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錢志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錢志熙

來自 搜狗 的圖片

錢志熙,1960年1月26日出生於浙江樂清。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學術、學位委員會委員,中文系北京大學古代文體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市精品課程「古代文學課」主持人。現任中國李白研究會會長,劉禹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選學會常務理事,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兼學術部主任,有突出貢獻而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國學研究》編委等。著有《中國詩歌通史:魏晉南北朝卷》《陶淵明傳》《唐詩近體源流》《魏晉詩歌藝術原論》《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等。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生日期----1960年1月26日

出生地點----浙江樂清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簡介

錢志熙,男,1960年出生於浙江樂清。1982年畢業於 杭州大學中文系,獲 文學學士學位;1985年獲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曾任教於溫州師院。1987年考入 北京大學中文系,於199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    曾發表《黃庭堅與禪宗》《黃庭堅詩分期初論》《謝靈運〈辨宗論〉與 山水詩》《魏晉詩歌中的 飛翔形象》等眾多論文。著有《 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活法為詩》等多本專著。    近年主要教育 教學研究領域及成果主要為撰寫講稿及與教學有關的一些普及性讀物。如參加 吉林文史出版社「國文珍本文庫」 《古文觀止》 唐文部分的注評工作。2002年參加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的「博士生培養」研討會並作發言。獲北京大學「1996至1997年度青年教學優秀獎」,「安泰獎教金」。1998年度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2000年度因高等教育有突出貢獻而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北京市理論建設百人工程,教育 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 人才培養計劃。    近年科研成果有《 漢魏樂府的音樂與詩》、《 江西詩派詩傳》、《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等專著;《樂府古辭的經典價值—魏晉至唐代文人樂府詩的發展》、《中古山水詩主客體關係的轉變》、《論晉宋人對傳統山水文化的創造性發展》、《論上古至秦漢時代的山水崇拜山川祭祀及其文化內涵》、《杜甫詩法論探微》、《從韓客詩存看近代韓國漢詩創作及中韓文學交流》、《詩學一詞的傳統涵義、成因及其在歷史上的使用情況》、《元白詩體論探析》等論文。

著作

《 魏晉詩歌藝術原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   

《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 東方出版社,1997年出版   

《活法為詩》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 漢魏樂府的音樂與詩》 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 陳貽焮先生紀念文集》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出版(與 葛曉音合編)   

《江西詩派詩傳》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出版(與 尹濤、查正賢合著)   

《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   

《 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主要論文目錄   

論初唐詩人對元嘉體的接受及其詩史意義 《 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試論「 四靈」詩風與宋代溫州 地域文化的關係 《 文學遺產》,2007年第2期   

李邕《古詩四言》帖在古詩校對方面的價值 《 中國典籍與文化》,2007年第1期   

論《 說岳全傳》的 通俗小說性質及其在文體上的表現 《東方叢刊》,2006年第2期

錢志熙

來自 搜狗 的圖片

  

評傅璇琮、 蔣寅主編的《 中國文學通論》 《東方叢刊》,2006/02期   

蔡文溥與《四本堂詩文集》——一位古 琉球國詩人的漢詩文創作 《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第2期   

賦體起源考——關於「升高能賦」、「瞍賦」的具體所指 《 北京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年第3期   

情性與通變——唐人詩學的基本思想與方法 《 長江學術》,2006年第1期   

「通識」與「通覽」 《 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2006年第5期   

吳越王錢鏐先世考略——並論先世對其霸業的影響關係 《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3期   

論唐詩體裁系統的優勢 《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對中國古代詩歌史研究的一些思考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年第4期   

再論 古代文學 文體學的內涵與方法 《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   

從歌謠的體制看「 《風》詩」的藝術特點——兼論對《 毛詩》序傳解詩系統的正確認識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從群體詩學到個體詩學——前期詩史發展的一種基本規律 《文學遺產》,2005年第2期   

藝術貴在創新——曹操詩欣賞兩題 《中文自學指導》,2004年第3期   

王十朋與《 荊釵記》本事之謎 《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4期   

論中國古代的文體學傳統——兼論古代文學文體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百年歌自苦」——論杜甫 詩歌創作中「歌」的意識 《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中國古代的文學史構建及其特點 《文學遺產》,2003年第6期   

