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雪參(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雪參
圖片來自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雪參,中藥名。為罌粟科植物總狀綠絨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f.etThoms.var.racemosa(Maxim.)Prain的根。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補氣,益腎之功效。常用於久瀉,脫肛,食欲不振,便血,浮腫,久咳,哮喘,眩暈及夜盲症。[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雪參
漢語拼音:Xuě Shēn
別名:紅毛陽參、刺參、條參、雞腳參、土高麗參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歸脾、腎經
功能:補氣;益腎
主治:久瀉;脫肛;食欲不振;便血;浮腫;久咳;哮喘;眩暈及夜盲症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雪參

拼音名:Xuě Shēn

別名:紅毛陽參、刺參、條參、雞腳參、土高麗參。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f.ex Thoms.var.racemosa (Maxim.) prain[M.racemosa Maxim.;M.horridula var.rudis Prain]

來源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總狀綠絨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f.etThoms.var.racemosa(Maxim.)Prain的根。

採收和儲藏

秋、冬季採挖,除去鬚根、泥土,曬乾。

原形態

總狀綠絨蒿 一年生草本,高約40cm。全株被黃褐色或淡黃色堅硬而平展的刺毛,有時刺毛的基部呈紫色。主根長達20cm。莖圓柱形,不分枝。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柄,長3-8cm;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披針形至條形,長5-20cm,寬0.7-4.2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狹楔形,下延至葉柄基部近鞘狀,全緣或波狀,稀具不規則的粗鋸齒,兩面綠色,被刺毛;上部莖生葉具短柄至無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有時條形。花生於莖上部1/3以上的葉腋內,最上部者無苞片,有時生於混生的花葶上;花梗長2-5cm;萼片長圓狀卵形,外面被刺毛;花瓣5-8,倒卵狀長圓形,長2-3cm,寬1-2cm,天藍色或藍紫色,有時紅色,無毛;雄蕊多數,花絲絲狀,紫色,花葯長圓形,黃色;子房卵形,4-6心皮,密被刺毛,花柱圓錐形,具棱,無毛,柱頭長圓形。蒴果卵形或長卵形,密被刺毛,4-6瓣自先端開裂至全長的1/3處,宿存花柱長0.7-1cm。種子長圓形,表面具窗格狀網紋,花托膨大成盤狀。花期5-8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0-4900m的草坡、石坡或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

根呈扭曲的圓錐形,長9-25cm,直徑0.5-2.5cm。表面棕黃色或灰黃色。根端殘存葉基及黃色毛狀物,上側面有環紋,中下部有縱皺紋。質鬆脆,易折斷;斷面松泡,淡黃白色。氣微,味甜、微苦。以粗大,味甜者為佳。

性味

甘;溫

歸經

脾;腎經

功能主治

補氣;益腎。主治久瀉;脫肛;食欲不振;便血;浮腫;久咳;哮喘;眩暈及夜盲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2]

摘錄

中華本草

相關論述

  • 1、《雲南中草藥》:「補氣益腎。主治體虛,頭昏眩暈,食欲不振,夜盲。」
  • 2、《雲南省藥品標準》1974年:「補中益氣,止咳平喘,止痢。用於氣虛下陷,脫肛,便血,浮腫,久瀉,久咳,哮喘。」[3]

參考資料

  1. 雪參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雪參中醫中藥網
  3. 雪參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