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越雷池一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越雷池一步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越雷池一步 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過雷池,古地名,現今位於龍感湖水域。比喻不敢越過某一界限。多指保守拘泥;或讓敵人膽寒,不敢進犯。也有作"不得越雷池一步"。追根 溯源。昔日的"古雷池"便是今天的安徽省望江縣雷池鄉境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不敢越雷池一步 [1]

別名 勿越雷池一步

文獻 《中國歷史地圖集》

出處 《晉書·庾亮傳》

面積 147.5 km²

位置 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雷池鄉

出處

《晉書·庾亮傳》:"亮並不聽,而報溫嶠書曰:'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例句

是用來批評那些已經學習了很多卻"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藝術手法上陳陳相因的人們的。(秦牧《獨創一格》)

東晉成帝時,庾亮任中書令,執朝政。他為了防備西部邊境的敵人侵犯,推薦溫嶠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加強防務。溫嶠上任不久,庾亮得到了歷陽太守蘇峻企圖謀反的報告。

原來蘇峻糾集亡命之徒,早就蠢蠢欲動了。庾亮自作聰明,想騙蘇峻離開歷陽,到京都建康(今江蘇南京)來做大司農。大臣們都以為這辦法不妥,溫嶠也寫信給庾亮勸阻,但庾亮不聽。蘇峻果然非但不願到京都去,反而由此看出朝廷對自己起了疑心,於是造起反來,發兵攻向京都。

溫嶠得知蘇峻反叛,立即號召部下將士,秣馬厲兵,打算從水路進入建康,護衛都城。庾亮對於蘇峻叛兵估計不足,寫信給溫嶠說:"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意思是我擔心西鏡(指坐鎮荊州的陶侃)更甚於蘇峻叛兵,你務必留在原地,不要越過雷池到京都來)庾亮叫溫嶠"無過雷池一步",在戰略上是錯誤的。

蘇峻攻勢兇猛,很快逼近建康,庾亮指揮晉軍迎戰,被殺得大敗,京都失陷。心懷內疚的庾亮投奔溫嶠。溫嶠並不責怪,請他守衛白石的營壘,自己則加緊操練水軍,準備與蘇峻叛軍決一死戰。蘇峻派了一萬步兵,從四面包圍白石,拚命攻打,庾亮手下只有兩千人,漸漸支持不住。

庾亮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地揮刀猛衝。晉軍受到激勵,愈戰愈勇,終於殺退了叛軍。庾亮見叛軍敗退,大喝一聲,率晉軍衝出營壘,緊緊追擊,斬殺數百名敵人,獲得大勝。最後,庾亮、溫嶠等人終於殺掉蘇峻,平定叛亂,彌補了因"無過雷池一步"戰略錯誤而造成的損失。

記載

但讓後人能真正記住雷池的並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了那句流傳千百年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東晉咸和二年(公元327年),歷陽(安徽和縣)鎮將蘇峻叛亂,舉兵進犯建康(南京),江州刺史溫嶠欲領兵東下,中書令庾亮恐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在《報溫嶠書》中說:"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太平御覽(六十五卷)》引《孝子傳》:"孟宗為雷池監,作鮓一器以遺母,母不納。"孟宗,又名孟仁,三國時的江夏(今湖北黃崗西北)人,曾在望江雷池地域任監魚官《三國志.吳志》中亦有此記載。這就是說,最晚是在三國時期,就有雷池,並且設立了行政官員。這也就是說,在江淮這片土地上,早在1700多年前便已經有古雷池的存在。

雷池因此便名著史冊,"不越雷池一步"也成為後人熟悉的一個成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