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鈴薯青枯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鈴薯青枯病

馬鈴薯青枯病
原圖鏈接

馬鈴薯青枯病又稱細菌性枯萎病,是馬鈴薯的嚴重的病害。高溫、高濕、多雨的地區發病重,秋季多雨,秋馬鈴薯發病更重。種植帶病種薯,連作地,地勢低洼,土壤偏酸,易發病。發病初期,下部葉片白天萎蔫,傍晚恢復,2~3天後,不再復原,由下向上逐漸發展,4~5天後,病株莖葉萎蔫枯死。

基本信息

中文名:馬鈴薯青枯病

別 名:細菌性枯蔞病、褐腐病

危害作物:馬鈴薯

為害部位:葉、莖、薯塊

病 原:青枯假單胞菌

馬鈴薯青枯病
原圖鏈接

為害症狀

植株症狀

馬鈴薯青枯病是一種維管束病害,在馬鈴薯整個生長期都可發生,但因幼芽萌動和苗期溫度、濕度不適宜青枯菌,所以不表現症狀或症狀不明顯,而在現蕾開花期症狀明顯。在田間,發病後先是植株頂部細嫩葉片或花蕾岀現萎蔫,緊接着主莖或分枝的上部岀現急性萎蔫,開始早晩可恢復,持續4-5天後,最後整株莖葉全部萎蔫死亡,但葉片仍保持青綠色,只是顏色稍淡,不凋落。以上過程在其他莖稈和植株上反覆發生。在冷涼的條件下,植株在枯萎前,生長減緩,葉片發黃。隨後,感病植株的葉片變成淺綠色,最後變成褐色,不發生捲曲和摺疊。當病原菌來自於種薯時,植株出苗後立即死亡。若病原菌來自於土壤或污染的灌溉水時,枯萎發生在生長季的後期。病菌侵害植株的維管束,使莖基部和根的維管束變褐色,尤其是導管部分變褐腐爛。用手擠壓切斷的病莖,就有污白色的黏液從斷面的變色導管中滲出。

塊莖症狀

塊莖可能通過來自母株或在生長、收穫及儲藏過程中的外源病菌而染病。感病塊莖有四個典型的症狀:「黑眼」,「眼上的芽變黑(死亡)」,「在維管束環形成菌液滴」,「褐腐」。切開感病的塊莖,可見維管束呈褐色,不需擠壓切面就溢出白色菌膿,這是此病的重要特徵,嚴重時外皮龜裂,髓部潰爛如泥。在維管束看似健康時,這種現象就會發生。在幼芽的萌發初期,芽眼死亡,隨後變成黑色,細菌黏液開始從其中滲出。大量菌液從芽眼中分泌出來。如果黏液沾到了土壤,在收穫時塊莖的芽眼就會很髒。如果病菌是從芽眼和傷口進入塊莖,則在侵入處會出現輕微的凹陷,在其周圍表現出或多或少的褐色和紅褐色腐爛。隨着病菌的進一步侵染,維管束環變成灰褐色和褐色。最後,整個塊莖被完全破壞。在感病末期,最初的褐腐症狀迅速轉變為其他類型的腐爛,散發出細菌性塊莖軟腐病的惡臭。

分布為害

亞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和歐洲都有分布,但以溫暖、潮濕、雨水豐沛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嚴重。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已有報道,目前主要發生於長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以及西南和華南的貴州、雲南、廣東、福建和台灣等省、自治區。江西、江蘇、上海、山東、河南、安徽、北京、天津和遼寧南部也有發生。發病後引起嚴重損失,例如1978年湖南省新晃縣發病面積占總面積的33.9%,發病率達30%~40%,枯死的地塊占2.2%~2.3%。此病對馬鈴薯有潛伏侵染,貯存期可繼續為害,引起塊莖大量腐爛。

該病是維管束病害,幼苗和成株期都可發生,典型症狀為葉片、分枝或植株呈急性萎蔫,有時,只一個分枝枯萎或一叢植株莖基部維管束變為黃色或黃褐色,受病塊莖的芽眼變淺褐色,溢出菌膿,切開病塊莖,維管束呈黃色或褐色,重者呈環狀腐爛。[1]

病因

病原物為青枯病假單胞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 Smith],菌體杆狀,長1.5~2.5微米,直徑0.5~0.7微米,無芽胞,無莢膜,有端生鞭毛1~4根或無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氣,不能使葡萄糖產酸,與其它假單胞菌的重要鑑別特性是能積累聚β-羥基丁酸鹽,不利用DL-精氨酸,41℃時不能生長,不產生熒光色素,有些菌株在含酪氨酸的培養基中能產生褐色素。青枯病菌有明顯的變異或分化。按菌落特徵可分為野生型和變異型,前者菌落質地稀,乳液狀,不規則形或近圓形,較大(一般2~5毫米以上),具致病力,在含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的普通培養基上菌落大,邊緣白色,中央粉紅色帶有環狀螺紋; 後者菌落質地粘稠,乳脂狀,圓形,很小(1毫米左右),致病力弱或無致病力,在含TZC的普通培養基上菌落很小,邊緣淺藍色或白色,中央暗紅色。根據此菌在合成培養基中對3種二碳糖(即乳糖、麥芽糖和纖維二糖)和3種乙醇(即甜醇、甘露醇和山梨醇)的氧化作用,在種下可區分為4個生化變種(Biovar.),中國已發現3個生化變種,即生化變種2號、3號和4號。青枯病菌的寄主範圍很廣,不同地區和不同寄主來源的細菌分離物(或菌株)對不同的植物的侵染力有明顯差異,按其差異,國際上將青枯病菌區分為5個生理小種,在自然情況下侵染馬鈴薯的為小種1號和3號。小種1號除侵染茄科的許多植物外,還可侵染其它一些農作物和林木、牧草及中草藥等植物。小種3號的寄主範圍較窄,主要侵染馬鈴薯,也可侵染番茄、茄和少數幾種茄科雜草。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隨病殘組織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塊的病菌在窖里越冬,無寄主可在土中腐生14個月至6年。病菌通過灌溉水或雨水傳播,從莖基部或根部傷口侵入,也可透過導管進入相鄰的薄壁細胞,致莖部出現不規則水浸狀斑。青枯病是典型維管束病害,病菌侵入維管束後迅速繁殖並堵塞導管,妨礙水分運輸導致萎蔫。該菌在10一40℃均可發育,適為30一37℃,適應pH6-8,適pH6.6,一般酸性土發病重。田間土壤含水量高、連陰雨或大雨後轉晴氣溫急劇升高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實行與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輪作,與禾本科進行水旱輪作。

(2)選用抗青枯病品種。

(3)選擇無病地育苗,採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4)病株後,撒生石灰消毒。

(5)加強栽培管理,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噴施植寶素7500倍液或愛多收6000倍液,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五四○六3號菌500倍液,可改變微生物群落。還可每667m2施石灰100—150kg,調節土壤pH值。

(6)藥劑防治用南京農業大學試驗的青枯病拮MA一7、NOE一104,於定植時大苗浸根;也可在發病初期用硫酸鏈黴素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農抗「401」500倍液、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一500倍液、5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4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0.3-0.5L,隔10天1次,連續灌2—3次。[2]

相關視頻

農技專欄|馬鈴薯科學種植(八):常見病害及防治

馬鈴薯的病蟲防治技術


參考來源