭和睦不離心、養育後輩不偏心、行善積德不虧心、平安是福不貪心、感恩回報不負心。」這七句話,也是他的人生哲學和寫照。
讀堂姐夫這九十年,給我的印象是:他是一個比較幸運、很有福氣的人,是一個對前輩感恩、很有孝心的人,是一個對共產黨和新中國忠心耿耿的人,是一個對工作勤勤懇懇、責任心很強的人,是一個廉潔奉公、沒有貪慾之心的人,是一個對愛情忠貞、心腸絕好的人,是一個對子女孫輩富有愛心的人,是一個被上上下下左鄰右舍掏心讚譽的大好人,因此他是一個長壽的人。小他十三歲的我,很高興讀了他的九十年,願意接着再讀他的一百年、一百一十年。[1]
作者簡介
段允生,河南省濟源市人民檢察院退休幹部、市詩詞楹聯學會名譽副會長,市老幹部通訊組副組長,市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