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鄭老師——我人生的階梯(黃良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鄭老師——我人生的階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鄭老師——我人生的階梯》中國當代作家黃良木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鄭老師——我人生的階梯

歲月不居白髮至,秋風秋雨愁煞人。不知不覺發現案頭上一冊《寫作藝術的階梯》的書,那是我的啟蒙老師鄭志文的作品,回想數十年來,鄭老師的教誨歷歷在目……

大凡人們都會認為啟蒙老師當從識字開始,而我天分不足,自認為直到高中二年級,才幸遇啟蒙老師鄭志文。

那還是在文革期間,學校學習氣氛並不濃,可謂是半讀半停。一天上課的鈴聲響後,課堂上一位身材瘦小的山村教師形象出現了:不足一米六的高度,懷夾一卷資料,花白的頭髮有序地向寬額的右邊梳去。他走進教室一句話也沒說,卻拿起了粉筆在黑板上寫上了七個大字「衣帶漸寬終不悔」,然後告訴我們:今天第一堂課先測一下同學們的寫作能力,要求大家寫一篇命題作文。說實在的,那些年同學們都沒讀到什麼書,幾乎無從下筆。看到同學們嘰嘰喳喳的搖頭勁,鄭老師逐詞逐字拆散進行分析開導,還講述了古人「頭懸樑、錐刺股」的讀書故事,大家都聽得入迷了,直到下課鈴聲響,我才匆匆忙忙趕寫「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作文。

沒想到課外活動時,鄭老師就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對我說:「你先把錯別字先改過來,這樣不認真,今後什麼事也辦不好。」當我攤開自己的作文本,只見上面滿是紅X,作文旁邊的留白處還有待改正的「L」的符號,於是我站在鄭老師的身旁,一筆一划描開了,直到修改正確,鄭老師才會用紅筆在「L」上畫個「7」,以表示錯別字已經改正了。

等我的字漸漸中規中矩後,鄭老師又指導我多讀課外書,多吸收群口頭上的生活妙語,還布置我每個星期寫二篇日記。然而,我每次發下來的作文本上得到鄭老師的評語還是「寫的不具體」,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晚自習,鄭老師又把我叫去,打開我文本,只見在我的作文本上開頭用了「在……下」、結尾段的「通過……體會」之類的句子統統打上了紅槓槓,他說:這就是不具體的套話,這樣的作文有人看嗎?之後,他又循循善誘地開導我,要我平常生活中隨身準備一個小本本,收集好的語言,多讀書,讀好書。他那「書讀多了,人就聰明了」的話一直銘記在我的心中。

中學畢業後,我回到了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但我始終沒有忘記鄭老師的教導,常常帶着自己用邊角料裝訂的筆記本,名曰「隨筆」,一邊記錄讀書中的佳句名段,一遍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幾年下來,隨筆也記了上百冊,自己的寫作水平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因為,當時鄭老師就在離我農村老家不遠的鄉村教書,所以,我還經常趁着農閒將自己的習作拿給鄭老師指導,不久,我的作文果然在小報上刊發了,這給了我莫大的安慰!

從此之後,寫作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部分。但鄭老師知道後,還一再告誡我,先要把家裡的生活搞上去,解決溫飽是首要的,當然也不要放下手中的筆,以後有機會可以考從事文章之類的工作。於是我在生產隊勞動之餘,挑燈夜讀,終於有一個機會考進了縣委大院當了一名秘書,幾十年過去了,我在各級報刊上發表文章也達數百篇。

在和鄭老師的交往中,我也漸漸了解了他坎坷的一生。1955年,行將大學畢業的他因為「胡風案」受到了牽連,下放的偏遠鄉鎮教書,挨批挨鬥成了家常飯,但他憑藉着阿Q精神,利用有限的材料,研究起了「魯迅和郁達夫」,20多年過去了,他的冤案終於得以平反,恆心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承認,1993年《魯迅與郁達夫比較探索》經正式出版後,收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文庫珍藏,他也榮幸地被聘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

即使教師崗位退下來,鄭老師仍然保持了旺盛的創作能力,他將幾十年的教學成果訴諸於筆端,並集冊出版,從《中國現代文學史新編》,到《現代中國文學專題史》,再到《到寫作藝術的助手》等等,可謂著作等身,幾乎每出一本書,鄭老師都會寄給我一本,讓我拜讀,使我從中得以教誨。回味青燈黃影,兀兀窮年的白髮老師,我深感汗顏,雖然自己在寫作上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我離老師的要求是多麼的遙遠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從見到鄭老師那一天算起來,已經40多年時間過去了,當我最近一次見到鄭志文老師的時候,他已是耄耋老人,頭髮已經全白了,身材比以往更瘦弱,只有眼睛仍然是那麼的炯炯有神。他送我一冊《各臻其美》新著後,仍然一再鼓勵我多學習,多寫作,我霍然想起人生的每一個進步,都少不了階梯的作用,鄭老師,您就是我一生的階梯!

[1]

作者簡介

黃良木,中國生態作協會員,浙江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