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鉛行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加沙戰爭 |
本名 加沙戰爭 發生時間 2008年12月27日 至 2009年1月18日 地 點 加沙地帶 結 果 以色列獲勝 |
加沙戰爭:一般指鑄鉛行動,是2008年12月27日至2009年1月18日,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實施的軍事行動。 [1]
簡介
此次行動歷時20多天,以軍運用戰略欺騙手段,發揮聯合作戰優勢,空中打擊、海上封鎖、地面圍攻、搜索清剿等作戰行動密切配合,哈馬斯武裝雖頑強抵抗,終因力量對比懸殊,遭到重創。
背景
起因
由於以色列並沒有按照協議中規定的,解除對加沙地帶的封鎖,導致了哈馬斯不願意延長停火協議的期限。2008年12月26日,以色列以哈馬斯不願意延長停火協議的期限,襲擊以色列領土為由,對加沙發動武裝侵略。
準備
與2006年黎以戰爭的匆忙決策不同,「鑄鉛」行動的決策長達兩年。據以色列《國土報》2008年12月27日披露,早在2007年初,以色列政治決策層和國防部就開始策劃針對哈馬斯的軍事行動,但因為當時以色列與敘利亞關係持續緊張,加上以色列空軍正為空襲敘利亞「核設施」全力備戰,對哈馬斯的打擊行動被推遲了。2008年11月18日,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和國防部長埃胡德·巴拉克在特拉維夫市中心的國防軍司令部內碰頭,原則上同意實施「鑄鉛」行動,並由後者在行動計劃上簽字。直到此時,兩人仍沒有將「鑄鉛」計劃交給內閣批准,只向外長齊皮·利夫尼一人做了秘密通報。2008年12月24日,以色列召開內閣會議。在對外發布的新聞公報中,提及加沙局勢的只有一行字。然而事實上,內閣花了整整5個小時討論「鑄鉛」行動的細節。一位參加會議的內閣部長表示:「那是一份極其詳細的作戰方案……顯然吸取了兩年前黎以戰爭的教訓。討論結束後,所有內閣成員都投票支持這次行動,把開戰的時間交由總理、國防部長和外長決定。」稍後,利夫尼飛往開羅並緊急約見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向其透露了將對哈馬斯實施打擊的情報。2008年12月25日早晨,國防部長巴拉克與軍方要員再次會面。他告訴眾人,幾個小時前,奧爾默特、利夫尼和他本人正式決定:次日空襲哈馬斯。
「鑄鉛行動」吸取了黎以戰爭情報準備不充分的教訓,在開戰前做了細緻的情報搜集。據知情人士透露,6個月前,國防部長巴拉克就命令以色列所有情報機構全力搜集哈馬斯各種目標的情報,制定「目標數據庫」。哈馬斯的重要設施以及加沙地帶的道路、橋樑和電力設施等,均被納入其中。這些情報上報後,由國防部南方司令部和總參謀部作戰處核實編成,然後下達給各作戰單位。
「鑄鉛行動」的另一個招數,就是對哈馬斯實施戰略欺騙。作為「障眼法」,以總理辦公室直到2008年12月24日晚還向外界散布消息說,國防部長巴拉克決定「繼續外交努力」,同意開放加沙通道,並批准大約80輛運送藥品、食物和燃料的卡車在26日進入加沙。這一說法遭到了猛烈抨擊,但巴拉克裝出「無奈」的樣子,哈馬斯也因此失去了警惕。
此外,以總理辦公室還放出話來,稱將在12月27日召開內閣會議討論加沙局勢,軍方則安排大批官兵回家休假,從而進一步麻痹了哈馬斯的情報人員。事後,以色列國防部的一位高官得意地說:「欺騙行動非常成功,12月23日哈馬斯還擔心會遭空襲,於是讓各指揮部人員分散隱蔽;但當他們得知我們『準備開內閣會議』時,便讓所有人員回歸崗位,結果被打了個正着。」
有分析人士認為,以色列這一舉動意在與哈馬斯簽訂一個新的和平協議,但這一協議要比12月19日中止的停火協議更為具體。但以色列仍要面臨的問題是:以色列對其敵手的威懾力已經削弱,因此以色列在考慮阻止哈馬斯襲擊、保障人民安全的同時,也要考慮通過炫耀武力修復自己在本地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儘管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在競選時曾表示支持以色列,但以色列並不是十分放心,此次行動無疑也是在考驗美國新政府對其的支持程度。奧巴馬在競選海外之行訪問以色列時曾表示:「如果有人在夜裡用火箭彈襲擊我的家,威脅我兩個女兒的安全,我會盡全力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我也希望以色列能這樣(保護自己的家園)。」目前來看,以色列的行動實際上得到了小布什政府的默許。布什政府雖敦促以色列避免在空襲中造成平民傷亡,但並未呼籲以方停止空襲。而奧巴馬能否堅持他在7月的表態,則是以色列此次行動所要知道的一個答案。
