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徹骨的寒,這沁人的暖(王淑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這徹骨的寒,這沁人的暖》是中國當代作家王淑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這徹骨的寒,這沁人的暖
「原來,每一個冬天都很冷。」是我留在庚子初春里最情真意切的一句話。
居有房,行有車,夏有涼風冬有暖氣,多年來,日漸豐盈的物質生活在有意無意間讓我以及周圍的許多朋友,幸運地避開了冬日的嚴寒,守在四季如春的房間裡武斷地為冬天下了結論:「現在的冬天,一點兒都不冷。」
當幻想過上千種樣子的2020年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感染疫情開篇,冬也以最本真的樣子,還原了一種久違了的寒冷,這種切膚的寒冷連同寒冷里的溫暖,註定與這場戰「疫」一起,封存在我的文字里。
明珠社區與城關鎮政府,一個占據縣城的東北角,一個位居縣城的西南面,從此處到彼處或從彼處到此處,至少拐七次彎經過六個紅綠燈——如果不是因為寒冷給的感受太深,我想我怎麼也不會把這兩個與我毫不相干的地方之間的行走路線記得這麼清楚。
2月2日,氣溫零下七度。社區安排我和李燕一起騎敞篷三輪車到鎮政府去拉防疫物資。看着大院裡那輛淺灰色電動三輪,想象着坐在敞篷三輪車上發飛揚心飛揚風在耳邊吟唱的愜意,有點迫不及待。
秋衣秋褲、毛衣毛褲外加大衣長靴,再系上羊毛圍巾,好多年都不曾有過的厚實裝備在身,內心踏實無比。車子啟動,我心飛揚。行駛在人車稀少的街道上,伴隨着電三輪「嗡嗡」的響聲,輕鬆地和李燕嘮着家常。
駛過一條街,拐了一個彎,寒意漸漸侵襲而來,口罩變硬變冷,一呼一吸間浸透着冰涼,隨着車輪滾滾往前疾駛,寒風穿過鞋子、襪子、外套、毛衣直抵肌膚,亂髮狂舞。左拐,右拐,寒冷入骨,腦門生疼,耳朵發痛,路旁的樹枝並沒有擺動,耳邊卻是風聲獵獵勢如猛虎,輕鬆的聊天變成一遍遍虛弱的詢問:「燕兒,還有多遠?還有多遠?」
2月5日,氣溫零下九度。再一次坐上李燕的三輪車沿原路到原地去拉物資。有了上次的經驗教訓,這一次,我全副武裝,戴上了帽子穿上了軍大衣,斷了心飛揚的念想,只想快去快回。車疾駛,風掠過,自以為做足了的準備,還是敗給了冬的寒冷,當三輪車穩穩噹噹停在鎮政府後院,我那特意多穿了一雙棉襪的雙腳,透着仿佛裸踩在冰上的寒意。
而這樣的寒冷,李燕每天都在經歷。
李燕是社區公崗人員,除去社保,每月拿到手的工資是1200元。老公殘疾,兒子上學,她的工資加上老公兒子的低保,一家三口每月的全部收入是1998元。電三輪,是李燕的「私家車」,從她兩年前到社區做公崗開始,就成了社區的「公車」。防疫工作啟動後,除了正常的摸排、盯控外,她和她的電三輪還一起承擔了為社區領取、發放防疫物資和各種資料表格的任務,穿城去穿城回,有時一天跑一趟,有時一天跑好幾趟,領回物資後再一一發放到各卡點,社區下轄12個小區,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每天都要轉好幾圈。有時實在忙不過來,就一家三口齊上陣,老公幫忙值守卡點,兒子為被隔離人員送米麵。
「掙這麼少的錢幹這麼多的活,你覺得虧嗎?」
「人都是憑着良心做事的,掙多掙少不說,既然掙這份錢就要對得起這份工作。」——在眼淚衝出眼眶的剎那,我給了這個普通女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這樣的寒冷,我已有好多年不曾體會。十八歲以前的記憶里,有過這樣的寒冷。那時一季一季扛着這樣的寒冷走在鄉間求學的路上,母親盡其所能年年為舊棉衣絮上新棉花,續上短了半截的袖子和底邊。姑媽送來棉手套,大姐做雙新棉鞋,雖然享受着接力的溫暖,但手腳上的凍瘡還是紅豆一樣,年年發幾枝,又痛又癢,成為留在記憶里光陰的薄涼。離開鄉村後的許多年,路越走越遠,日子越過越好,出門有車,進門有暖氣,看不到玻璃上的冰花,看不到白菜凍成冰疙瘩,忘了手腳上的凍瘡哪一年不再復發,也就漸漸忘了冬天本來的模樣。
立春後的日子,寒冷有增無減,氣溫飛快地下降,呵氣成霜。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李燕依舊扛着無處躲藏的寒冷奔波在街頭巷尾。每次看到她的身影,總會想到掛在冬日枯枝上的那一兩顆沙棗,看上去岌岌可危,無限孑立,卻又具有飽滿的、堅硬的氣力,讓人忍不住地感動,忍不住地心疼。
冬與春的交替,是寒與暖的博弈。誰也無法阻擋冬的寒冷和光陰的薄涼,就像誰也無法阻擋春天的溫暖和生活的動人一樣。
這個被疫情風暴席捲了的冬春,鋪開了一場人類與新型冠狀病毒較量的戰場,當一批批醫護人員聽從國家召喚,奔赴抗疫一線,捨身忘死、拼搏奮戰時,一個個的平凡人也在各自的世界裡,散發着溫暖的光芒。
比如用細節溫暖隔離人員的政法委副書記王占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為方便聯繫交流,各個卡點都建立了微信群,名稱大同小異,不外乎「隔離人員工作群」、「疫情防控工作組」……等等,正式而又嚴肅。而在王占宏書記負責的融盛源賓館隔離點,所有工作人員和隔離人員擁有一個溫馨的群名:融盛源家人入住交流群。「我感覺『隔離』這個詞很冰冷,雖然全國的統一叫法是隔離人員,但我還是想着儘可能地避開『隔離』兩個字,讓他們能在這裡感受到家的溫暖。」王書記這樣說。
一聲「家人」,春風化雨,足以融化所有的不安、焦躁、慌亂和牴觸,而溫暖就是如此簡單,有時僅僅改變一種稱呼就足夠。
比如81歲退休教師孫秀雲老人,自2月9日以來,無論天有多冷,每天都會用紅棗、生薑、梨等6種食材熬製一鍋驅寒湯送到小區門口監測點,讓一線工作人員喝一口自己秘制的薑湯取暖,是老人最樸素的心愿。
比如社區居民金風勤,連續六天為門口值班點送愛心餐,攤餅、粉湯餃子、包子、油餅、米飯、麻辣燙,天天不重樣,只是因為「看着門口值班人員大冷天站在崗位上,一站就是一天,特別心疼。」
比如為卡點送來熱乎乎油餅的海建華,送來水果餐點的孫海波,連續多日為工作人員送愛心餐的吳惠萍、田桂芳以及許多不願意留下姓名和照片的愛心人士……我們的縣城如此之小,小到只是中國地圖中的一個黑點,我們的民眾如此普通,普通到哪怕只是社區花名冊中的一個姓名,也要在寒冷中努力地鑽木生火,用一簇簇微小的火光,溫暖頭頂的這片青天,烘熱腳下的這片黃土。
作者簡介
王淑萍,回族。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