元白詩體理論探析 《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詩學」一詞的傳統涵義、成因及其在歷史上的使用情況 《 中國詩歌研究》,2002年00   

北京大學成立中國古代文體研究中心 《文學遺產》,2002年第5期   

戲為論詩絕句三十一首 《中國典籍與文化》,2001年第1期   

杜甫詩法論探微 《文學遺產》,2001年第4期   

評徐公持的《 魏晉文學史》 《 文學評論》,2001年第2期   

林庚先生的新詩學 《 詩探索》,2000年Z1   

音樂史上的雅俗之變與漢代的樂府藝術 《 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   

謝客風容映古今──謝靈運生平與創作漫談 《中國典籍與文化》,1999年第1期   

一部詳贍明密的年譜新作 《文學遺產》,1998年第4期   

對學術思考的鼓勵 《文學遺產》,1998年第1期   

樂府古辭的經典價值——魏晉至唐代文人樂府詩的發展 《文學評論》,1998年第2期


論黃庭堅詩學實踐的基本課題 《 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   

論黃庭堅的「情性說」 《河池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7年第1期   

宋代詩學研究的力作 《文學遺產》,1997年第5期   

論 中古文學生命主題的盛衰之變及其社會意識背景 《文學遺產》,1997年第4期   

從生命的角度研究古典文學 《文學評論》,1997年第4期   

舊學與新知的融會 《 江海學刊》,1997年第3期   

論《 詩經》中的生命觀和生命主題 《浙江社會科學》,1996年第6期   

論 《文賦》體制方法之創新及其歷史成因 《 求索》,1996年第1期   

表現與再現的消長互補──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一種規律 《文學遺產》,1996年第1期   

群體的影響與個體的超越──試探傑出文學家的成功規律 《江海學刊》,1996年第1期 齊梁擬樂府詩賦題法初探──兼論樂府詩 寫作方法之流變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   

審美•歷史•邏輯─—論文學史研究的三種基本方法 《文學遺產》,1994年第5期   

均衡地作用──讀馮至先生《杜甫傳》的一些體會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   

《宋書•謝靈運傳論》與永明文學革新——兼論沈約的文學發展道路 《求索》,1993年第2期   

矛盾與和諧——陶淵明詩歌中的一重關係 《求索》,1990年第1期   

黃庭堅詩分期初論 《溫州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第4期   

謝靈運《辨宗論》和山水詩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5期   

黃庭堅與「新舊黨爭」 《溫州師範學院學報》,1986年第2期

錢志熙

來自 搜狗 的圖片

  

專訪

錢志熙,1960年1月26日出生於樂清市 白石鎮。小學、初中在當地學校畢業,1976年 樂清中學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1978年考上 杭州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系,1985年獲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曾任教於溫州師院。1987年考入 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文學博士學位,199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曾數次赴國外講學,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曾被 日本東京大學聘任為外國人教授。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中文學術委員會委員、北大學位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文體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錢志熙一直從事 中國古典文學及相關文化領域的研究,以詩歌史為 主攻方向。特別是他在中古詩歌、北宋詩歌、樂府詩歌及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生命問題、山水文化與文學等重要領域或重要課題上,作出了突破性的研究。已出版《 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等六部專著,曾發表《黃庭堅與禪宗》、《黃庭堅詩分期初論》、《 謝靈運〈辨宗論〉與 山水詩》、《魏晉詩歌中的飛翔形象》等論文70多篇。他曾獲北京市第三、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8年度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2000年度獲國務院特殊津貼。他還入選北京市理論建設百人工程,教育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簡稱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文科的中國文學門。1898年京師大學堂創辦之初,在師範館已有「中文」、「文學」等科目,1903年又設置「中國文學門」一類課程,但尚未形成獨立的系科。1910年3月31日,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成立,「中國文學門」正式作為文科的一個教學建制。這是我國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標誌着中國語言文學開始形成現代的獨立學科。   

