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雷峰塔[1],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因黃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於雷峰,後人改稱「雷峰塔」。相傳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就是被法海鎮壓在這雷峰塔下。
名稱由來
雷峰塔是由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雷峰塔之名,則是因為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中國民間以地名指稱,都叫開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皇妃塔的。至於雷峰之名的由來,據《淳祐臨安志》所載,是因舊有郡人雷就築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證,中峰又稱回峰,回峰之回字舊作雷,後人以形致誤,錯作雷峰。」後人將雷峰塔景致稱「雷峰夕照」,列為西湖十景之一。
主要景觀
雷峰新塔建在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毀之前的樓閣式結構,完全採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格、設計和大小建造。這座塔兼具遺址文物保護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護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剎高18.25米,地平線以下的台基為9.8米。由上至下分別為:塔剎、天宮、五層、四層、三層、二層、暗層、底層、台基二層、台基底層。
新塔台基以下兩層(包括地下的一層),平面呈八角形。台基周邊,裝飾有漢白玉雕制的石欄杆,台基以上,塔身聳立,外觀五層,其中第一層內部實際分上下兩層,只是外觀上檐屋面較高,呈現為一層。雷峰新塔各層屋面都覆蓋銅瓦,每個轉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翼有下懸掛銅製的風鐸。新塔塔身的二層以上,每層都有外挑平座,平座設欄杆,繞塔而成檐廊,可供遊人登塔賞景。新塔通高71米,其中台基高9.8米,塔身高45.8米,塔剎高16.1米。新塔台基占地面積達3133平方米,塔身建築面積295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89平方米。體量上,新塔台基對徑為60米,邊長為23.34米,周長為186.72米;副階對徑為35.25米,邊長為13.43米,周長為107.41米;塔身對徑為28米,邊長為11米,周長為88米。
塔身的設計沿襲了雷峰塔被燒毀前的平面八角形樓閣式制型,外觀是一座八面、五層樓閣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慣有風格。各層蓋銅瓦,轉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翹角下掛銅風鈴,風姿優美,古色古韻。據悉,雷峰塔用銅建造是中國銅雕大師朱炳仁用了數萬字的縝密論文說服各方專家才得以落實的。同時二至五層還有外挑平座可供觀景。用於裝飾的塔剎高16.1米,塔頂採用貼金工藝。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時期江南古建築的典型風格,遠處望去,金碧輝煌。專門為保護遺址而建的保護罩呈八角形,建築面積3133平方米,外飾漢白玉欄杆。保護罩分上下兩層,將雷峰塔遺址完整地保護起來。雷峰新塔建成後,已經消失了七十餘年的雷峰夕照又將重現。全塔上、下、內、外裝飾富麗典雅,陳設精美獨到,功能完善齊備,以嶄新的風貌和豐厚的內涵在西湖名勝古蹟中大放異彩。遊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層的外觀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華盡在遊人的遠望近看之中。作為西湖南線的制高點,極目四眺,碧波蕩漾的西湖、秀美端莊的汪莊、初見輪廓的南線新景點、綠意蔥籠的湖心三島一覽無餘。而站在西湖東岸的湖濱路遠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纖細俊俏,兩座塔一 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諧與美麗。
打開一道沉沉的古式門,可以走進新塔底層,這裡,就是古塔遺址。而在台基二層,可以看到遺址的模樣。整個遺址區被玻璃包圍着,以防氧化和人為破壞,遺址那一塊塊的塔磚被仔細地包裹着。
新塔暗層全無門窗,神話傳說《白蛇傳》將被分成六大塊立體場景展陳其中,此外還設有「捐贈建塔紀念牆」。新塔二、三、四層將分別展示銅版線刻壁畫「吳越造塔圖」、雷峰塔歷代詩文佳作、甌塑壁畫當今「西湖十景」。新塔穹頂內壁辟有2002個塔龕,每個龕內安放着一個小金塗塔,穹頂和樑上均為銅質金或貼金。穹頂設有天宮,藏雷峰塔重修記、新塔模型等,以求傳諸後世。
雷峰新塔是一座體現很強現代工藝的塔。塔中心的部位,是兩座透明的電梯,周圍是不鏽鋼扶梯。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採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銅塔,僅這一項花費就需2000萬元,欄杆、裝飾瓦、脊、柱等都採用銅製。值得一提是銅瓦,雖為銅製,卻呈青銅色,與陶瓦非常相像。而且,這些銅瓦,還通過螺絲相互吃緊,不會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樣易脫落。
文物價值
「雷峰塔地宮發掘出來的文物非常豐富,是吳越王國鼎盛國貌的集中體現,對研究當時的工藝成就、佛教文化的影響,有非常重大的價值與意義。」黎毓馨說,它不愧為當年中國的十大考古發現。
發現磚孔內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吳越國王錢弘俶施印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經卷用川棉紙或竹紙精印,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貴資料。這一千年經卷也是見證中國古代高度發達的雕版印刷術的珍貴實物,在中國雕版印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磚孔內發現經卷開頭寫着「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王錢弘俶造。此經八萬四千卷,捨入西關磚塔,永充供奉,乙亥八月。」查乙亥年是錢弘俶吳越八年、北宋開寶八年(975年),也就是吳越國的最後一年,證明了這塔修成的年代也見證千年信仰傳承,被視為是一件具有重大文物價值的中國佛教文化瑰寶。
雷峰塔遺址和地宮的發掘,使今人對於五代時典型的平面八邊形樓閣式套筒塔的形制及構建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在中國造塔歷史上是一座藝術精品,它是首創八角形平面,又是樓閣式塔型的一座名塔。尺度雄偉,比例適當,構造傑出,但又柔和絢麗,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雷峰塔文物陳列區是浙江省博物館裡最吸引人的一處。自2014年11月,「雷峰塔文物陳列展」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以來,已經接待了百萬參觀者。
文物保護
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建雷峰塔、恢復「雷峰夕照」景觀的決定,成立了省「雙景」協調小組及辦公室。
2001年3月11日,對雷峰塔遺址和地宮的發掘,2000年2月-2001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兩階段對雷峰塔遺址及地宮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包括吳越國純銀阿育王塔、鎏金龍蓮底座佛像等在內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轟動了海內外。
天宮阿育王塔出土後,對其修復的工作卻困難重重,其中溫度掌握最為困難。據介紹,天宮阿育王塔含4%左右的鉛,在目前出土的銀器中很少見。因此,整個銀器的硬度很高,需高溫才能恢復形狀;而銀的延展性很強,如溫度控制不好,造型、紋理都會受影響。「為此,修復時局部最高溫度控制在1000℃左右,還需多次表面處理,最終使該塔重現千年舊貌。 」
雷峰新塔,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設計,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五面八層,依山臨湖,蔚然大觀。
重建之後的雷峰夕照景區,占地面積8公頃,主要景觀和設施有:雷峰塔、夕照亭、妙音台、匯文軒、放大光明閣、如意苑遊客中心、藕香居餐飲點等,由杭州雷峰塔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管理經營。
旅遊信息
地理交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
可以乘坐到達的公交路線有:K4路,K808路,Y1路,Y3路,J5路,822/K822路,Y6路,Y9路,Y7路,514(區間)路,淨寺站下車。
旅遊指南
景區分類:人文景觀
開放時間: 全天
地 址: 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淨慈寺前。
最佳時間: 四季皆宜
交通指南: 火車到杭州城站火車站,然後坐公交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