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在大革命時期,由中共領導紅軍在鄂豫皖三省邊界以大別山為中心的地區建立的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
背景
1927年11月,中共黃麻特委領導黃安(今紅安)、麻城農民起義,組成工農革命軍鄂東軍。
1928年1月,鄂東軍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7軍,在黃岡、羅田、黃安、麻城、黃陂、孝感地區開展游擊戰爭。5月,第7軍進入黃安、麻城、光山三縣邊界的光裕山、摩雲山、羚羊山、木城寨地區發動群眾,建立基層革命政權。至7月,初步建成擁有20萬人口、以柴山保為中心的根據地,第7軍改編為紅軍第11軍第31師。
1928年10月,中共鄂東特委成立。12月,提出以大別山為中心進行工農武裝割據的計劃,並與豫東南、皖西地區的中共組織建立了聯繫。
1929年5月,商(城)南農民起義武裝組成紅軍第11軍第32師,創建了以南溪、吳家店為中心的豫東南蘇區。6~10月,紅31、紅32師互相配合,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鄂豫邊界地區三次「會剿」。同年11月至1931年1月,中共六安中心縣委在紅32師的支援下,領導六安、霍山農民起義,組成紅軍第11軍第33師,創建了以金家寨為中心的皖西蘇區。與此同時,鄂東北、豫東南兩蘇區統一為鄂豫邊蘇區,成立了以徐朋人為書記的中共鄂豫邊特委和以曹學楷為主席的鄂豫邊革命委員會。
1930年4月,中共鄂豫皖邊特委成立,郭述申任書記。紅11軍改編為紅軍第1軍,許繼慎任軍長,曹大駿任政治委員,並將六安、霍山游擊隊和潛山工農革命軍獨立師改編為中央獨立第1、第2師。6月,鄂豫皖邊區第一屆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成立蘇維埃政府,甘元景任主席。至此,以大別山為中心的鄂豫皖蘇區形成。
建立
1930年夏,紅1軍南下作戰,連克霍山、英山、羅田、雲夢、花園等城鎮,蘇區和紅軍得到迅速發展。10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由蔡申熙任軍長,陳奇任政治委員的紅15軍及其所在的蘄(春)黃(梅)廣(濟)游擊根據地劃歸鄂豫皖蘇區。
1931年1月,紅1軍與紅15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曠繼勛任軍長,余篤三任政治委員。1~5月,以曾中生為書記兼軍委主席的中共鄂豫皖特委和軍事委員會,領導蘇區軍民取得兩次反「圍剿」的勝利。5月,中共鄂豫皖蘇區中央分局和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張國燾任書記兼軍委主席。隨後中共鄂豫皖省委成立,沈澤民任書記。11月,紅4軍與10月間新成立的紅軍第25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治委員。
11月至1932年6月,紅四方面軍乘國民黨軍新的「圍剿」尚未準備就緒之際,連續取得黃安、商(城)潢(川)、蘇家埠和潢(川)光(山)四次進攻戰役的勝利。紅四方面軍發展到2個軍、6個師另4個獨立師、1個少共國際團共4.5萬餘人,各縣獨立團、游擊隊和赤衛軍等地方群眾武裝發展到20萬餘人,蘇區擴展到東起舒城、西迄平漢鐵路(今北京―漢口)附近,北達潢川、固始,南至黃梅、廣濟的廣大地區,總面積4萬餘平方千米,人口約350萬。在蘇區內建立了26個縣蘇維埃政府或革命委員會,普遍建立了工會、共青團、貧農團、婦女會、互濟會、少年先鋒隊等群眾組織,農民普遍分到了土地,還興辦了兵工廠、被服廠等軍事工業和造紙、染色、五金、印刷等民用工業,蘇區的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
1932年7月,國民黨軍調集30萬餘人的兵力,由蔣介石親任總司令,對鄂豫皖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由於張國燾戰略指導的錯誤和在蘇區內推行「左」傾政策,蘇區軍民雖經英勇奮戰,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
10月,中共鄂豫皖蘇區中央分局和紅四方面軍總部率紅軍主力撤出蘇區。紅四方面軍主力轉移後,國民黨軍先後集中10~16個師的兵力,進行「清剿」和「圍剿」。中共鄂豫皖省委領導留下的紅軍重建紅軍第25軍,並以原紅25軍第221團和特務營等改編為第28軍(後編入第25軍),反對國民黨軍的「清剿」和「圍剿」,但由於力量懸殊,紅軍不斷遭到損失,蘇區日益縮小。
1934年11月,紅25軍也離開了鄂豫皖蘇區,進行戰略轉移(即長征)。1935年2月,原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書記高敬亭匯集分散的紅軍和地方武裝,重建紅軍第28軍,在鄂豫皖邊地區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
發展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迅猛發展,直接威脅到南京政府,蔣介石急忙調集30萬兵力,自任總指揮,對這塊根據地進行「圍剿」。由於張國燾無視敵強我弱的事實,盲目輕敵,因而在戰略上發生嚴重錯誤,雖經紅軍將士浴血奮戰,殲敵上萬,仍未能打破敵人的「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大部喪失,紅四方面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紅二十五軍繼續堅持保衛根據地的鬥爭。
視頻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跟着總書記了解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央廣網 ,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