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鏡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鏡合

陳鏡合

陳鏡合,男,1937年生,籍貫廣州。無黨派人士。1964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中醫系六年制本科,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心血管方向學術帶頭人;全國中醫急症診療中心主任;國家局、省市科技專家評審成員;中華中醫內科學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常委、廣東省中醫內科專業委員會主任;是國家級具有接受學術繼承人資格的名中醫,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基本資料

職稱:教授(博導) 科室:(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科 擅長:心腦血管疾病、亞健康、疑難雜症、神經官能症

工作經歷

1964年參加工作,1988至1990年留學日本,在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部高級研修。1991年12月評聘為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1998年12月聘為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1991年12月評聘為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1998年12月聘為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心血管方向學術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急症診療中心主任;國家局、省市科技專家評審成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常委、內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是國家級,具有被學術繼承資格的名中醫。1988年至1990年在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部留學,主攻心臟介入,師從世界著名心血管專家河合忠一教授、鷹津良樹博士。陳教授臨床、教學、科研40多年,多次出席國際性醫學會議,承擔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主攻「心臟內科急救中西結合臨床與實驗研究」。曾獲中華中醫藥學會著作三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2等獎〔參與〕、省部級科技進步3等獎、國家科技圖書獎、省科委著作3等獎、大學科技進步2、3等獎、廣東省高教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中醫急症先進工作者、新南方教育基金優秀教師、大學科技突出貢獻獎。目前正在培養在學博士研究生12人、博士後1人,已畢業博士10人、己出站博士後4人。

醫學主張

陳鏡合教授治學思想嚴謹,富於開拓創新。極力主張以「古為今用」 與「洋為中用」 的原則進行科學研究。 他一向認為,現代科學技術是現代人所共有的,西醫可以學,中醫也可以學。現代中醫要攀登高峰,必須敢於正視現實,敢於不斷挖掘自身之不足。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引進,不斷補充新的診治手段,才能使自身不斷發展壯大,在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固步自封」 「互築門牆」 在中醫「寶庫」面前沾沾自喜的結果是自我消滅。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底在「中國中醫藥報」及其代表作「現代中醫急診內科學」中,首次在國內提出「現代中醫」「現代急症中醫」與「現代心臟急症中醫」的「現代」概念。 他指出「現代中醫是指,中醫學西醫或西醫學中醫而以中醫為主的中西結合醫。他既不同以西醫為主的中西結合醫;更不同於不懂西醫的傳統中醫,是具傳統又超出傳統,源於中醫又超出中醫,與現時代的科學潮流同步或基本同步的,具有兩者的優勢。對某些難治甚至不治的病蘊藏着可望突破的無限潛能與廣闊前景,他是世界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現代中國獨有的新型中國醫學。」這一論述為現代中醫指出今後發展的方向。

主要著作

陳教授還勤於筆耕,其主編的書著有: 87年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當代名老中醫臨證薈萃》; 91年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西醫結合內科急症手冊》; 96年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100多萬字的《現代中醫急診內科學》; 95年廣東高校重點規劃教材、供7年制碩士班用的100多萬字的《中醫急診學》由廣東高教出版社出版; 98年由廣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西醫結合內科危急重症診療手冊》; 9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有《中醫內科學》,供碩士班專用; 2002年由遼寧科技出版社出版《內科急症中西醫匯通》; 2003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0多萬字的《中西結合急症診治 》。 另參與94年中美合編《現代心臟內科學》的編委工作,其中25篇「心臟病的中醫治療」 是主編。 此外97年主編的內部出版的書有《中西醫結合急診內科講義》供全國中醫急症班專用; 《全國中醫高級研修班教材》供全國中醫內科高級研修班專用。 在國家及省級出版單位主編的書著十餘種,發表「心臟內科急症現代中醫思維」 「急性心肌梗塞現代中醫思維」 「內科急症現代中醫思維」 等70餘篇論文,以及近30多篇科普性質的、屬心血管方面的文章。門診出診介紹 主攻:中西結合心腦血管病診治。 兼攻:中醫內科雜病如胃痛、風濕痹痛、郁證、哮證、喘證、咳證、頭痛、中風、胸痛、心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