近百年以來,北大中文系培養出大批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及外國留學生與進修生等,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其科研項目量和獲獎成果的質與量,均居全國高校同類學科的前列。目前,北大中文系已發展成為全國中文學科中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一個系。   

就在這個群賢畢至、高手林立,令人神往的學術聖殿裡有位 溫州人如同一顆耀眼的明星,成了這裡的學術「少帥」。   

這位溫州人就是錢志熙。   

與錢志熙相約在北大門口。沒多長時間,他騎着自行車來了,從外表到內心滲透着舊文人氣質,很儒雅。   

如同深巷小院的中文系辦公室在北大校園東北部區,紅漆門樓是北方 建築風格,有點凝重,推門進去是塊綠地,種植着樹木,周圍的牆壁上爬滿藤蔓,一片蔥綠,有點豁然開朗的感覺。一條小徑通向古典文學教研室。這一帶叫靜苑,靜苑兩旁相對排列着幾幢四合院,聽說是當年 燕京大學的女生宿舍,冰心先生在燕大讀書時就住在這裡。儘管多少年過去了,北大校園的人文氣息仍是那麼的迷人。我很喜歡。   

沐浴着家鄉詩歌的靈性


金:來北京之前,溫州學界幾位前輩向我介紹你的學術成就,黃世中老師還稱讚你在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特殊貢獻。不僅如此,我在網絡上還曾聆聽過你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上講授的《三曹父子與建安詩風》錄音。很想知道你近來在忙什麼?  

錢:說起上「百家講壇」,還真有點不好意思。大約2000年吧,那時央視的「百家講壇」還沒有現在名氣大。他們找我們北大商量,要與我們合作搞個學術性的講壇,目的在於提高節目的學術性。因此,當時的節目就把我們的課堂搬到電視上,北大及國內外一些名教授都上了,如楊振寧、 吳敬璉、厲以寧等。其實,中央台4套的《中華文明之光》也是與北大文科合作的面向大眾的學術普及節目,講授從先秦到清代的中華文明史。《 蘇軾》的那一集是我講的。當時我們講授的內容屬高雅文化,偏於學術性,與現在的「百家講壇」定位有差異。   

你問我現在忙什麼?我的研究涉及領域比較多,其中有一個方向是關於樂府詩的研究。樂府詩是 中國古典詩歌的主要體裁之一,它的創作經歷了從漢到明清這樣悠長的歷史時期,是構成中國古典詩歌史的重要部分。學術界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許多成果。如蕭滌非《 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 王運熙《樂府詩論叢》、楊生枝《樂府詩史》等專著,都是各有建樹、各具特色。但這個課題仍有許多空白點需要研究,在研究方法、思路方面也有調整的必要。我的《 漢魏樂府的音樂與詩》一書,就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將漢樂府定位漢代的流行於宮廷與市井的一種綜合性的音樂娛樂藝術,從這個角度來看樂府詩的藝術特點。這兩年,我主要的工作是撰寫《魏晉南北朝詩歌史》一書,大約有50萬字,目前初稿已經完成。   

金:你說的蕭滌非、王運熙等人都是當代大名家。可見你已經躋身中國古典文學名家的行列,這是很不容易的。樂清是「 永嘉四靈」之一翁卷的故鄉,你出生在這塊土地上,沐浴着家鄉詩歌傳統的靈性。你走上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道路,是否與這塊土地有着聯繫?   

錢:我想有的吧。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四人同為南宋溫州人,彼此志趣相投,詩格相似,又因為四人字號之中均帶有「靈」字(徐照字靈暉、徐璣號靈淵、翁卷字靈舒、趙師秀字靈秀),故此統稱他們為「永嘉四靈」。他們對南宋溫州詩壇的影響很大。其實,「 永嘉學派」之集大成者葉適還在我的老家白石書塾教過書。中國的文人學者,有許多都是有地域文化背景的,多少要受地域文化的影響,這種影響有時還是意義深遠的。   

