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鎮平縣菩提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鎮平縣菩提寺始建於唐,唐高宗永徽年間(公元650——655年)由菩提禪師朱智勤主持營建。以後各代有興有廢。是中原八大名寺之一,河南省唯一的一座園林式寺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與開封相國寺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一樣聲名遠播,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1]

康熙時,襄陽十方主持在此披荊斬棘、擴宏法教、開山辟麓而鼎建。寺內的殿宇樓閣依山而建,四重院落。山門左開,古樹虬龍。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二佛殿、大雄寶殿、法堂和藏經樓。兩側有鐘樓、鼓樓、大客堂、大齋堂、倉房、禪房、道院等。大雄殿為單檐硬山頂結構,頗具氣勢。闌額、內額、四椽伏等構件均飾彩繪。法堂柱不飾彩,粉飾的藻井圖案色澤深重。東西兩壁原有炭塑的五百羅漢,灰褐色彩,顯得「清靜虛無」。

中文名: 菩提寺

始建於: 唐高宗永徽年間

修建人: 由菩提禪師朱智勤

位 於: 南陽市鎮平縣老莊鄉杏花山東麓

主持法師: 如慈法師中國佛學院畢業

人文景觀

菩提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陽市鎮平縣老莊鄉杏花山東麓。依山而建,四重院落。位於軸線上的明清建築有照壁、山門、二佛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兩側有鐘鼓樓、大齋堂、倉房、東西庫房、禪房、道院等。附屬物有碑碣10餘通,其他有唐代銀杏、明代玉蘭,還有芙蓉、油棕、芭蕉等名貴樹木。山下有陡坡水庫,整個建築在山水花木的映襯下,顯得十分秀麗。寺旁南麓有宛西地方自治創始人彭禹廷的祠堂。寺內收藏的貝葉經有重要價值。鎮平縣東北部杏花山上,山上林木茂密,鬱鬱蔥蔥,褥熱頓釋,別有洞天。而叢竹繁衍,流泉崢琮,小鳥集翔,使位于山腰的寺院充滿靈氣。寺前的鐘乳石琳琅滿目,石壁間的老虎洞叢林掩映,古老的銀杏樹守護寺圍,使人遊興大增,情趣滿溢。

小乘佛教

菩提寺是小乘佛教的寺廟。傣語稱奘相,意為寶石寺。這座寺廟雖然不大,占地面積盡3600平方米,但它確實享譽東南亞的著名南傳上座部佛寺。據史書記載,菩提寺始建於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相傳當時茫施(今芒市)長官司長官的大兒子捨棄官位,削髮為僧,修建此寺。因寺前是一株很大的菩提樹,便借樹取名為菩提寺。大殿前一對石雕動物,緬甸傳說中的一種奇獸,叫嘎朵,專門守護佛殿的。看到的這座大殿及傣式、漢式、梵式建築風格於一體,構思別致,製作精巧,實為中國建築藝術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菩提寺不僅是僧人念經、教徒朝拜的地方,而且是傣族民間藝術的一座寶庫。這些藝術不僅體現在建築、裝飾、雕刻上,寺內還珍藏着許多傣族不同時期的藝術珍品,如燦爛奪目的壁畫,種類繁多的剪紙,內容浩瀚的萬卷經書等。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稱小乘,梵文音譯希那衍那。今學術界沿用之,已無貶義。亦稱二乘,及聲聞乘、緣覺乘。其主要經典是後來在各部派中形成的經、律、論三藏。小乘佛教在中國曾相當流行,中國最早流行的禪數學以及此後的田比曇學、成實學、俱舍學等,均屬小乘類。中國的律學和唐代創始的律宗,皆以小乘律本為依據。現小乘佛教主要流行於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南亞及東南亞各國,他們自稱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稱號。中國雲南上座部佛教,也屬於這個系統。在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逝世後,佛教內部由於對釋迦牟菩提寺尼所說的教義有不同的理解和闡發,先後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派別。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時期的先後,可歸納為大乘和小乘兩大基本派別。從教理義學方面來說,小乘佛教總的傾向是法有我無,即只否定人我的實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實在性。而大乘佛教則不僅主張人無我,而且認為法無我,即同時否定法我的實在性。在乘佛教對「法無我」的理論分析,又可以分為兩大派:一為初期大乘佛教約公元一世紀至五世紀,由龍樹、提婆創立的中觀學派在中國稱為大乘空宗)。它主要闡發諸法性空的理論,即認為一切現象諸法都是因緣各種條件而起,是無自性的,因而是空。但這種空又不是虛無,其假有的現象還是有的。所謂假有是針對小乘認為諸法在概念上是實有的理論而發的,也就是說諸法只是一種假空而已。龍樹、提婆認為,用這樣的理論來分析諸法,既不着有實有,也不着空虛無的空,這就是所謂的中道觀。二為中期大乘佛教(約公元五世紀至六世紀,由無著、世親創立的瑜伽行派在中國稱為大乘有宗。它主要闡發萬法唯識的理論,即認為一切現象均依阿賴耶識亦稱第八識,藏識等緣起,阿賴耶識能發生一切法。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一切法都存在於認識之中,認識無非是心意識的分別作用,因此整個宇宙除了各種不同的認識外,再沒有什麼實體了,因此叫做萬法唯識。公元七世紀後,印度佛教開始走向衰微,密教後期大乘代之而起,已無重要義理可言了。

旅遊禁忌

名寺名廟,分布較廣,它們是旅遊者頗愛光顧遊覽的重點,但旅遊者在遊歷寺廟時有四忌需牢記心頭,以免引起爭執和不快。一忌稱呼不當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主持僧人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稱呼。二忌禮節失當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三忌談吐不當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四忌行為舉止失當遊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譁、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五忌孩子失禮同時,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拜完用左手取一支先上中間,念供養佛,不墮地獄第二支上右邊,念供養法,不墮餓鬼第三支上左邊,念供養僧,不墮畜生這樣上香就較契合佛教禮儀,讓人更能體悟佛的莊嚴法像但現在的寺院大多數都是佛殿前一個很大的香爐,一走近就濃煙滾滾,很高溫度的熱氣直撲臉上,還有很多香客乾脆就將大把大把的香仍進去。

旅遊信息

5元/人

交通提示

南陽坐南陽——老莊或南陽——叉河的班車,需12元錢。春節時可能要貴一點點。到老莊街下車,會看到一條水泥路直向山頂,即到站。

視頻

鎮平縣: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鎮平實踐不斷煥發新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