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礁珊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造礁珊瑚 |
造礁珊瑚,又名造礁石珊瑚,是現時礁石所構成的珊瑚品種,一般生長於淺海床的透光區(或透光帶)。造礁珊瑚的種類有七十多屬,雖然僅占所有珊瑚總數的小部分,但卻有着最廣大的地理分布。造礁珊瑚主要分布於溫暖、透明度高、貧營養的熱帶淺水海域,在全球相應地可劃分為兩個動物區系,即大西洋-加勒比海區系(Atlantic-Caribbean fauna)和印度-太平洋區系(Indo-Pacific fauna)。
簡介
並不是所有的珊瑚都可以形成珊瑚礁,一般來說珊瑚分為造礁珊瑚與非造礁珊瑚兩大類。非造礁珊瑚一般多是單體,少數為小型的塊狀或枝狀復體,根據對現代珊瑚的研究,這類珊瑚適應性強,特別是單體在低溫和各種深度的環境中均能生存。珊瑚蟲的內外胚層之間沒有蟲黃澡共生,不同的種屬都有一定的分布範圍。在古生代的許多單體珊瑚都是非造礁珊瑚,其中就有許多是四射珊瑚,如石炭紀的杯軸珊瑚屬的種類,從它們的結構分析看,個體小,隔壁肥厚,屬於深海低溫環境中的種類。它們在珊瑚的數量中占的數量並不多,更多的是造礁珊瑚。
評價
造礁珊瑚生活的範圍窄,需要的環境也比較嚴格,水的溫度在攝氏20─30度,深度不超過100米,鹽度在3.5%,水體要潔淨,不能有污濁的泥沙,透光性強。在20米,攝氏25度,這樣的環境裡珊瑚蟲發育最快。造礁珊瑚包括古生代的大量的四射珊瑚和橫板珊瑚以及新生代和現代海洋中的珊瑚許多群體珊瑚。在這類珊瑚之中都有與珊瑚共生的單細胞的蟲黃藻,據研究這種藻類有助於促進珊瑚蟲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對珊瑚分泌鈣質骨骼和促使骨骼架的快速生長。據測算造礁珊瑚每年生長10─26厘米,深海非造礁珊瑚每年生長1厘米。於其它生物在古生代以來的各個地質時期下形成大的礁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