實際上,我之所以會成為古典文學研究者,偶然之中也包含着某種必然。當年我考入大學,後來又考上研究生、博士生,這種人生每一步的具體走法,是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我從小喜歡文學,入學後更培養了自覺地學習文學、研究文學興趣,使我走上了這條道路又好像帶有了一點必然性。我的家庭雖是個地道的農家,但我母親能講好多民間故事和好多兒歌等,還有民間流行的 溫州鼓詞,我小時候也特別喜歡聽。在小學的時候,父親教我背誦《毛主席詩詞》,這可以說是我正式接觸詩詞的開始。因為祖父教過私塾、村校,所以家中有一些舊書,「文革」中燒了一些,到我上中學時,就只有《 古文觀止》、 《三國演義》、《 說岳全傳》及《 千家詩》這幾本,都給了我生命的滋養。考入杭州大學中文系之後,才開始接受正規的專業教育。   

金:杭州大學中文系也是著名校系,名家教授雲集,如「一代詞宗」 夏承燾、 通俗文學名家徐朔方等老先生學富五車,名揚四海。你在這裡讀了本科,又讀碩士研究生,其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錢志熙

來自 黨政機關網 的圖片

   

錢:說到大學時的學習,聽老師講課當然也是重要的,但真正起作用的、為後來的專業研究打下基礎的,恐怕還是自己的閱讀和寫作。本科一年級時讀了一批現代作家的集子和少量的外國名著;二年級後,主要轉入古典文學專集、選集的閱讀,從《 詩經》、 《楚辭》到元明戲劇,基本上瀏覽了一番。此外就是寫作,先是寫小說、散文和新詩,上次回老家,發現舊書櫃裡還躺着好幾本當時的塗鴉之作;後來隨着興趣轉入古典文學,就開始較多地學寫舊體詩詞。那時在讀古人的集子,偶有想法就做筆記,好的作品則要摘抄。後來讀古人的詩話一類的書,發現原來自己的想法、眼光,也頗有接近古人的地方,信心一下子就增添了許多。本科三年級時開始學寫專業論文,但真正算得上專業研究的,還是從碩士階段開始。碩士時候我的專攻是唐宋文學,師從吳熊和、蔡義江兩位先生。平時的專業學習,除了搜集資料寫論文外,主要的時間還是花在閱讀文史哲經典上。通讀了幾個唐宋大家的集子,最後選擇 黃山谷做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的一部分發表在《 文學遺產》上,是當時在這個刊物上發表論文年齡最輕的作者之一。編輯部的人說:「那幾年,如聽到有人說《文學遺產》只發老資格學人的文章時,我們總拿你的例子來反駁。」

錢師我看

一,步非煙:感恩我生命中的師長   

我的導師錢老師是一個有個濃重文人氣質的南方人。   

錢老師在四十歲的時候,已經成為博導,是當時中文系最年輕有為的學者。他看上去有點靦腆,講課的時候有濃重的南方口音。   

我的一位師姐,就經常偷偷學他讀古樂府中「 上山采蘼蕪」的腔調。   

和錢老師熟悉之後,他有一次告訴問我,我念詩的時候,你們笑什麼?   

我顧左右而言其他,錢老師說,不要以為 我不知道,你們在笑話我 普通話不標準。   

他當時的神情很認真,卻沒有生氣的意思。我當時 第一感覺是,這位老師非常可親,在他門下念書,一定會很幸福吧。   

我在本科的時候就和錢老師熟悉,裡邊有個很風雅的「獻賦」的故事。   

錢老師開了一門關於唐詩的課,期末照例要寫論文,但錢老師說,願意寫論文的寫論文,不願意的,交兩首七律一樣過關。   

在中文系,用創作代替論文完成學期論文的,錢老師是第一個。   

我是個懶惰的學生,想着七律不過五十六個字,可比寫論文划算得多。於是遍開始了我的詩人生涯。我混跡網絡詩壇,一面偷師學藝,一面練習,最終真的愛上了格律詩歌。   

當我的作品受到網上詩友們的肯定時,我鼓起勇氣將作業交上去了,得了全班最高的九十五分。   

我正在喜不自勝,一次錢老師遇到我,特意對我說,你可不要得意,後來你的師兄又交了一篇,我給了九十八,而給你九十五分,不是因為你寫的好,是你剛學,鼓勵你的。   

我知道那位師兄是誰,他可以算我系小有名氣的專業詩人了,是我們學校詩社的社長。我有點委屈,如此專業的人才,和他能比麼?   

