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期刊名 | 風月 |
---|---|
創刊時間 | 昭和10年(西元1935年)5月9日 |
停刊時間 | 昭和11年(西元1936年)2月8日 |
起迄卷期 | 第1~44號,共44期 |
刊期 | 每月刊行9次(逢3、6、9、13、16、19、23、26、29出刊) |
出版地 | 臺北市蓬萊町二二一番地 |
發行單位 | 風月俱樂部 |
日治時期漢文通俗文藝雜誌。發刊期間名稱歷經4次變革:從《風月》(1935年5月9日至1936年2月8日)、《風月報》(1937年7月20日至1941年6月15日)到《南方》(1941年7月1日至1944年1月1日),以及最後僅餘漢詩版面的《南方詩集》(1944年2月25日至3月25日)。刊載作品體裁、形式多元紛繁,包含藝妓小傳、唱酬文章、笑談謎鵠、科普智識、風俗考據、舊學漢墨、民俗歌謠、花狐奇譚、戰場紀實、俠義章回以及白話小說等等。而不同的編輯風格、文化態度、政治認同與意識形態激盪交錯,形成舊學與新學、文言與白話、傳統與現代、保守與激進、休閒與報國、親日與抵殖民,多音交響,眾聲喧嘩的文學氛圍與文化語境。
編輯方針與刊物取向歷經多次修正。《風月》於島都臺北發刊,是由大稻埕地區舊文人組織「風月俱樂部」主導,成員包括謝雪漁、林述三、王少濤、卓夢庵、歐劍窗、林夢梅、林清月、謝尊五等人,此時雜誌風格近於言情懷舊、笑謔狎邪式小報;到了《風月報》時期,延攬新文學作家加入,以徐坤泉、吳漫沙、林荊南為主要編輯,積極招募會員,擴展讀者層面;同時,雜誌也以刊登讀者來信、作品讀後感想等方式進行宣傳。其他積極作為還包括:創設「音樂研究部」,攏絡音樂愛好者;增設「日文欄」,由張文環擔任日文編輯;增闢「兒童故事」專欄;經營女性議題,內容以臺灣現代都市情愛與性別流行議題的書寫為多。由其經營策略的轉換,可知刊物慾普及於不同年齡層、不同喜好的讀者,朝向生產「大眾」家庭雜誌的目標邁進,此階段雜誌一變為現代漢文通俗文藝刊物。1941年(昭和16年)7月起,順應南進政策更名為《南方》,將會員制改為讀者制,以增加購讀率,並力闢海外市場,日本、中國、滿洲3地成為固定配送點。其文藝方面,採取的仍是古今兼容、雅俗共存的態度,古典漢詩、民俗拾掇、科學新知、生活雜談,甚至還有幾篇鼓吹中日提攜的時論性文章。大抵而言,初期的《南方》仍屬文藝性質濃厚的綜合雜誌,有新詩、小品雜文、本土小說、翻譯作品、傳統漢詩文的文藝創作的登載。
1941年6月至1942年12月間,更掀起一場由傳統文人與現代通俗文藝作家交鋒的「新舊文學論戰」,雜誌儼然成為文藝觀念的決戰場。刊物後期為服膺國策,以致逐漸產生少量文藝質變、異化的情形,因為備受爭議,但也因此成為戰時少數得以通過書籍檢閱制度而持續刊行的刊物,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臺北為主的臺灣初期近代都會中的市民文化與社會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