軍力對比
以軍
17.6萬人,後備役44.5萬,3400輛坦克,6650輛裝甲運兵車,756門大炮,345架F-15/16,45架阿帕奇直升機,15艘戰鬥艦,3艘海豚艇
哈馬斯
1.4萬人,包括1000名哈馬斯精英,2000名「聖戰戰士」和民兵,1000枚火箭彈
過程
第一階段
2008年12月26日,以國防軍以阻止哈馬斯火箭彈襲擊為由,對加沙地帶發起大規模空襲。以色列空軍數十架戰機在4分鐘內,向加沙的100個目標投擲了上百噸炸彈,造成至少270死700傷,其中多數是哈馬斯的警察和武裝人員,也有無辜平民。這次代號「鑄鉛」的軍事行動堪稱典型的「閃電戰」,一掃兩年前黎以戰爭期間以軍的「窩囊」形象,重現其作戰迅猛的特點。
因為情報準備充分,以色列空軍發動空襲時,僅用4分鐘時間就摧毀了100個目標,造成大量哈馬斯武裝人員傷亡。據以色列軍方2008年12月27日通報,當天的襲擊目標如下:位於特爾-扎塔爾的哈馬斯武裝總部以及訓練營;位於加沙城的「巴勒斯坦囚犯塔」(目前是哈馬斯的行動中心兼武器庫);哈馬斯警察學校;位於加沙中部和南部的訓練營;哈馬斯總理哈尼亞的辦公室;加沙北部的「卡桑旅」指揮部。突如其來的襲擊造成哈馬斯加沙警察部隊司令和特警部隊司令雙雙死亡,令哈馬斯在加沙的指揮系統完全癱瘓。
2009年1月1日,哈馬斯高級領導人尼扎爾·拉揚遭空襲身亡。
第二階段
當地時間2009年1月3日晚間8時30分左右,以軍展開了對加沙地帶的地面攻勢。作為地面進攻開始的前兆,以軍於1月3日晚突然開始對加沙地帶進行炮擊。加沙地帶北部拜特拉希亞的居民說,以軍坦克和其他軍用車輛進入加沙地帶北部時,他們可以清楚地聽到以色列坦克和裝甲車輛發出的轟鳴聲。在加沙城內的目擊者說,以色列軍隊在加沙城東部與巴勒斯坦武裝人員交火,空中有以軍發射的照明彈。
在以軍地面部隊進入加沙地帶的同時,以軍戰機又向加沙地帶的目標實施了空襲,造成2人死亡。同時,以海軍嚴密封鎖了加沙地帶附近的海域。
哈馬斯隨後發表的一份聲明說,隸屬於哈馬斯的卡桑旅和其他派別的武裝人員在加沙地帶北部和東部與以軍展開激烈交火,並稱打死了數名以軍士兵。對此以軍方面沒有立即予以證實。這份聲明說,「由於巴方頑強抵抗,以軍在地面的推進十分緩慢」。來自加沙醫院的消息稱,有9名巴方武裝人員在交火中受傷。
以軍方面的聲明稱,「鑄鉛行動」第二階段已經開始,目標是搗毀哈馬斯的「恐怖主義」機構,占領哈馬斯武裝人員用來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的區域,從而大大減少巴武裝人員向以發射火箭彈的數量。同時,以軍發言人強調,行動意在給哈馬斯沉重打擊,增強以軍的威懾力,保證以南部地區安全。他說,參與行動的部隊數量眾多,包括步兵、坦克部隊、工程部隊、炮兵、情報機構以及空軍和海軍等。
1月4日,以軍行動造成巴勒斯坦死亡人數超過500人,受傷人數超過3000人。1月5日,以色列外交部長齊皮·利夫尼拒絕歐洲聯盟發出的立即停火的呼籲。1月6日,以色列軍隊攻擊了3所聯合國開辦的學校,造成48人死亡。1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860號決議,呼籲衝突雙方立即停火,要求以軍完全撤離加沙。以色列和哈馬斯雙方均未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作出積極回應。1月14日,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1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4700多人受傷。
以軍的地面攻勢勢如破竹,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行動目標明確。每一支突入加沙地帶的以軍部隊都攜有一份目標清單,清楚地標明恐怖分子的隱身地點,比如說彈藥庫和可能的地道入口。一旦發現上述目標,部隊將立即進行摧毀。與此同時,他們還按名單逮捕哈馬斯武裝人員,以便獲得更及時的情報。
