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觀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鍾觀光 (1868~1940年),字憲鬯(音chǎng),中國植物學家。是中國第一個用科學方法廣泛研究植物分類學的學者,是近代中國最早採集植物標本的學者,也是近代植物學的開拓者。
鍾觀光 1868年9月19日出生在寧波鎮海柴橋姚江岸村(今屬寧波市北侖區),這裡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有名的金柑之鄉。他在私塾讀書時就十分喜愛家鄉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
鍾觀光從小酷愛學習,聰明勤奮,曾隨鎮海名士虞澹圓先生學習古文辭.他孜孜以求,賦詩作文,遣詞造意,日有所進,為了抑制自己的好動,常自己把手腳綁在桌腳上。17歲時已精通詩、詞、賦、章。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考取秀才,鄉人謔稱「縛腳秀才」。1887年考中秀才。當時清廷腐敗,外患迭乘,年輕的鐘觀光認為要不受外國侵略,必須發展科學,興辦實業,以謀求中國之振興。
為了彌補自然科學知識的不足, 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鍾觀光和同鄉好友虞祖輝、虞和欽一起,抱着滿腔愛國熱情,在缺少資料和資金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在故鄉鎮海柴橋創辦「四明實學會」,學習研究並進而逐步介紹普及理化博物知識。
他們先設法購置上海江南製造局所譯理化書籍,潛心攻讀,並按書上所介紹的方法動手做理化實驗,在實驗過程中雖常遭到挫折,衣服亦因此被酸類所濺,而導致斑斑焦孔,因而受到有些人的譏笑。但是實驗的失敗,旁人的冷嘲熱諷,並不能使這幾位血氣方剛,胸懷大志的年輕人屈服,他們反覆探索、研究,終於較為正確紮實地掌握了所學知識。為了及時了解國外科技新進展,鍾觀光等又自學日文,並托人購置日本新出版的理化書籍,從而開拓了知識面。 為求一個更好的學習和研究環境,進一步擴大影響,「四明實學會」不久遷到寧波市區,他們在已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的基礎上,着手試驗製造磷,幾經試製獲得成功。1900年,鍾觀光等自行設計,自籌資金,在上海浦東創辦了靈光造磷廠,經當時商務大臣盛宣懷派員考測,獲「製造得法,不讓外洋」的批語,並准許專利15年。1901年,鍾觀光在上海首創了科學儀器館,1903年又創刊《科學世界》,建立了上海科學儀器館。對我國近代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02年,為了學習發達國家的科學技術,鍾觀光東渡日本考察教育和實業。1900年任江蘇高等學校理化教席,1903年主持蔡元培創辦的愛國女校,1915年任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博物學副教授,1916年任北京大學生物系副教授,1927年任浙江大學副教授兼浙江省博物館自然部主任,1930年任中央研究院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教授。
1905年鍾先生因患肺癌,離開上海去杭州的西湖療養。西子湖畔,一年四季,花草似錦,豐富的植物資源,使他對植物學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病榻上,他仔細閱讀了我國著名科學家李善蘭和英國韋廉臣共同翻譯的《植物學》,並看了不少有關植物學知識介紹的書刊,豐富了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當病情好轉後,他即去野外採集標本,認真製作,開始進行探索研究,從此走上了「綠色之路」。 1911年,應時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先生之邀,鍾先生出任教育部參事,由於當時北大生物學系尚未設立,鍾先生無需授課,主要精力就放在考察各地植物上。他自帶乾糧,有時步行山中數十里,周曆京內外各山,尋覓植物,悉心於植物學研究。他的同事蔣維喬曾回憶道:「遇休假日,蔡元培約余等游圓明園,先生(鍾觀光)挾參考書,遠足經行,儼然學校師生,殆忘其為長屬也。元培佩採集筒,維喬攜輕便壓榨器,共行郊野,覓取新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