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大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豫東大鼓 |
中文名稱;豫東大鼓 所屬地區;河南·商丘·柘城縣 文化遺產;豫東大鼓 遺產編號;Ⅵ-2 遺產類別;曲藝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單位;柘城縣 |
豫東大鼓是一種河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豫南、豫東地區多用戰鼓,因而又叫'單大鼓'或'大鼓',豫東大鼓至今已有368年的歷史,湧現出了許多藝術造詣深、影響廣泛的大鼓藝人,他們為豫東大鼓獻出了畢生精力。豫東大鼓的曲目以傳奇、武俠為主,也有公案講史類和生活小段。[1]
流行程度
據《中國戲曲曲藝詞典》記載:"鼓兒詞是河南早期流行的一種曲藝形式,不用絲弦伴奏,只用小鼓(或戰鼓)、犁鏵片(或檀板、簡板)擊節演唱。有吟有頌,有說有唱,因唱腔的尾音多鼻音帶哼字,故又叫'鼓兒哼'。豫南、豫東地區多用戰鼓,因而又叫'單大鼓'或'大鼓'。由於流行地域和吸收其他藝術形式的不同,唱腔又有區別。" 據柘城縣文化局提供的資料顯示,豫東大鼓至今已有368年的歷史。
豫東大鼓在流傳發展中,湧現出了許多藝術造詣深、影響廣泛的大鼓藝人,他們為豫東大鼓獻出了畢生精力。永城市的劉福星(1902年生),在永城保安山奶奶廟會上,被豐縣、沛縣、蕭縣、碭山縣、宿縣以及永城市、夏邑縣、虞城縣等地的到會藝人譽為"大鼓狀元"。民國年間,夏邑縣形成了以唐志軍、唐志修、唐志彪為代表的唐派大鼓,被群眾稱為"唐家三盤鼓"。唐家三盤鼓的演唱激昂奔放、高低兼備、富於變化。民國末年,虞城縣出現了著名大鼓藝人梅春田、梅春才、梅春海,被群眾譽為"梅家大鼓三桿槍",他們的唱腔動聽,偷字閃板運用巧妙。新中國成立後,虞城縣又湧現出牛秀麗、莫紅梅等大鼓演員,她們勇於創新,唱腔優美,並吸收豫劇、花鼓和其他藝術的一些調門腔彎,使豫東大鼓的唱腔更為悅耳動聽,並摒棄了原來的"綿羊腔",很受群眾歡迎。
傳統曲目
豫東大鼓的曲目以傳奇、武俠為主,也有公案講史類和生活小段。主要傳統曲目有《列國臥虎山》、《漢八義》、《封神演義》、《西遊記》、《劍俠奇中奇》、《三俠五義》、《仙女配》等。
曲目特點
相傳,在1640年,有一名姓朱的官紳,為避難流落到汪莊村,並在汪莊村定居下來,做些小本生意維持生計。這人生來聰慧,很快抓住了商機,生意越做越大,成為當地一名富有的商人。朱姓官紳趁自己60歲大壽之際,請了很多戲班子,說、拉、彈、唱,樣樣齊全,一連三天三夜不曾間斷,台下的觀眾大過戲癮,朱姓官紳感覺非常風光。朱姓官紳看村里人對戲劇那麼痴迷,就索性花錢留下了幾個戲班子裡的精英,好讓村里人也能跟他們學戲。就這樣,汪莊村人邊學邊改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就是豫東大鼓。
汪莊豫東大鼓唱腔及表演形式可分為兩種,即徒口講說和說唱相間。徒口講說,是指表演者不借用任何道具,全憑表演者的記憶,徒口講說故事的精彩內容。表演者通過口頭語言及肢體語言表現故事中人物表情的喜怒哀樂,通俗易懂,活靈活現,滑稽動作引人入勝,常常博得觀眾陣陣掌聲。說唱相間,是指表演者借用道具(道具由鼓、支架、鼓槌兒、桌子、椅子、驚堂木組成),由多人伴奏,以說帶唱的表演形式向觀眾傳送精彩的故事內容,唱腔高低起伏、時緊時慢,收到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傳承人物
李久義,自幼聰明伶俐,性格開朗,敢說敢講,兒時對每件事都有一種好奇心。但由於家中兄弟姐妹多,生活艱苦,為了生計,父母只好把排行老五的李久義過繼給亳州市的一家親戚。李久義11歲那年,個頭已比同齡人高出一截。
由於生活艱苦,民間的娛樂活動非常缺乏,唱戲、說書就成了民間紅、白事的主要活動之一。自幼好學、模仿能力極強的李久義,常趁大人不在時網羅一群孩子模仿大人說書。一天,一名民間說書藝人在演出時,發現了李久義的說書天賦,就與大人商議,將李久義收下做徒弟。李久義從小就熱愛說書,有了老師精心指點,進步更加神速。李久義17歲時,就能把老師教的基本動作、名段、唱腔全部掌握,並成了眾多師兄弟之中的"頂樑柱"。21歲時,就被大家推選為說唱班的班主。
李久義不但是說唱班的班主和業務骨幹,其他民間曲種他也精通,表演起來隨心所欲。1984年,柘城縣人民政府為搞慶祝活動,把全縣的民間曲藝隊調到縣裡參加演出,由於李久義表演精彩,當時的縣長還特意同他親切握手。
發展現狀
豫東大鼓鄉土氣息濃郁,區域性強,唱段內容極其廣泛,配以幽默滑稽的肢體語言,能給人們帶來歡樂及精神上的享受。豫東大鼓具有厚實的群眾基礎,符合大眾化欣賞口味,能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對構建和諧社會、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一定的社會價值。
隨着當今曲藝的生存和發展狀況,較之其他藝術文化形態,豫東大鼓的現狀及前景卻令人堪憂,其具體表現為專業曲藝演出人員大幅減少、演員後繼乏人、曲藝創作和研究力量薄弱等。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73歲民間藝人線上唱紅豫東大鼓戲,靠直播打賞改善生活延續傳承 , 快資訊 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