錢老師說,為什麼不能比,你以後要學詩,隨時都可以找我。   

於是,本科時候,我已經成了錢老師的學生,學的一開始不是學問,是格律詩。   

由於錢老師性格比較溫和,同學們經常開他的玩笑,說他衣着太樸素。我宿舍有個家境富裕、衣着時尚的妹妹,有一次從國貿逛街回來,大驚失色的告訴我們,錢老師背的那個破包,她在國貿某專賣看見了,小的要兩千多,大的要四千!大家一時乍舌。


我趁機問錢老師,聽說你的包包很貴,錢老師一臉茫然,說不可能,這是上次參加一個詩詞會議,別人送給他的。我堅持說,是真的,他有些臉紅,從此再也沒背過這個包。   

此後,那位時尚妹妹經常怪我多嘴,錢老師就那麼一個好包,還讓我說得不敢背了。   

我一開始的專業是古典文獻,而錢老師的專業是古代文學,如果要在碩士階段正式成為他的學生,必須放棄保送而考參加爭奪激烈的考試。真正讓我下定決心的是那一天。   

早晨的古代文學課,大家都坐整齊,等錢老師上課。從來不曾遲到的錢老師,不僅晚來了半個小時,而且頭髮凌亂,滿臉憔悴,仿佛剛剛大病一場。   

然後他登上講台,告訴我們,他的導師、陳先生去世了。   

他當時說了很多話,都凌亂得聽不清楚,而後,他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一聯詩,其中下句是:「從此程門成永立。」   

然後他拋開粉筆,回頭對我們說,他這一生的師緣就盡了,哽咽無言。   

那是一種真正的、痛徹心肺的悲傷。是對授業之恩的感懷,是另一種喪親之痛。   

就在這一刻,我從心底敬佩這位老師,暗暗發誓要做他的學生。我相信這個師門,不是冰冷的實驗室,也不是簡單的課堂,而是一個家庭,一個可以幫助我,包容我,鼓勵我的家庭。   

這才是傳習古代文學者應該有的情感,這種情感更深深打動了我這個在異鄉求學的人。   

在三十選一的考試里,我幸運的成功了。我成為他門下的學生之一。   

從此每年都會和師兄妹們一起,給師祖掃墓,每年的中秋、元旦都會師門一起渡過。

錢志熙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我們不僅是同門,我們就是兄弟姐妹。   

我沒有兄弟姐妹,又遠離父母,獨居異鄉,但我從大家身上,看到了溫暖的親情。   

以錢老師為首,師門裡有一多半的,都是「詩人」,大家學的又都是魏晉隋唐文學。於是師門聚會的時候,忍不住要附庸風雅,談些清遠之旨,或者聯句分韻。而以前提到過的那位師兄,更是及時的把我發展成為詩社主編,於是詩社的詩人們也經常和師門一起活動了。大家在席上談笑生風,出了不少妙語,師妹提出,將聚會時戲謔之言、 逸聞趣事編成一本 《世說新語》,贈給大家留念,這個任務也就落在了我身上,可惜我是個懶漢,將新語的創作一拖再拖。   

一年中秋,師門匯聚錢老師家中,大家先分韻作詩,後又聯句。時間很晚了,我男友在樓下一咖啡廳等我,一直等到快打烊。然後發現咖啡廳里還有男生,也無所事事,賴着不走,一問,原來是我師妹男友。於是幾人決心成立錢門後援會,就以此咖啡廳為據點。   

就在我畢業那一年,錢老師因學校安排,去了日本,一去兩年。在門下讀完博士的夢想突然不能實現,   

「世說新語」也一直因為偷懶,還沒有整理,可是同學們卻已經散在四面八方了。   

詩社在我們手中沒能發揚光大,離開的時候,卻忍不住想哭。   

畢竟,這是一段多麼自在逍遙的日子,人生中能有幾回。   

感謝上蒼,讓我在最鼎盛的年華中,隔絕了俗世塵埃,短暫享受古人詩酒雅集的生涯。   

有人問我,以後願意做一個職業作家麼,我說不。   

因為,我的夢想只有一個。   

在我的不惑之年,   

我也會成為一個老師,站在講台上,講述我對詩的夢想。   

我也會盡我的全力,留給我的學生們,一段脫離了世俗,詩酒風流的夢想。   

永遠感恩我生命中的師長。   

我愛你們。   

二,記北大中文系的幾位先生

錢志熙

錢志熙,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國家級精品課「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主持人。   