空襲效果顯著。在以色列軍方持續數天的空中打擊和地面進攻中,哈馬斯武裝組織的指揮控制和通訊系統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哈馬斯高層連向軍隊下達作戰命令都面臨困難,無法組織人員進行有效防禦。這也是哈馬斯武裝人員傷亡數量不多的原因。
武器差距巨大。哈馬斯的武器裝備既原始落後,又數量有限。目前,哈馬斯沒有坦克、飛機和武裝直升機,步兵輕武器勉強夠用,重火器和壓制火力寥寥無幾。以色列陸軍則是重炮、重型坦克、重裝步兵戰車,而且以軍有具有便捷的戰場通訊系統。兩者不是同一級別的對手。
第三階段
以軍通過空投傳單和電話留言警告加沙地帶居民,以軍的軍事行動將會升級。其中一個隨機電話留言說,行動的「第三階段」即將開始,並警告他們「最好遠離哈馬斯成員,應當聽從以色列軍方的命令」。以軍傳單還說,以軍將把軍事行動擴大到人口稠密地區,進一步打擊武器庫。這表明以軍打算進一步向加沙各城鎮和難民營推進。以軍已開始將預備役士兵派往加沙,參加在那裡進行的軍事行動。這是以軍採取行動以來,首次將預備役士兵派往加沙。以媒體普遍認為,這是行動進入第三階段的「強烈信號」,以軍可能對加沙城人口稠密區域發動攻擊。
結束
2009年1月16日,哈馬斯方面提出停火一年,以換取以色列方面撤軍並結束對加沙的封鎖。1月17日,以色列內閣投票決定於當地時間18日凌晨2時(北京時間18日8時)開始實施單方面停火。1月18日凌晨2時,以色列軍隊開始在加沙地帶實施單邊停火。當天晚些時候,包括哈馬斯在內的巴各武裝派別與以色列停火一周,並要求以色列在這一周內從加沙地帶撤軍。持續燃燒22天的加沙戰火終於暫告一個段落。
以軍對加沙城已形成包圍並分割控制了3個城區,隨時可以發動旨在全面攻占加沙城的行動。面對這樣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掌控軍事主動權的以色列選擇現在停火,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開戰目標部分實現。以軍對加沙發動代號為「鑄鉛行動」的軍事打擊目的有兩個,一是嚴厲懲罰哈馬斯,摧毀它的基礎設施,削弱甚至剷除它繼續向以南部發射火箭彈的能力;二是在加沙邊界地區建立新的機制,防止哈馬斯走私武器。22天來,以戰機不斷轟炸加沙,將哈馬斯總部、訓練營、武器庫、地下指揮和控制中心等許多機構夷為平地,並對一些人員實施「定點清除」。以過渡政府總理奧爾默特說,以軍已經取得所有既定目標。
全面強攻後果難料。以軍已重擊哈馬斯有生力量,哈馬斯的生存和活動空間被大大擠壓,但無法將其徹底消滅。眼下,哈馬斯主力退縮加沙城內,以軍若展開短兵相接的巷戰,傷亡人數可能上升,代價太大國內民眾無法接受;若使用重型武器打擊哈馬斯,則勢必造成更多無辜平民傷亡。而保持並加強對加沙城和哈馬斯的軍事壓力,又以停火促談判,或許能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迫使哈馬斯簽下一份「城下之盟」。
有效緩解國際壓力。「鑄鉛行動」已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戰火使加沙成了災難之地,人道主義危機加劇。國際社會在積極調停的同時,呼籲衝突雙方立即停火。聯合國安理會也通過了1860號決議。隨着戰爭延續,一些國家宣布中斷或凍結與以關係。以方單邊停火,可以看作是對國際社會日益高漲的停火呼聲的回應,既可緩解自身面臨的巨大壓力,也為各方進一步展開外交斡旋留下較大餘地。 不讓奧巴馬「難堪」。以色列內閣官員稱,以色列不想讓美國新總統奧巴馬就職時「難堪」,以色列希望能與美國加強合作,繼續在全球範圍內打擊伊斯蘭極端恐怖分子。此外,以色列也會履行利夫尼外長與 美國國務卿賴斯不久前簽署的「理解備忘錄」,雙方共同預防哈馬斯向加沙地區走私武器。
傷亡人數
約1,417人死亡,其中包括313 名兒童11和116名婦女。上述數字由巴勒斯坦人權中心提供,主要從醫院和其它衛生保健機構的死亡數字搜集而來,隨後由實地調查人員進行了核實,他們從家庭搜集遇難者信息並從證人和家庭獲得口供。
以色列國防軍提供了如下數字:1,166人死亡,其中包括49名婦女和89名16歲以下的人。
還有近700名哈馬斯成員,以軍僅損失一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