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子(王劍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鎮子》是中國當代作家王劍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鎮子
山成為村子的陪襯、村子的依靠、村子的屏風。水從屋下過,從橋下過,從石板下過,水叮咚,水玲瓏,水滋養了一代代的生活。
真的應該感謝那個最早建造黃姚的人,他是姓黃,還是姓姚呢?這個黃姓或姚姓先人,必然是看上了這裡的山,瞧中了這裡的水。
有話叫山水相依,山水和鳴。隨着村子的生長,始終沒有影響山與水的作用。三條水流,通過一座座別致優雅的古橋,一條條拙樸蜿蜒的石道,巧妙地將民居聯繫在一起。橋邊有亭,有廟,有詩文,有牌匾,顯現出不俗的文化品位。
有人說姓黃的或是一個男性,姓姚的是一個女性。二人從中原逃難而來,見到這裡的異樣山水,便定居下來。他們同山水一樣相依和鳴,共生出一個村莊。村莊在一代代擴大,對後來走入村子的人也一概不拒,終成一個大家庭。
對此說法我頗感認同,也頗覺有趣。
這個說法代表人們對美好的嚮往。
一個地方的命名,或以地名,或以水名,或以人名。「黃姚」到底是怎麼叫起來的?如果是姚黃,或許還會被人想到富貴的牡丹,牡丹中的極品就有姚黃魏紫。看來不是,它叫黃姚。那麼,由一位女子的名字而來倒也可以,卻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記錄與傳說。
越是心生疑問,越是會記下這名字,並且長時間不能釋懷。
由此翻閱大量的史料,發現典籍中並無翔實而確切的說明和記載,多是民間傳說。歸納起來,有如下幾種。
一說黃姚古為壯瑤雜居之地。方圓幾十里,最初只有兩戶居民,一戶姓黃,一戶姓姚。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楊文廣率部到昭平平亂,路經此地,派士兵打探路線,士兵探得只有黃、姚兩姓居民,回話時就說成了「黃姚」,於是就將地點標識為黃姚,一直沿用千年。
第二種說法是,黃姚最早的居民是黃姓瑤族,他們植桑養蠶,種紅薯、水稻為生,然後划船到姚江下游去交易。由於物美價廉,人們說起來,都知道是黃姓的瑤族人。為稱呼方便,就將黃姓瑤家人說成了黃瑤。為避免歧視,文化記載時,將瑤族的「瑤」改為了「姚」字。
第三種說法是從姚江得來。姚江的名字早就有了,因一條江而起地名是常事。前面加上一個黃字,可能起名之人正看到雨季的姚江,江水奔涌如黃龍,便標識為黃姚。
第四種說法是明代初年,黃、姚兩姓大批地從外地遷來,建房立村,人們便把這裡稱為了黃姚。
根據有關資料來看,第四種說法依據較弱,因為鎮上已無姚姓後裔,即使遇到什麼緣由,也不可能全部遷徙或消失。再查看現在黃姓族譜,則都是清代以後遷入進來,並且在500多戶2800餘人的黃姚,亦非大姓。這樣說來,前三種倒有可能。
我曾經聽到一個人說,他最初以為是一位女子的名字,那女子或有着什麼傳奇經歷,救了什麼人或是怎樣,因而就被人記下來,叫成了名字。我也以為好。
從現在留存的明清時期的老建築來看,當年這裡必是商賈雲集的繁華集鎮。雖歷經千年滄桑,仍掩不住她曾擁有的繁華。這也正合一種潮流,在繁鬧與喧囂背後,一處淡泊寧靜的所在,成了人們追尋的鄉愁故土。
黃姚位於廣東、廣西、湖南三省交界處,由於姚江水運碼頭的繁忙以及陸路的通達,乾隆年間已經是車來船往、街道繁華、市井興隆的重要城鎮,大部分建築群均已形成。客棧、商鋪、雜貨、飯館、酒莊、茶舍一應俱全,成為八方商賈聚集、百里聞名的集鎮。
多年後,由於交通形式發生變化,黃姚中心地位受到影響,逐漸處於邊緣的半封閉狀態。這樣,也就使得眾多民居、眾多文物得以保存。就像被一塊巨大的苫布遮蓋,何時猛然掀起,竟然發現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個驚喜中,有保存完整的寬2米至5米不等的8條石板街,加起來有10公里長。繞行其間,趣味無窮。有着明清古建築300多幢,幢幢相連,規模宏闊。在這些街巷與房屋間,巧妙地布局有11座石拱橋或石板橋、20多座寺觀廟祠和10餘處亭台樓閣。一個鎮子,竟然也有寶珠觀、古戲台、興寧廟、文明閣、天然橋、聚仙岩、帶龍橋、孔明岩等「黃姚八景」,不少列入文保項目。而各處文物古蹟,皆可見有楹聯匾額,每一幅都值得駐足品鑑。
整座黃姚古鎮,就是一部完整的桂東居民文化史。有人說,裡面的建築全部按照九宮八卦陣式進行分布。無論其磚雕、石雕、木雕、竹雕,還是樑柱、斗拱、檁椽,都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可觀,可感,可研。
再看石板街面,黑色條石鋪排有致,銜接緊密,與屋舍建築構成一體,可謂順暢舒適、和諧自然。行走其間,有一種既古雅嫻靜、神秘幽深,又踏實沉穩、賞心悅目之感。
還有一個讓我喜歡之處,很多的古鎮都鮮有人住,多數房屋空閒着,讓你感覺不到人氣和生氣,黃姚卻不一樣,這裡到處都是原住戶,不僅有老人,還有年輕人和孩子。那些孩子就在近處上學,每天都會看到他們從一個個老屋走出,背着書包上學去。
隨便走進一個院落或一處民宅,都會看到生着的灶火,以及還在使用的先人用過的桌椅、櫥櫃和雕花大床。有的人家還有老舊的灶台,盛水的石槽,甚至保留了鼓風機、風箱、紡車、背簍、蓑衣等生活用品。
他們或許是為了一種紀念,一種回味。
總的說來,是一種對鄉愁的深深情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