比起老錢( 錢理群)來,「小錢」的名聲恐怕沒那麼大。兩位錢先生的風格可以說是一種鮮明的反差。老錢豪放,小錢恐怕要算是婉約。老錢是講台上的俠客,小錢則有一身名士的風度。這也難怪:老錢是研究魯迅以及 現代文學的,身上自然要帶點魯迅的俠客氣;而小錢的主要方向是古代,是先秦兩漢,是魏晉,是陶淵明,溫文爾雅自然是少不了的風度。第一次聽小錢先生講課,是一次講座,講的就是陶淵明,他稱陶淵明是「人生的詩人」,這個觀點對我後來的兩篇論文的思路有過很大的啟發。   

大二的時候,小錢先生給我們開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學史,一反原來我們所聽過的文學史的講授方式,沒有試圖建立完整的框架和線索,從「史」的角度來描述文學的發展,而只是大致勾勒出一個時代的文學發展的脈絡,然後拿起一本作品選,一篇一篇地講下來。和老錢一樣,他也喜歡朗讀作品,聲音不大,而且帶着頗濃重的浙江口音,十分有味道——很多古韻,尤其是入聲字,是要用江浙方言才能讀出來的。一首讀下來,再給大家講,這首詩好,好在什麼地方,如此等等。和先生一起讀作品,確實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   

小錢先生很重視讀作品。不光要讀,也強調要背誦,包括考試也有相關的內容。有一次翻看BBS上的原來的帖子,發現一次 期末考試以後很多同學對小錢先生頗有微辭,理由是考試題出得太難了。我看了一下,似乎沒有什麼難的,只是一些很普通的詩句的填空,竟有很多人答不上來。但小錢先生教我們的時候仍不改其舊,還對我們說,好的作品,要多讀,最好能背下來,而且要抓緊時間,趁着現在記憶力還好。又告訴我們,當年他在浙江讀書的時候,他的老師對他說,一個人20歲以前能背下來的東西,基本上這輩子都不會忘。後面基本上就很難有如此好的記憶力了。我 掐指一算,只剩三個月了,很是有些悲切,於小錢老師真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的確,對於學習古代文學,多讀多記多背,總是沒有壞處的。張健老師後來講中國文學批評史的時候也堅持讓我們多背,說現在的教育讓大家不要死記硬背,這不對,小時候趁着記憶力好,就應該多「死記硬背」點東西下來,考試出了整整一面的背誦題,結果我答得慘不忍睹。這與小錢先生的想法基本是一致的。   

記得那個學期期末考試之前,小錢先生安排了答疑。當時坐了滿滿一屋子人,大約都是抱着能套點什麼題出來的目的去的,去了就問,老師,這次考試考什麼?不考什麼?小錢先生含糊其辭地應付了幾句,他們也不好再問什麼,就在那兒坐着,一言不發。只有我跟小錢先生扯些與考試不相關的事情。小錢先生突然問,大家有把某個作家的集子完整地讀過一遍嗎?我說我讀過陶淵明的集子。小錢先生又問,完整地讀下來了嗎?我說是的。小錢先生面露微笑,啪地一拍桌子說,好啊,這對你肯定是有幫助的,雖然我這次考的是杜甫……我當時沒緩過勁兒來,回到宿舍有人拍着我的肩膀說,行啊你啊,拐着彎地就把考題套出來了。我一想。哦,好像是這麼回事。結果期末真的考了一個與杜甫相關的大題。但我答得並不好,枉費了那日小錢先生的誇獎,至今仍覺得有些慚愧。

視頻

錢志熙 第01講 唐詩的體裁系統以及它的優勢 2020年2月11日發布

02_三曹父子與建安詩風-錢志熙 2016年10月29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