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克墩信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迦克墩信經》又稱加《加采東信經》是在公元451年所召開的第四次公會議中制定的基督教信經。
基督七大聖事俗稱教七禮或七聖禮,是7種被賦予特殊神聖意涵的儀式[1],是基督教會一切宗教活動的基礎。天主教、東正教等傳統基督教派認為聖事僅此7項,《天主教法典》將其定名為:洗禮聖事、堅振聖事、聖體聖事、懺悔聖事、病人傅油聖事、聖秩聖事、婚姻聖事[2],每項聖事還有若干別名。大部分新教宗派則只承認其中的洗禮以及聖體。
簡介
由於當時有不同的基督論產生,造成了東方教會的混亂。聶斯脫里(或譯涅斯多留)宣稱基督具有神人二性並雙重位格,乃是為了要保持基督人性的完整。猶提干宣稱基督只有一個位格,但也只有一個神性,因為基督的人性已被神性蓋過,就如同一滴醋落入在大海里而消逝一般。聶斯脫里及其派別在公元431年召開的以弗所公會議中被定為異端。
此公會議的召集人是拜占庭皇帝馬爾西安,與會的有來自東方教會的主教500人及教皇代表數位。會初,大家一致通過接納《尼西亞信經》、利歐的《大卷》及區利羅寫給涅斯多留的信件,為基督論的正統,並無意重新制定信經。但羅馬皇帝馬仙及政府代表則極力要求重定信仰告白,於是公會議決定製定《迦克墩信經》。最終,猶提干派被定為異端。
而16世紀宗教改革時,馬丁·路德和約翰·加爾文都承認此信經,更視之為基督教正統神學的模範。至今,此信經與《尼西亞信經》同為羅馬天主教會,東正教會,聖公會(英國國教會),以及新教派里的主要教會接受。
《迦克墩信經》重點有三:
極力維護基督單一位格的完整。
全然強調基督神人二性的分別。基督從神性而言與父神同質,但就他的人性而言,他與人類同質,而此二性是「不相混亂,不相交換,不能分開,不能離散」的,並且此二性是存在於一位格之內。
以上帝之母稱呼馬利亞
視頻
迦克墩信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外賽 | 基督教禮儀,搜狐,2018-10-30
- ↑ 就連婚姻也要在信仰的約束下進行?來了解基督教七聖禮,搜狐,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