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車河抒懷(韓樹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香車河抒懷》是中國當代作家韓樹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香車河抒懷
香車河,一聽到你的名字心兒就醉了。檐角高蹺、雕樑畫棟的山寨門樓上,「香車河」三個青色的大字,鑲嵌在繪着青白相間圖案的白底青磚上。跨進門樓,我就投入了你的懷抱。
香車河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青山巍巍,山路彎彎,你在冬日的暖陽下緩緩流淌。香車河,你是荷香之城安龍縣的一塊碧玉,你是戈塘鎮的一顆明珠。
山石壘砌的農家小院,山石鋪就的鄉村小路,大山的兒女就是實在。紅楓茂密,黃杉挺拔,蛺蝶撲翅,鳥雀啁啾,老牛和牛仔安逸地躺在草地上曬着冬陽,老水車靜靜地躺在一邊與老牛一起享受着冬閒……
源自黔西南重巒疊嶂的烏蒙山系馬鞍山腹地的峰嶺溝壑,香車河九曲十八彎流淌不息。匯戈塘岔河與拓磨河流入洞廣村瓜寨到納利村龍路寨,注入北盤江,流入紅水河,綿延七公里。風兒吹起香車河道道漣漪,一架架小水車隨水流悠悠轉動,小河流淌着靜謐的日子。
村口,溪邊,屋前屋後,隨處可見秀美的布依姑娘盈盈的笑聲。黑色的盤帕,青色的衣衫,胸前、肩坎、袖管、褲腿,針針線線繡上的花卉招人眼目。
穿長袍的長老站立在村頭,黑色的盤帕猶如一座沉穩的山,迎客時的笑容純樸真誠。
村路上,背着孩子的婦女如背着新生的希望,女人們指望打工在外的男人平安吉祥,當然,也希望男人多掙點銀子。竹籬笆邊,老竹匠在劈篾,編制各種竹器。村里,幾乎見不着青壯年男子,問一位二十上下背着嬰孩的小媽媽,她笑眯眯地說老公在寧波打工掙錢,她沒文化,老公打工的地方只知道「浙江」、「寧波」,再也說不出具體的地點,也左右不了老公何時可以回家,什麼時候夫妻能團圓。我不禁想起了布依族詩人蒙如運的詩句:「在煙花三月/一個牧牛的漢子/用布依族的山歌調子/點綴了牧牛的山路/而牧牛的漢子/卻在一朵花離去之後/悄然地離開了他的牛群/牧牛的漢子/在沿海城市/用一身瘦骨,頂起了高樓建築/用玉米杆一樣細小的雙手/支撐了工地的腳手架/那雙布滿了血絲的眼睛/總是盯着城市的大街/為自己尋找一個活着的理由/牧牛的漢子/依然記着自己放牧的日子……」
美麗的山寨何時能留住放牛的漢子,富饒的貧瘠何時徹底脫貧,讓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香車河是一個神秘的地方。
一間小屋裡,三兩個婦女坐在竹矮凳上擀香,身前木架支起的桌台上,楓葉香面、紅土香面、香粑、推板一應俱全。正是小水車將香楓枝、香樟木截斷、磨漿,濾水、曬乾成香粑。擀香的婦女用細細的小竹籤沾上香粑,用推板輕輕地壓在香面上來回推滾——這就是祖傳的手工制香方式。香車河也因沿河村民傳承了千百年傳統制香工藝而得名。屋前向陽的牆角、木欄窗台上,整齊地排列着一排排製成的貢香,晾曬,風乾。這就是安龍縣博物館櫥窗里陳列的香,這就是香車河的先民賴以生存並庇佑子孫的香,這就是用香車河的紅土和香車河的楓樹粉做成的香。
香車河的制香工藝代代相傳,香車河的香火綿延傳承,究竟是先祖庇佑了子孫後代,還是這片山水賜福於香車河的百姓安居樂業,還是神保佑着香車河的子民吉祥如意,我不敢妄言!
香車河是個浪漫的地方。
小河邊垂柳依依,小河水靜靜流淌。布依阿哥的木葉打動了阿妹的心,布依阿妹的月琴彈奏出阿哥心田的一片漣漪。你聽,銅鼓陣陣,洞簫聲聲,又是誰唱起了山歌——
香車河的畫眉,
愛斗馬長田的雀,
歲歲年年斗不盡,
繞山繞水繞白雲。
一陣布依山歌在香車河邊悠揚,我分不清是畫眉在斗雀,還是布依情哥在逗他心愛的妹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