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沈文阿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書·沈文阿傳出自於《陳書》,是一本紀傳體史書,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記南朝陳朝史。記載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後主陳叔寶亡國前後三十三年間的史實,成書於貞觀十年(636年)。 [1]
原文
沈文阿,字國衛,吳興武康人也。父峻,以儒學聞於梁世。文阿性剛強,有膂力,少習父業,研精章句。又博採先儒異同,自為義疏,治《三禮》、《三傳》。察孝廉,為梁臨川王國侍郎,累遷兼國子助教、五經博士。
梁簡文在東宮,引為學士,深相禮遇,及撰《長春義記》,多使文阿撮異聞以廣之。及侯景寇逆,簡文別遣文阿招募士卒,入援京師。城陷,與張嵊共保吳興,嵊敗,文阿竄于山野。景素聞其名,求之甚急,文阿窮迫不知所出,登樹自縊。遇有所親救之,便自投而下,折其左臂。及景平,高祖以文阿州里,表為原鄉令。 紹泰元年,入為國子博士,尋領步兵校尉,兼掌儀禮。自太清之亂,台閣故事,無有存者,文阿父峻,梁武世嘗掌朝儀,頗有遺稿,於是斟酌裁撰,禮度皆自之出。及高祖受禪,文阿輒棄官還武康,高祖大怒,發使往誅之。時文阿宗人沈恪為郡,請使者寬其死,即面縛鎖頸致於高祖。高祖赦之。
高祖崩,及世祖即皇帝位,克日謁廟,尚書右丞庾持奉詔遣博士議其禮。文阿議曰:民物推移,質文殊軌,聖賢因機而立教,王公隨時以適宜。當隆周之日公旦叔父呂召爪牙成王在喪禍幾覆國是以既葬便有公冠之儀始殯受麻冕之策。今國諱之日,雖抑哀於璽紱之重,猶未序於君臣之儀。今皇帝拜廟還,宜御太極殿,以正南面之尊。詔可施行。 尋遷通直散騎常侍,兼國子博士,領羽林監,仍令於東宮講《孝經》、《論語》。天嘉四年卒,時年六十一。詔贈廷尉卿。文阿所撰《儀禮》八十餘卷,《經典大義》十八卷,並行於世。 (節選自《陳書•列傳第二十七》)
譯文
沈文阿字國衛,吳興武康人。父沈峻,憑藉儒學聞名於梁代。文阿性情剛強,頗有體力,少時習學業,精心研討章句之學。又博採先儒之異同,自己為之作義疏,研究《三禮》、《三傳》。經考察入選孝廉,擔任梁臨川王國侍郎,歷任兼國子助教、五經博士梁簡文帝為太子時,任用他為學士,深加禮遇他,等到簡文帝撰寫《長春義記》時,多次使文阿大量搜集異聞來擴充它。及至侯景作亂,簡文帝另遣文阿招募士卒,入援京師。京城陷,文阿與張嵊同守吳興,嵊敗,文阿逃竄于山野之中。
侯景一向聞其名,搜求他甚急,文阿走投無路不知所措,便上樹自縊,恰遇親近之人相救,就從樹上投身而下,折斷了左臂。及至侯景亂平,高祖以文阿為州里同鄉,表授為原鄉縣令紹泰元年,入京擔任為國子博士,不久兼任步兵校尉,兼掌儀禮。自太清之亂以來,台閣舊事全無存遺,文阿之父沈峻,在梁武帝時曾掌朝儀,頗有一些遺稿,於是文阿加以斟酌裁減撰述,禮制都由他而出。及至高祖受禪,文阿便棄官回武康,高祖大怒,派使者前往殺他。時值文阿族人沈恪為郡守,請求使者寬緩其死刑,並當即將沈文阿反綁束頸送交高祖,高祖看了看,笑着說:「迂腐的讀書人啊,我看你還要做出什麼呢?」於是赦免了文阿。
高祖崩,及世祖即皇帝位,擇定日期拜謁太廟,尚書右丞庾持奉詔派博士共議其禮。文阿上議說:風俗之變化,有質魯與文雅兩種可能,聖賢借重機緣而設立教化,王侯公卿順應時代而建立統治秩序。千人之國無君,不散則亂;萬乘之國無主,不危則亡。當周朝隆盛之日,以周公旦叔父之親,呂公、召公大臣之重,成王正當服喪之時,而管、蔡、武庚為禍,幾乎傾覆了社稷。所以下葬之後便當有尊崇之禮儀,入殮之初便要受策命而服緇布冠,大抵是要顯示天下之有主,慮及社稷可能有艱難之時。待到周朝末年,禮制敗壞;便有合縱連橫之舉。
有漢承其餘弊,即使是像文帝、景帝那樣置刑法而不用,也有七國連兵作亂之禍。新君們有的過了一個月便登尊位,有的在先君崩逝之日便稱孤道寡,這都是想要有作為而為之,並非對禮制毫不在乎。今當國喪之日儘管為了印璽之重要而節哀,仍是未順乎君臣之禮儀。按古禮,先君逝世退居宗廟以聽群臣之政,今皇帝拜廟回朝,應臨御太極殿,以正南而治國之尊,這正如周康王當朝,由一二重臣屏藩擁衛而登基。 至於貢獻土產之禮節,周禮以玉作禮物,公、侯用王圭,子、男執璧,這是瑞玉。尊貴之禮物既已陳畢,又呈上祭品,天子以璧,王后用琮。秦燒毀典籍,威儀三千均已失傳,叔孫通制定禮制,對舊則多有違背,進獻禮品不用王圭,獻祭品沒有帛,公與王通同用璧,由鴻臚來傳聲贊導。像這樣幾種作法,古所未聞,後世加以沿襲,至梁代仍行之。舉杯祝壽,國家之盛大慶典,奏四廂樂歌,歌奏鼓吹,極盡喜樂氣氛。今當群臣隱忍悲傷,萬民節哀之時,怎麼能同於王朝更新,新君初立之禮呢?況且周康王時於賓客稱奉王圭,沒有長壽之獻,這便是上古之準則,這點已勿庸置疑。進爵三次,奠爵三次,上宗說「饗」,這大抵是祭祀之儐從接受天地神明之降福,怎麼會指的是賀酒呢!我認為今天子當坐正殿,只行獻璧之儀,無賀酒之禮。謹撰《告廟還升正寢群臣陪薦儀注》一書另發。詔准施行。
不久遷通直散騎常侍,兼國子博士,領羽林監,又令於東宮講解《孝經》、《論語》。天嘉四年(563)去世,時年六十一歲。詔贈廷尉卿。文阿所撰《儀禮》八十餘卷,《經典大義》十八卷,均行於世。 [2]
作者簡介
姚思廉(557—637),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名簡,以字行 。早年從父察讀《漢書》,盡得家學。南朝陳時,任會稽王主簿。入隋,任漢王府參軍。父察曾撰梁、陳二史,未成,遺令他續撰之。
又奉詔與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區宇圖志》。遷代王侑侍讀。入唐,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太子洗馬。貞觀初,遷著作郎、弘文館學士。三年(629),奉詔與秘書監魏徵同撰梁、陳二史,乃據家藏舊稿,兼采謝昊(一作吳)、傅縡、顧野王諸家之書,撰成《梁書》《陳書》。官至散騎常侍。
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舊稿。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歷時七年最終完成了《梁書》與《陳書》的撰寫工作。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於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及班固的文風與筆法,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