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題盧處士山居 溫庭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題盧處士山居
圖片來自搜狐網

題盧處士山居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通過「問樵客」、「遙識」的寫法,暗示出盧岵山居的幽僻;頷聯寫一路所見,是近景;頸聯寫入望的遠景;尾聯改用拗句的音節,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適應。

原文

溫庭筠〔唐代〕

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楚人 一作:主人)

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徑入雲斜。

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飛鴉集 一作:鳥飛散)

譯文

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聽盧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後遠遠地認準方向向盧岵山居走去。

沿途看到古樹的老根纏連着石頭,仿佛是天生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沖走水面上的浮土、樹葉,露出泉底的沙子來,顯得水明沙淨。

山里峰巒座座,由於在雨中顯得幽暗,看不清楚,只見得那通往盧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彎彎一直通向煙雲深處。

時間已到傍晚,還不見盧處士,晚鴉也已飛往自己巢里棲息,漫山遍野的蕎麥花在夕陽下更顯得一片潔白。

鑑賞

  這首詩沒有直接寫盧岵,也沒有直接寫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寫盧岵處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襯人。

  首聯兩句是說先向砍柴的人打聽盧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後遠遠地認準方向走去。通過「問樵客」、「遙識」的寫法,暗示出盧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稱砍柴的人為樵子、樵夫,而稱之為「樵客」,意味着這個砍柴者並不是俗人,這對於詩的氣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

  頷聯兩句寫一路所見,是近景。古樹老根纏石,仿佛它天生是連着石頭長起來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樹葉沖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來,更顯得水明沙淨。這兩句形象地描繪了幽僻山徑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與此相應,作者用的是律詩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對拗,在音節上也加強了高古、清幽的氣氛。

  頸聯兩句寫入望的遠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顯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徑入雲斜」和「千峰隨雨暗」相對照,見得那通往盧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彎彎一直通向煙雲深處。這兩句改用協調的音節,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變化,一方面也是和寫遠景的闊大相適應的。

  尾聯兩句又改用拗句的音節,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適應的。而寫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為了寫人,為了襯托古樸高潔的「處士」形象。

  「蕎麥」是瘠薄山地常種的作物,春間開小白花。在日照強烈的白天裡,小白花不顯眼,等到日暮鳥散,才顯出滿山的蕎麥花一片潔白。蕎麥花既和描寫處士的山居風光相適應,同時,也說明處士的生活雖然孤高,也並非和人世完全隔絕;藉此又點明了作者造訪的季節是春天。

  全詩的層次非常清楚,景物寫得雖多而錯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過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讀者對盧岵處士生活的古樸和人品的孤高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作者的這種比較特殊的表現手法,應該說是很成功的。

簡析

  《題盧處士山居》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通過「問樵客」、「遙識」的寫法,暗示出盧岵山居的幽僻;頷聯寫一路所見,是近景;頸聯寫入望的遠景;尾聯改用拗句的音節,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適應。這首詩沒有直接寫處士盧岵,也沒有直寫詩人的心情,而只寫盧岵處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襯人,通過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出盧處士人品的高潔及詩人對他的景慕之情。

創作背景

  在某一年春天,溫庭筠乘興訪求盧岵處士,等到日暮還沒有見到盧處士,因而在盧處士居所題寫此詩。其具體作年不詳。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常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