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桑樹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桑樹皮
39_190410194736_1.jpg
圖片來源 https://z.xiziwang.net/zhongyao/53866/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馬桑樹皮

漢語拼音:Mǎ Sānɡ Shù Pí
性味歸經:味苦,性涼。歸心經
功能:清熱
主治:常用於白口瘡

馬桑樹皮,中藥名。為馬桑科植物馬桑CoriarianepalensisWall.的樹皮。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西藏。具有清熱之功效。常用於白口瘡。[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馬桑樹皮

拼音名:Mǎ Sānɡ Shù Pí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馬桑科植物馬桑的樹皮。

功能主治

治白口瘡:鮮馬桑皮五分,搗絨,用青布包好,含口內,五分鐘後取出,隔時再含,一日數次。[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治白口瘡。」

相關配伍

治白口瘡:鮮馬桑皮搗絨,含口內。(《貴州草藥》)

形態特徵

馬桑,又名蛤蟆樹、阿斯木、上天梯、蓮花獻、四聯樹、黑果果、醉魚兒、鬧魚兒、水馬桑、野馬桑、馬鞍子、千年紅、黑虎大王、紫桑。落葉灌木,有時高達6m。枝條斜展,幼枝有棱或成四狹翅,無毛,常帶紫色;老枝具圓形突起的皮孔。單葉對生;葉柄短,長1-3mm,通常紫色,基部具墊狀突起物;葉片紙質至薄革質,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2.5-8cm,寬1.5-4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無毛或僅下面沿脈有細毛;基出3脈。總狀花序側生於前年生枝上,花單性同株;雄花序長1.5-2cm,先葉開放,序軸被腺狀微柔毛,萼片及花瓣各5,雄蕊10,不育雌蕊存在;雌花序與葉同出,長4-6cm,帶紫色,萼片與雄花同,花瓣肉質,龍骨狀,雄蕊較短,心皮5,分離,具小疣體,柱頭上部外彎,漿果狀瘦果,5個,成熟時由紅色變紫黑色,直徑約6mm,外被肉質花瓣所包。花期3-4月,果期5-6月。

分布區域

分布於西南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西藏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3200m的山地灌叢中。[3]

參考資料

  1. 馬桑樹皮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馬桑樹皮中醫世家
  3. 馬桑樹皮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