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伯陶(1855-1930), 字像華,一字子礪,另署勵道人,廣東東莞人。幼時隨父陳銘桂讀書於羅浮山酥醪觀,曾注籍觀中,後為陳澧學生。陳氏通醫術、地理,善畫,工書法,以楷體見長。[1]
簡歷
1892年進士第三名,即探花。殿試初列位第一,因其試卷中把「宣撫司」誤寫成「宣慰司」,一度被置十名之外,後經翁同龢力爭下,改列第三名。
授翰林編修,官至國史館協修、總纂,武英殿校理、文淵閣纂修。後出任貴州、雲南、山東鄉試副主考。庚子之亂時,陳伯陶親赴西安護駕。1905年,入值南書房行走。其後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國後,授江寧提學使、江寧布政使。
移居香港
辛亥革命後,辭職歸里,並與母移居香港,以滿清遺民終老香港, 1930年農曆8月20日卒於香港,終年七十六歲。著有《瓜廬詩賸》、《瓜廬文賸》及《孝經說》等十多種。[2]
陳伯陶先居紅磡,後遷官富場, 九龍在古代稱「官富場」,齋號「瓜廬」,自號「九龍真逸」,此時期的詩歌多寄託故國之思。其《避地香港作》詩云:「瓜牛廬小傍林扃,海上群山列畫屏。生不逢辰聊避世,死應聞道且窮經。薰香自燒憐龔勝,藜榻將穿慕管寧。惆悵陽阿晞髮處,那堪寥若數星晨。」
在詩中經常自比管寧、陶淵明,可見其重視個人的風骨。 如《九龍山居》二首其一:「布衣皂帽自徘徊,地比遼東亦痛哉。異物偶遇柔佛國,遺民猶哭宋王臺。驚風蓬老根常轉,浮海桑枯葉已摧。欲學此機狎鷗鳥,野童溪叟莫相猜。」詩中盡顯孤獨淒冷,心戀前主,託古傷今,無限滄桑。
憑弔宋王臺
初隱居九龍後,即發起憑弔宋王臺之舉,並作〈九龍宋王臺新築石垣記〉,刻於山坡建亭上,又為表示心繫清朝,常與其他遺老酬唱於宋皇臺,並在1917年把其作品刊為《宋臺秋唱》。 《宋王臺懷古》、《登九龍城放歌》諸作,都是他抒發朝代興亡,感懷身世,忠於前朝而不仕新朝的氣節。[3]
晚年詩風平淡閒適
1922年,溥儀在北京成婚,陳伯陶68歲專程攜巨款入京祝賀。十七年後重到故宮,已是物是人非,觸景傷情,對清室的眷戀也不言而喻。
晚年居港時, 有詩一百一十多首,不專一派,純寫性情,尤善狀景寫物之辭。如《溪行》:「瘦筇黃帽出通闤,盡日溪頭自往還。叢竹繚青摩詰樹,群嵐染赭大癡山。布帆落照江鷗遠,茅屋西風野犢閒。如此天然好圖畫,未應吟眺異鄉關。」詩中有畫,畫中有人,平淡閒適,以見隱居之樂。
居港期間,致力於宋明廣東遺民詩文事跡的考證,如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宋東莞遺民錄》、《明季東莞五忠傳》等作,均為現在研究宋明遺民的重要著作。
1923年,與賴際熙等人創辦「學海書樓」,開壇講經,倡施義學,以救當時不振的國學。
作品
- 《東莞縣志》九十八卷(附《沙田志》四卷)
- 《明季東莞五忠傳》二卷
- 《增補陳琴軒羅浮志》十五卷
- 《孝經說》三卷
- 《袁督師遺稿》三卷
- 《瓜廬文剩》四卷
- 《勝朝粵東遺民錄》四卷
- 《宋東莞遺民錄》二卷
- 《東莞縣志》
- 《勝朝粵東遺民錄》
視頻
參考來源
- ↑ 陳伯陶. 學海書樓. [2021-01-17].
- ↑ 香江詩話:陳伯陶猶哭宋王臺. 文匯報. 2004-12-21 [2021-01-17].
- ↑ 宋皇臺懷古 遺民詠二王. 懷古. 2020-06-24 [2021-01-17].
外部連結
[1] 中華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