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雪中 走近蔭城老街(曹王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雪中 走近蔭城老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雪中 走近蔭城老街》中國當代作家曹王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雪中 走近蔭城老街

這是紅研會臨近年終的又一次雨文化之旅。

天蒙蒙亮時,雪花正濃。我猶豫了一絲,隨即打開手機,微信群里正在熱議:風雪擋不住我們前行的腳步。於是,喜從中來,內心由來已久的聲音斷然告訴自己,真的不容錯過。

一群人、一個愛好,一同坐在前往長治縣蔭城方向的三個旅遊大巴上,八點時分準時出發。

車,緩緩地行駛了一個多小時,走在一條人頭攢動的村莊大路上。一個春節前帶有濃濃年味的喜慶拱門映入我們的眼帘,「2018迎新春 游鐵府----首屆騎行自駕嘉年華 年貨節盛大開幕」。

蔭城到了。還沒下車,蔭城的老街就近在眼前。

我站在冬日的寒風、漫天的飛雪中,四處張望,欲尋它「千年猶美」的芳容。

啊!千年古鎮,老街真的夠老了。老街像一首恬靜的詩,一副古雅的畫。靜默在這深閨的村莊中,凸顯在這上黨大地上,如古代的女子,襲一身古裝,穿越了千年,曼妙地拋頭露面。

疲憊於城市中的緊張,也穿梭於柴米油鹽的忙碌,總想在鄉村走走,貪婪鄉村的風度。在青磚鋪就的千年老街上,我把腳步放慢再放慢,時不時用手機定格一個美好的畫面。這樣的老街,建築和布局,全然似影劇中五、六十年代的風格。置身其中,竟然有一種恍惚的感覺,仿佛自己就站在千年之前。

回過神來。此時,我站在蔭城的十字街頭,仰望着那久遠古樸、巍然傲立的青磚大樓,樓的門臉朝着街心,樓身自門面向後,左右拓寬、伸展,像一隻展翅的大鳥。左右樓身各自為向,與相對的樓房中間延伸出兩條寬闊的街道,樓頂端的五個繁體大字——蔭城鐵器館,赫然嵌入其中。這裡一種怎樣的建築風格?這裡面究竟珍藏了什麼東西?

進的館內,人已經不少。玻璃櫃檯中陳列的鐵器,我一件一件仔細看了個遍,也看了個夠。果不其然,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軍事器械、祭祀禮器,品種萬千,分類細密,鑄造鍛打,應有盡有。大到古鐘,小到油燈,真的讓人流連忘返!

據說,這個鐵器館是長治縣一個名為原建國的民間收藏家、集二十多年之所藏,在家鄉蔭城成立的一座私人博物館

感嘆之餘儘是敬佩!他作為一個收藏愛好者,千山萬水四處尋找,不吝花自己的錢將其買來,還精心地陳列於此展示與眾。這種用心與奉獻,遠不能僅僅說是一種愛好,這是一種對家鄉的情感,對鐵器文化的傳承,更是留給後人認知的一本厚重的實體教科書

光陰數百載,鐵的輝煌歷史已經過去,「萬里蔭城、日進斗金」已成了綿長的故事。但,畢竟,蔭城是因鐵器而稱作「鐵府」,蔭城的老街上,一個古老的院子裡,鐵的火花還在飛濺,叮叮噹噹的打鐵聲還在迴響。爐火正旺,同行的一群人圍着鐵匠師傅,看他帶着袖套,穿着圍裙,淬火鍛造,磚鋪的檯面上整齊地排放着現打出來的大門鐵環,鐵鎖,鐵鍋和鐵勺。鐵匠師傅講起鐵器的歷史,喜不勝言,蔭城因鐵器得名,是曾經數百年裡鐵產業的驕傲。早在明代,家家有鐵爐,戶戶會打鐵。「千年鐵府」因此傳遍大江南北。

蔭城的老街,有一派巷的風味,家家戶戶大門外,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在雪的映襯下,更顯得幽長深遠,溫馨着每一個到這裡的人。千年前的繁華古道,碾着塵土的飛揚,踢踢踏踏的騾馬駝鈴,晝夜來來往往的商家,會不會就是在這樣的店裡歇腳?

順街而行,同鐵器館建築風格相同的十字街商店,外觀依然很氣派。曾經,這裡的商品也應是琳琅滿目吧,那些遠離家鄉故土的商人,在鐵器的交易等待中,這裡也應是他們必不可去的地方了。

栗師傅的剃頭鋪,黃字黑底的木質門頭下,兩扇破舊的木門虛掩着,上面寫着「此房出租」,字跡已經模糊,想必定是不好租出。遙想當年,這小小的剃頭鋪也一定生意興隆,每一個漂泊在外的人,靠着自己的腳力,長期勞頓後,誰不想洗去一路的風塵,刮刮鬍子剃剃頭,輕輕鬆鬆睡個好覺?

蔭城老街是有文化品位的。雖然以鐵器著稱,商家占據,但古色古香的雄山書局,卻讓人不由的想到雄山書院的莘莘學子,那些穿着長袍短褂的書生,有多少人走出寒門,又有多少人步入商家大道。眼前的雄山書局門窗緊閉,看不到裡面的究竟,但威嚴猶在,大紅條幅自上而下通掛下來,在春節前的氣氛里顯得活力四射。

品嘗了當地的特色小吃——豬湯和小粉煎餅,不虛此行。

但終歸還是有些貪婪,因為天氣的緣故,沒能再到處走走,只是在這條老街上兜轉了一圈。

千年腳步已過,古蹟風貌猶存。我走在這來時的路上,踩着雪花鋪白的路,踩着別人走過的腳印。街道兩旁的叫賣聲、吆喝聲、小孩兒嬉鬧聲,汽車的鳴笛聲,嘉年華的演出一場接着一場還在繼續,熱鬧非凡。此情此景,我又恍惚到千年前,車馬徐徐、商家如織、店小二的吆喝……,這腳下青磚鋪就的路到底走過了多少前人的腳步?

我想:只要走進、走近這樣的老街,不管是誰,我相信,都會生出許多無限深長的遐想,只要走在這老街的每一塊發亮青磚上,就會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披一身古色古香。 [1]

作者簡介

曹王平,女,山西長治人,文學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