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市崗列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陽江市崗列中學創建於1982年,位於江台路與三環路交匯的東面,西面毗鄰陽江市第一中學,東面毗鄰廣東兩陽中學、陽江職業技術學院,是陽江市規模較大的一所中級中學。學校素以校風[1]優良、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成績優異而聞名。
學校簡介
學校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9568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2個,學生2958人,教職工143人,其中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6人,中級職稱的教師62人,「廣東省勞動模範」一人,「廣東省優秀班主任」一人,「南粵教壇新秀」一人。學校校園整體規劃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學校建有功能齊全、容量大的綜合校園網,校園占地面積28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960平方米,教學樓四幢,宿舍樓一幢,設有電學物理實驗室、化學室各一個,容納100多人的多媒體綜合電教室、容納64人的語言室和容納60人的電腦室各一個,物理儀器室、化學儀器室、藏書室、閱覽室各一個,學校校園整體規劃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學校建有功能齊全、容量大的綜合校園網、家校通網絡和即將完善的校園監控系統,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教學理念
二十多年來,崗列中學紮根教育沃土,積澱了「認知求是、規範創新」的校訓,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學校着力實施師德師風建設、青年教師培養、科研促教三大工程,形成了「重視基礎、發揮特長、強化素質、分層育才」的辦學特色,在共青團建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形成了比較鮮明的教育特色。在教學質量方面,崗列中學一年上一個台階,逐年取得好成績。出現過陽江市中考狀元佘計存,出現過政治、數學科中考總平均分江城區第一,其他各科中考總平均分也排在江城區中學前列。尤其是近兩年的中考,成績更為喜人。考上廣東省實驗中學的有3人,陽江市一中正取生線的有146人,上兩陽中學正取生線的有138人,考上其他各類學校的學生一大批,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所授榮譽
學校先後獲得「江城區先進團委」、「陽江市五四紅旗團委」、「陽江市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先進集體」、「廣東省中學共青團建設先進集體」等省、市榮譽稱號。
1994年學校被評為「江城區文明學校」,1999年學校團委被評為「江城區先進團委」、「廣東省中學共青團建設先進集體」,2000年學校被評為「陽江市青年志願者服務活動先進集體」,2005年學校團委被評為「陽江市五四紅旗團委」,2005年學校工會榮獲「陽江市先進職工之家」,2006年榮獲「廣東省模範職工之家」、「廣東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2008年10月被授予江城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先進單位」,是中國未成年人網脈工程實踐基地。
校園文化
門口四個大字「崗列中學」為當地著名書法家、藝術家鄧耀堂(頑叟鄧白公)所書。2010年因公路擴充,大門已拆。白公後人引以為憾。鄧獻和父親都是廣東省陽江市崗列鎮疊岡村的農民,父親小時因家窮,交不上學費,沒能進學堂,只能自己買來鄭板橋的書法自學。1995年父親去世後,鄧獻眼見父親的部分書法作品因保管不善,被蟲咬壞了。心疼之餘,他萌生了將父親的書法雕在木板上永久保留的想法。鄧獻曾當過14年的木工,2008年60歲時開始學習書法,憑着良好的悟性和雕工,這些年,一幅幅木雕書法就這樣在他手上誕生了。鄧獻向記者介紹,有些木雕是根據自己的書法刻成的,更多的則是根據他已去世的父親留下的書法雕成。這些書法作品的內容多為名篇名詩,如《春曉》、《滕王閣序》等,也有鄧獻和父親改編或創作的詩詞,作品涵蓋真、草、篆、隸等字體。由8塊木雕組成的《小篆千字文》,1000個文字全部根據鄧白公生前書寫的小篆雕成,雕工精緻,讓人讚嘆。鄧獻坦言,因為當時還要干農活,常常是從田裡幹完活就去雕一下,這8塊木板雕花了差不多一年才完工。2009年刻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共有1300多字,鄧獻用不同的生肖作為頁碼標識,將11塊木牌的內容連接在一起,花了數月才完工。鄧獻老人的大兒子鄧永吉繼承了白公的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形神兼備。
展望未來,學校正努力爭取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逐步擴大辦學規模,拓展發展空間,發展優質教育,充滿信心地向「高質量、現代化、有特色」的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 ↑ 校風建設主要是靠自我約束,搜狐博客,2010-03-13
- ↑ 建築面積規則大全 ,搜狐,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