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鄭穎人 | |
---|---|
出生 | 1933.11.05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軍事土木工程系教授 |
知名於 | 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軍事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
知名作品 |
《錨杆與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範》 《地下工程圍岩穩定分析》 《地下工程錨噴支護設計指南》 |
鄭穎人[1] 鄭穎人(1933.11.05--)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岩土工程專家。浙江鎮海縣(今寧波市鎮海區)人。歷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教員,空軍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軍事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與地下工程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防護工程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岩石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主要作品《錨杆與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範》、《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範》等。 浙江鎮海縣人。1956年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曾任教授和常務理事。現任後勤工程學院教授。長期從事岩土工程的教學和研究,先後在軍事地下工程與邊坡工程的穩定性分析、地下工程圍岩力學、岩土塑性力學、岩土極限分析方法、區域性土的研究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提出了地下工程彈塑性、粘彈塑性位移解及圍岩壓力計算公式和圍岩安全係數計算方法;發展了廣義塑性理論和數值極限分析方法,推動了岩土力學的發展。發表論文500餘篇,著作12部。三篇論文入選全國最有影響的百篇論文。《邊坡與滑坡工程治理》(2007)獲中國政府出版獎提名獎和三個一百原創科技圖書獎,《岩土塑性力學基礎》(1989)獲水利部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在分離式地下油罐計算方法、機場軟基強夯處理技術、埋入式抗滑樁的設計計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為軍隊和地方解決了技術難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與三等獎各一項,軍隊及部委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十項,獲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獎一項,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00餘名。1996年被總後勤部授予「科學技術一代名師」稱號,2007年獲「重慶直轄十年建設功臣」,2009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傑出貢獻英模」稱號。[2].
目錄
主要成就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究方向
.在地下工程、邊坡工程、地下工程圍岩力學、岩土塑性力學、岩土極限分析方法、區域性土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學術兼職
後勤工程學院軍事建築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空軍工程技術顧問。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與地下工程分會及防護工程分會、中國力學學會岩土力學專委會、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協會等顧問。 國家地質災害應急小組成員。
主要成果
發表論文500餘篇,2010年,全國論文作者引用率排名居第十二位;三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的國內學術論文」。 出版專著12部,《邊坡與滑坡工程治理》入選三個一百原創科技圖書獎,獲第二屆政府出版獎提名獎;《岩土塑性力學基礎》獲水利部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獲獎情況
科技獲獎1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軍隊、部委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獎勵12項,及全國科學大會獎與全國地質災害防治科技進步特別貢獻獎。
榮譽
1978年被評為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個人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6年被總後勤部授予「科學技術一代名師」稱號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獲「重慶直轄十年建設功臣」
2009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慶傑出貢獻英模」。
人物經歷
1956年9月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石油儲運專業。
1961年9月至1962年9月在同濟大學地下工程專業學習。
2002年1月聘任為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顧問教授。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3]。
視頻
鄭穎人:數值極限分析法進展及其在邊坡工程中的應用
主要貢獻
1959年以來,先後主持或參加9個軍隊洞庫設計與科研工作,編寫了飛機洞庫總體與結構設計教材
1969年提出了地下油罐鋼筋砼罐室的設計方法,節省了大量鋼筋,被廣泛使用。
1979年設計了半埋入流沙地區的封閉形掘開式飛機庫,視底拱為彈性地基曲梁,提出了結構整體連接的計算方法。
1971年主持"軍用物資洞庫結構型式改革"的論證,提出了錨噴--內襯結構,已成為當前我軍武器物資洞庫的主要結構型式。近年來在城市岩石工程方面做了一些開創性工作
1992年主持"重慶輕軌工程合理埋深與結構型式"項目,首次提出硬岩地層中淺埋洞室上地表下沉量的監控標準,優化了車站設計。
1993年提出利用岩體與地下工程本身承載力的構想,為自貢市解決了淺埋洞室上建高層建築的難題。
1995年在重慶世貿大廈基坑與地下洞室間採用3.7米厚的岩石間壁獲得成功,比有關部門要求的最小間壁尺寸減少了16米。針對重慶市岩質建築邊坡,突破了按土壓力公式計算岩石壓力的常規做法,提出了基於沿結構面滑裂的岩石壓力計算公式和計算參數,以及以岩體結構面與完整性為主要特徵的建築邊坡的岩體分類方法,提高了工程安全度,節約了經費。
70年代修正了芬納公式,導出了圓形洞室彈塑性與粘彈塑性的位移與圍岩壓力公式,發展了地下工程圍岩力學。80年代初,提出了錨噴支護解析算法與不穩定塊體錨噴支護算法。在岩土本構模型與數值分析方面取得進展,發展了岩土塑性力學。在岩土屈服條件研究中,建立了包含14個常用屈服條件在內的統一屈服準則,修正了辛克維茲一潘德準則中的錯誤,提出了與莫爾-庫侖準則屈服面面積相等的等面積圓莫爾--庫侖準則,使計算更加簡便,且保持較高的精度。提出了由試驗擬合屈服條件的一些方法,從而避免了建立屈服條件的任意性。首次提出了剪脹類土的體積屈服條件與洛德角方向的剪切屈服條件,完善了岩土類材料的本構關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岩土多重屈服與應變空間塑性理論"的研究中,建立起多重屈服面與應變空間塑性理論,導出系列公式,該成果在水利、採礦、國防等工程實踐中應用。
在岩土工程數值計算方面,研究了基於應變空間塑性理論的有限元法與邊界元法、邊界元與有限元彈塑性反分析逆解法、用位移表述的彈塑性邊界元法等。1987年,最早提出了彈塑性半解析元法,編制了地下工程方面的計算機應用程序,受到了力學家辛克維茲的關注。
在區域性土的研究領域,解決了工程中的一些技術難題。在主持的"濕陷性黃土地區機場跑道沉降原因分析及修復技術"課題中,提出了壓實黃土雖消除原黃土的濕陷性,但在一般壓實情況下,仍會遇水產生濕化沉降的觀點,揭示了汾陽機場20年來沉降不均,多次翻修無效的原因
1998年完成的"崇明機場軟基處理技術研究"課題,找出了軟粘土(淤泥及淤泥質土)地基強夯處理屢遭失敗的原因,制定了適應於軟粘土地基的強夯新工藝。
視頻
鄭穎人:軌道交通地下岩石工程建造新理念
個人作品
編著或合著《岩土塑性力學基礎》、《地下工程圍岩穩定分析》、《地下工程錨噴支護設計指南》、《隧道與坑道靜力學》等4部著作。主持了《軍用物資洞庫錨噴支護技術規範》的編制、參加國軍標《膨脹土地區營房建築技術標準》的修訂、合作編制了《重慶市建築邊坡支護技術規範》。發表論文220餘篇[4]。
獲獎記錄
培養碩士、博士44名。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
軍隊、部委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水利部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1項。
獲全軍優秀教師稱號。
視頻
鄭穎人:人生有涯 探索無限(上集)
視頻
鄭穎人:人生有涯 探索無限(下集)
參考文獻
- ↑ 個人簡歷網
- ↑ 鄭穎人岩土鑄就非凡人生,新浪, 2019-10-26
- ↑ 鄭穎人
- ↑ 鄭穎人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